2018年, 第5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处理技术
  • 薛亚茹, 王敏,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L0范数是度量数据稀疏度的最优方法,但它具有的非凸性造成求解困难。本文将光滑L0范数(Smoothed L0 Norm,SL0)稀疏约束引入Radon变换中,降低了其求解难度,并进一步提高了Radon变换的分辨率。即通过构建平滑的连续函数逼近L0范数,以此作为抛物线Radon变换的目标函数,采用最速下降法和梯度投影原理获得最优解。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重建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Radon变换分辨率,较好地恢复了缺失地震数据的连续性和AVO特性。
  • 宋建国, 李赋真, 徐维秀, 李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8-1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问题,引入一种神经网络构造算法——级联相关(CC)算法。该算法具有比BP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能根据待解决问题自行确定网络结构,即能随时扩展网络拓扑结构以学习新样本。常规CC算法的初始网络只包含输入层和输出层。改进的CC算法起始于适当的BP网络结构(存在隐含层);且为了防止权值病态递增,在训练候选隐含神经元的目标函数中加入了正则化项,对权值进行衰减。仿真试验表明:改进的CC算法具有更快收敛速度、更强泛化能力;瞬时强度比、振幅、频率、曲线长度比、相邻道相关性等五种地震属性特征交会图显示对初至波具有稳定的区分能力。本文构建的神经网络初至拾取方法在实际资料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姜福豪, 李培明, 张翊孟, 闫智慧, 董烈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7-24,4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常应用小道距、短排列接收到的高频面波进行面波反演,但也已开始利用大炮地震数据中的面波进行近地表结构反演。复杂实际地震数据会降低频散曲线的精度,从而影响近地表结构反演的效果。文中探讨了大炮数据多道面波反演中如何确定参与频散分析数据道的最小炮检距大小、数据道数量及同炮地震数据中强弱面波不均衡等难题,提出了提高频散曲线生成精度的方法。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这些提高频散曲线生成精度的方法是有效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近地表结构反演效果。
  • 蔡伟, 宋先海, 袁士川, 胡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25-3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反演瑞雷波频散曲线能有效地获取横波速度和地层厚度,但基于局部线性化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方法很难适应反演目标函数的非线性、多参数、多极值的特点。为此,提出并测试了一种新的基于全局优化策略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瑞雷波频散曲线反演方法。首先反演了三个理论模型的无噪声和含噪声数据,验证了PSO对瑞雷波数据反演的有效性与稳定性;然后将PSO与模拟退火法(SA)进行对比,说明PSO相对于SA具有全局收敛性强、收敛速度快、求解精度高的特点;最后,反演了来自美国怀俄明地区的实测数据,检验了PSO对瑞雷波数据反演的适用性。理论模型试算和实测资料分析表明,PSO可以用于瑞雷波频散曲线的定量解释。
  • 地震模拟
  • 王琦, 朱盼, 叶佩, 李勤, 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35-4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在起伏地表和复杂构造条件下地震波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对完全矩形网格剖分的旅行时线性插值(LTI)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用矩形网和不规则四边形网相结合的方法离散速度模型,对适用于矩形网格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导,得到适用于混合网格的局部旅行时计算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可稳定求解。结合分区多步计算技术将该方法扩展为基于混合网格的分区多步LTI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灵活地处理剧烈起伏的地表和构造复杂的速度界面,而且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结果能保持较高的精度。
  • 董士琦, 韩立国, 胡勇, 罗玉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47-5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地下介质结构复杂,混合网格二阶精度的9点差分已不能满足频率域声波方程数值模拟的需要。在四阶精度9点差分格式的基础上,推导了四阶精度17点差分格式,并引入非分裂的多轴卷积完全匹配层(MCPML)边界条件。相比传统完全匹配层(PML)边界条件,MCPML结合了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边界条件和多轴完全匹配层(MPML)边界条件的优点,在不增加计算时间的同时改进了对大入射角波场的吸收效果,而且非分裂的方法易于编程实现。应用Marmousi模型进行试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苏波, 庹先国, 刘知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55-6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Hamilton力学,从分子动力学角度建立了针对地震波传播的空间离散的准粒子体系,在该体系中各个粒子仅与上、下、左、右和4个对角粒子发生相互作用,且认为其作用力和相对位移呈近似线性关系,给出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系数,并将该体系变换至Hamilton系统。在时间离散上,通过在二阶辛格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修正辛格式,该格式具有三阶时间精度,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其数值频散和稳定性。修正辛格式所有的系数均为正系数,符合时间演进方向,且具有长时间计算能力。为了测试修正辛格式和空间准粒子体系的准确性,利用拉梅问题验证对弹性波数值模拟的计算精度和效率,为了测试稳定性,选取Sigsbee 2B速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修正辛格式在数值频散压制和数值稳定性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读者 作者 编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62-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偏移成像
