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52卷, 第s2期 刊出日期:2017-12-31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处理技术
  • 臧胜涛, 王建华, 杨哲, 金保中, 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Walkaway VSP观测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纵横波成像、地层速度、吸收衰减及各向异性等多种地质信息。文中主要介绍了基于GeoEast系统的Walkaway VSP资料处理的基本流程和关键环节,包括高精度初至拾取、噪声压制、偏振分析、速度反演与建模、振幅补偿、波场分离以及偏移成像等。实际数据纵波和转换波成像与地面地震剖面在层位标定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杨维, 王小卫, 冯会元, 边冬辉, 杨哲, 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7-1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获取了纵横波速度比,实现了纵横波层位的精确匹配,并通过转换波四参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技术得到合理、准确的转换波偏移参数场,最后使用横波分裂分析与校正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应用结果表明,GeoEast多波处理技术能够满足转换波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通过纵横波资料相结合得到更丰富的转换波信息。
  • 陈海峰, 晏伟, 蔡东地, 柴军丽, 王飞, 岳媛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4-1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地表条件复杂、数据信噪比低的地区,静校正问题对高精度地震成像的影响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静校正综合应用技术研究,通过应用试验和效果对比分析,总结出一套逐步解决低信噪比数据静校正问题的可行方案。首先通过评价应用效果确定最佳的基准面静校正方法,如层析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然后发挥不同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优势,应用迭代逐步解决沟谷和侵蚀区的剩余静校正问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该综合静校正技术明显地提高了地震成像精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文波, 李建峰, 孙鹏远, 聂红梅, 郭敏, 雷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9-2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三分量地震记录直达波偏振分析的三分量检波器定向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三分量地震记录的直达波振幅构造协方差矩阵,然后通过求解该协方差矩阵的主特征向量得到直达波的偏振方向,再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位置计算直达波的传播方向,在此基础上,利用直达波的偏振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差异最终确定三分量检波器与设计方向的水平和垂直偏角。利用估算的三分量检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偏角,通过三分量旋转技术实现三分量地震记录的重定向,进而消除由于三分量检波器放置方向的误差对波场带来的影响。模型和实际数据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很好的应用效果。
  • 程元方, 李素闪, 张文栋, 刘建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26-3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对于浅海勘探中海底电缆(OBC)采集的地震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初至波二次定位和双检波器数据求和等技术。初至波二次定位技术主要针对数据采集时电缆由海面向海底沉降过程中受海流影响而产生的位置偏离问题,即在已知炮点位置前提下,利用单炮记录初至波起跳时间、海水速度及炮检距等参数及其相互关系,采用二次定位技术可准确定位接收点在海底的实际位置。双检波器数据最佳求和技术是根据压力检波器(Hydrophone)标量特性和速度检波器(Geophone)矢量特性,采用上、下行波波场分离、GaussSeidel迭代等技术,求出各接收点地震波压力和速度能量之比,以此将压力检波器数据和速度检波器数据进行最佳比例求和,达到了压制虚反射和海水鸣震噪声的目的。
  • 牛中宁, 童庆佳, 刘宁, 陈超群, 王世成, 刘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32-37,4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区地震资料常见的与线性噪声传播方向相反的线性噪声,本文结合GeoEast处理系统中去噪模块的特点,提出了在叠前采用数据重组的方式,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叠前相干噪声压制技术,实现了对反向线性噪声的压制。与叠后f-k滤波相比,本文方法实现简单,更有利于提高叠前地震资料信噪比。处理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高秦, 陈超群, 王智茹, 田媛媛, 牛中宁, 王雪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38-4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层析静校正不受近地表速度纵横向变化的约束,与折射波静校正相比,能较好地控制测线构造形态及解决长波长问题,但在局部测线段还存在高频成像叠加效果不如折射波静校正的现象,即单一静校正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黄土塬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结合以往黄土山地的静校正技术系列,针对层析静校正局部高频成像不好的区域,开发基于层析静校正的多种静校正高频重构与融合方法,并根据有效排列长度,将层析静校正与其他(矢量法、平均速度模型法、线性反演法等)静校正统一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再根据叠加数据体成像品质,选取各方法成像较好的区域进行高频重构,将重构后的高频量再与层析反演静校正低频量进行融合,形成最终的基础静校正量。将新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塬区实际二维地震资料,初叠加剖面既保证了中低频分量的可靠性,同时剖面的成像效果也明显得到改善。