  • 黄国娇, 孙江兵, 白超英, 钱卫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63-7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各向异性层析成像是在弱各向异性假设下,主要利用走时信息进行线性反演,忽略了介质横向变化,反演结果可信度不高。为此,研究了三维TI介质中多波走时层析成像技术。将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分区多步不规则最短路径算法推广至三维TI介质中,实现多次透射、反射以及转换波的追踪计算,采用各向同性地震多震相走时层析成像技术,结合有关群速度、相速度偏导数计算,通过联合多波走时同时反演5个各向异性弹性参数。无论是射线路径和走时的追踪计算,还是反演方程的建立,或是雅克比矩阵的计算,该方法都未假设介质为弱各向异性,并且每次迭代都重新追踪射线路径和走时,并计算雅克比矩阵元素。因此,适用于TI介质多波走时层析成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波走时资料的联合反演可有效提高成像的空间分辨率。
  • 匡斌, 唐祥功, 张猛, 赵庆国, 单联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73-7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反演算法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实际资料子波的不确定性、不够准确的深度偏移速度场、庞大的计算量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三维自适应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技术,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动态时间调整、RMS能量均衡、自适应加权因子、计算孔径自适应变化等。该技术动态实现正演记录与实际采集信号波形和能量之间的最佳匹配、偏移孔径动态变化,能够克服背景速度不准、偏移噪声、聚焦慢等因素对最小二乘偏移结果的不利影响,可减少梯度计算中的算子和数据噪声。Y地区的三维试算结果证明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技术在中国东部探区岩性勘探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 唐永杰, 宋桂桥, 刘少勇, 顾汉明, 严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80-8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相关成像条件的常规逆时偏移(RTM)不仅会产生低频假象,而且在强速度梯度带会导致通过简单叠后拉普拉斯滤波手段不能去除的回转波假象。本文引入上、下行波分离成像条件,分析得知RTM中回转波假象的产生是缘于强速度梯度带处震源波场上行波与检波点波场下行波的互相关。为了消除该假象且兼顾计算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波长平滑算子的回转波假象去除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地震波长因素,通过对速度模型进行波长内平滑,使波场在强速度梯度处的传播特征更接近于真实速度中的波场传播特性。数值试算结果表明,该波长平滑算法能很好地压制RTM中的回转波假象,可在经典的RTM成像框架下进行高效的成像。
  • 李海山, 杨午阳, 雍学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87-9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实际地下介质具有黏滞性,因此在全波形反演中必须考虑吸收衰减效应。本文从基于广义标准线性固体(GSLS)模型的黏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得到一阶速度-应力黏声波方程,并推导出相应的纵波速度梯度计算公式;再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和共轭梯度法,实现了基于一阶速度-应力黏声波方程的二维时间域黏声波全波形反演方法。模型测试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吸收衰减效应的纵波速度反演结果相比,采用本文方法能得到更准确的纵波速度反演结果。
  • 史才旺, 何兵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95-10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全波形反演追求模拟记录与实际地震记录的完全匹配,在实际地震记录含有噪声时反演结果较差。为此,在分析了随机噪声对全波形反演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梯度重构的方法对梯度进行优化。首先对由各炮梯度组成的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再选取贡献较大的主成分对梯度进行重构。在残差信噪比较高时,梯度重构能够获得准确的梯度,不影响反演的收敛速度;在信噪比较低时,重构的梯度能阻止模型朝着错误的方向更新,为下一频段反演提供合理的初始模型。模型实验表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梯度重构方法的全波形反演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在信噪比较低时也能得到正确的反演结果。
  • 岩石物理
  • 吴建鲁, 吴国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05-11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波在地下含流体孔隙介质中传播时,双相介质中观尺度非均质性产生的流体流动是引起地震波在地震频带内衰减和频散的主要因素。基于两种不同的含流体孔隙地震波传播方程,构建一维虚岩石物理模型,采用频率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地震波衰减和频散,与周期性层状斑块饱和介质模型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数值计算不同数量特征单元模型叠置情况的地震波衰减和频散,进一步说明了特征单元表征模型衰减信息的唯一性;分析了在相同含气饱和度条件下不同非均匀尺度和结构的地震波衰减和频散;最后利用上述方法模拟了三相流体周期性层状介质的地震波衰减和频散结果及其模型的位移与应力在频率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流体之间的中观尺度相对流动是诱导地震波在地震频带衰减的主控因素。
  • 刘致水, 孙赞东, 董宁, 刘俊州, 刘致秀, 王亚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13-12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经典的Kuster-Toksöz (KT)岩石物理模型能够同时考虑多种具有不同形状的包含物(空的和含流体孔隙以及固态物质)对弹性参数的影响,但受包含物含量"稀疏性"的限制,不能应用于高浓度包含物的情况。为此,将微分等效思想引入KT模型,发展了一种适用于高浓度包含物的修正Kuster-Toksöz岩石物理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富有机质岩石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模型比经典KT模型更适合于高浓度包含物的情况;对实验室富有机质岩石测试样品进行横波速度预测,新模型比KT模型预测误差小。
  • 戴世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22-1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测量岩样在干、饱含气和饱含水状态下的纵波速度vP、横波速度vS和密度ρ等参数,研究不同岩性含不同流体时纵波速度和横波速度的变化规律,得出适用于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横波速度的预测方法,即分岩性和含不同流体进行分层段模拟,为测井岩石物理分析提供精确的横波速度曲线;在难以区分具体火山岩岩性的现实条件下,测井岩石物理首次引入"岩性组"的概念,利用横波速度、密度、拉梅系数三个参数把营城组地层岩性划分为不同的岩性组;在岩性分组识别的基础上,分析同一岩性组的储层和气层的敏感参数,对比不同岩性组分析结果发现,储层具有低密度特征,气层都具有低泊松比特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火山岩岩性区分、储层与气层识别的思路和方法,为火山岩储层高精度预测奠定了基础。
  • 读者 作者 编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28-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综合研究
  • 印兴耀, 王慧欣, 曹丹平, 周琦杰, 郭淑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29-13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层埋藏深度的增加使地震波在目的层的入射角范围变窄,造成大入射角地震信息的缺失;深层更强烈的压实作用影响了常规流体因子对储层的敏感性,因此需构建对储层更敏感的流体因子并做相应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考虑到流体体积模量Kf对碳氢化合物的敏感度较高的特点,本文从岩石物理理论出发,推导了基于流体体积模量Kf、固体刚性参数Km和密度ρ的三参数AVO近似方程和弹性阻抗方程,该方程满足窄角度入射时反演对精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基于本文近似公式介绍了流体体积模量Kf的提取流程。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反演结果表明,流体体积模量Kf可从叠前地震数据中提取,且方法具有稳定性、实用性和精确性。
  • 冯玮, 胡天跃, 常丁月, 崔永福, 彭更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36-14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下介质的地层滤波效应和吸收衰减效应会使地震信号频带变窄、主频降低、相位畸变。在对非稳态地震记录进行时变子波估计的基础上,从频率域和时间域两方面研究子波的时变性与品质因子的关系。首先推导非稳态记录正演模拟的时间域实现方法,通过子波褶积矩阵表达传播子波的时变性;其次,基于最优化思想,在给定范围内扫描Q值,使深部和浅部两个传播子波达到最佳匹配,提出了频率域子波匹配Q值估计方法和时间域子波匹配Q值估计方法。相比于常用的谱比法,频率域子波匹配法不需要做谱比,并通过最小二乘优化算法替代线性回归,具有更高的抗噪性。时间域子波匹配法通过子波褶积矩阵引入衰减响应,从根本上避免谱估计的误差,具有更高的精度。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快速有效地估计品质因子,与时变子波谱比法相比,对低信噪比数据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同时,模型测试表明品质因子估计结果的纵向分辨率有限,两个子波间的时间间隔制约着估计精度。
  • 王冲, 蔡志东, 韩建信, 张晓璐, 靳懿鑫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47-15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常规地震资料难以满足火山岩精细解释的需要。通过对吐哈油田三塘湖盆地M68井的Walkaway-VSP资料的精细处理和解释,利用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Walkaway-VSP纵波成像对M68井区火山岩进行了精细刻画,在纵向上精细识别了火山岩储层和源岩储层的岩性界面,在横向上精细刻画了火山岩的形态和展布范围,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张广智, 赵晨, 涂奇催, 刘江, 张佳佳, 裴忠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53-16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Metropolis-Hastings (MH)算法是一种常见的随机反演方法,可以得到大量来自于后验分布的样本,从而得到更可靠的参数估计和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信息,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参数空间,MH算法往往不能对其充分搜索。为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量子退火MH算法的叠前随机反演方法,主要通过调节算法的接受概率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模型试算与实际数据反演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MH算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收敛效率。
  • 付广, 王浩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61-16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油源断裂有利输导油气部位是指大量油气沿油源断裂向上运移的部位,主要受断裂不同部位活动特征、断面形态和砂体及裂缝发育特征的影响,能否准确地预测油源断裂输导油气有利部位,是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油气勘探的关键。为此,在油源断裂有利输导油气部位及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确定了断裂的"凸面脊"和转换带发育部位,定量预测了断裂不同部位的活动速率,并通过"凸面脊"、转换带和活动速率三者叠合,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资料预测油源断裂有利输导油气部位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大柳泉地区旧州断裂的6条分支断裂的有利输导油气部位的预测结果表明:在分支断裂F1和F2上共发育4处有利输导油气部位,有利于下伏沙四段源岩生成的油气在沙三中下亚段运聚成藏,与已发现油气的成藏规律相符,说明利用文中方法预测油源断裂有利输导油气部位是可行的。
  • 郭娟娟, 许学龙, 黄林军, 王彦君, 何贤英, 魏彩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69-17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火山岩岩相复杂且变化快,目前单一的识别技术存在多解性。为此,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结合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探索了一套火山岩岩相多方法逐级识别技术,该方法以三维地层模型和敏感参数岩性模型作为约束,能很好地区分爆发相火山角砾岩、溢流相安山岩和火山沉积相凝灰岩,有效降低了岩相预测的多解性。准噶尔盆地XQ地区火山岩岩相识别结果表明:GR-RT、AC-DEN交会图板能区分溢流相溶岩、爆发相火山角砾岩、火山沉积相,而爆发相火山角砾岩和火山沉积相在电性上不易区分;分析沿石炭系顶面向下70ms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可知,火山角砾岩以爆发相为主,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以溢流相为主,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以火山沉积相为主。
  • 王鹏, 胡向阳, 魏水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78-18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相位是地震记录的重要属性之一,携带了反射结构信息。基于双反射系数组合和地震子波常相位的假设,推导了新的地震记录相位与地层厚度关系式,并用该式进行薄层厚度的估算。模型测试结果显示,与已有的相位-厚度关系式相比,新关系式规避了相位正切函数存在的奇异点问题,降低了频段不同引起的不稳定性,提高了利用相位属性估算薄层厚度的可行性。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预测的地层厚度与测井解释结果的误差在可控范围内,能够为油气勘探和开发井位的部署提供可靠依据。
  • 非地震
  • 李萌, 底青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86-19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已经将自主研制的地面电磁探测(SEP)系统与国内外商业仪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仪器系统整体性能与国外先进仪器系统性能相当,并在某些性能上略有优势。为测试批量生产的SEP采集系统(包括电磁法采集站和感应式磁传感器)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精心设计对比实验方法并在河北张北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对比试验,分别采集了天然电磁场和人工电磁场数据,通过多种情况的对比,证明批量采集站与感应式磁传感器性能稳定,所采集的天然场和人工场视电阻率结果一致,各项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证明SEP系统能够为深部矿产资源和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也为批量仪器测试提供了设计方案。
  • 袁哲, 张一鸣, 郑起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195-20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多道瞬变电磁法(multi-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MTEM)通过使用m序列对发射源进行编码,提高了电磁探测的抗噪能力,但不同编码参数的m序列的抗噪能力不尽相同。本文首先对比了不同编码参数m序列的辨识效果,分析其抗噪性能的差异;然后将辨识过程建模为辨识系统,该系统的输入设为大地响应信号,输出设为大地电磁冲激响应;之后通过分析特定频点的辨识系统频响特性,实现不同编码参数m序列抗噪性能的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各编码参数对抗噪性能的影响,进而给出m序列编码参数的优选方案;最后对野外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述编码参数优选方案的可行性。
  • 曹小玲, 刘开元, 严良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206-21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将小波变换与独立分量分析相结合,提出基于小波分析的独立分量分析对大地电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的方法。模拟信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去噪稳定性优于传统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实际大地电磁观测资料去噪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有效地去除噪声,特别是在非极低频区域去噪效果尤其明显,保证了后期数据的质量。
  • 综述
  • 甘利灯, 张昕, 王峣钧, 孔丽云, 杨廷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214-22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8.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构造、岩性地层和非常规勘探领域对地震储层预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从勘探领域变化与地震技术储备之间的关系阐明当前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地震波的定义出发,基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前提假设与实际勘探领域介质之间存在的差异,总结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的发展方向,给出整体技术发展建议:即以连续、非均匀、各向异性介质及其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强化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和资料保真处理研究;研发基于衰减与频散以及方位相关地震属性的储层预测特色技术;通过整合技术资源,形成面向复杂岩性地层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领域的地震储层预测配套技术;做好储层预测质控,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 读者 作者 编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 53(1): 226-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