  • 李素闪, 程元方, 刘建红, 杨会廷, 崔向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45-4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地表地形、复杂地质结构和低降速带等因素会损害采集到的地震反射信息,进而会极大地影响叠加剖面的成像效果和构造形态,因此静校正一直是陆地地震资料处理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北部湾地区表层覆盖有大面积的火成岩,其厚度变化剧烈,表层岩性变化大,难以构建精准的近地表模型。充分利用微测井、折射波、综合物化探多种信息,并融合多种方法的优势,建立了准确的近地表模型,取得了满意的静校正效果。
  • 赵玉华, 陈娟, 段毅, 寇芹, 黄研, 刘小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50-5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GFZ地区宽方位三维可控震源资料的特点,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中层析静校正、叠前保真噪声压制、高分辨率处理、OVT域处理、叠前时间偏移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处理技术,得到了高品质的叠加、偏移及分方位角成果资料。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地震解释开展叠前反演、构造解释及裂缝预测等提供了资料保证。该套GeoEast处理系统三维处理流程可在长庆探区推广应用。
  • 丁在宇, 杨勇, 王一鸣, 谢练兵, 王者武, 薛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56-6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浅海拖缆地震采集资料除了具有海上特有的线性导波、直达波、折射波、气枪子波虚反射、复杂多次波等干扰外,有时还存在气云区,导致复杂海底近地表成像困难。本文针对国外S区块浅海拖缆地震资料的特点和处理难点,采用GeoEast处理系统的叠前插值反假频线性噪声压制技术去除线性噪声,用综合多次波压制技术(EPSI稀疏反演、SRME、τ-p反褶积)去除复杂多次波,用鬼波压制技术去除气枪子波虚反射,以菲涅耳层析反演预测复杂海底近地表结构。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GeoEast处理系统能较好地实施浅海拖缆地震数据处理。
  • 张红军, 魏程霖, 张丹, 吴满生, 于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64-7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区地震资料频带窄、信噪比低,无法进行基底碳酸盐岩潜山等岩性油气藏研究,利用GeoEast系统对低频采集地震资料进行低频配套处理技术研究,形成了GeoEast系统以微测井约束下的层析静校正、高保真叠前去噪技术和低频补偿技术为特色的低频配套处理技术系列,获得了高保真、低频信息丰富的结果。利用新的数据进行了地层及流体的分析,很好地预测出基底碳酸盐岩地层岩性及储层较发育的区域。
  • 徐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72-7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时,经常存在像“气云”等引起的局部弱振幅区,给地质解释带来很大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剩余Q值的局部振幅恢复方法。通过小时窗弱反射区与剖面背景不同频率的振幅值变化,估算出弱反射区相对于大时窗背景的较为稳定的剩余Q值,对其频率衰减和振幅损失进行恢复。该方法只针对局部相对弱振幅区补偿处理而非整体反Q处理,其他区域波组特征则基本保持不变。在实际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 偏移成像
  • 王东, 李文卉, 熊登, 章晓, 武威, 吴晓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76-8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解决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最有效手段。然而在复杂地区的实际应用中,波动方程成像方法却没能较充分发挥出这一优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未能较好地解决近地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通过对理论模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讨论了静校正处理中近地表模型精度、高速顶拾取以及替换速度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
  • 姜国博, 曾庆芹, 李虹, 吴晓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81-85,10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逆时偏移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利用双程波动方程对震源波场进行正向外推;然后对接收波场进行反向外推,每外推一步应用成像条件进行求和,得到局部成像数据体;最后将所有炮集的逆时偏移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GeoEast-Lightning软件具有以下特点:1适用于多种基准面的偏移;2完善的高精度、高效率逆时偏移算法;3可抽取灵活多样的成像道集;4GeoEast-Lightning独创的自治并行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并行计算效率和操作的方便性。通过GeoEast沿层速度建模及网格层析速度建模软件的综合应用,建立了土库曼斯坦某地区合理、准确的层速度模型。利用逆时偏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由于膏(盐)层速度横向变化引起的成像归位不准确,构造不落实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 赵玲芝, 张建磊, 张巍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86-9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浅层“气云”区或泥浆带等黏弹性因素对地震波能量的吸收衰减严重,导致采集的地震信号往往具有能量弱、频率低、子波形状严重畸变等特点,影响深层成像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由吸收因素带来的成像影响,开展了基于Q成像的积分法偏移应用研究。Q偏移的成像过程是严格按波场的传播路径对介质的非弹性吸收效应予以补偿与校正,从而达到振幅补偿和相位校正的目的,与传统的一维反Q滤波相比,补偿更为准确。这种偏移方法的实现,可有效提高深层地震信号的分辨率和保真度,满足叠前反演和储层预测的要求。实际应用结果表明,Q成像技术较常规成像技术能显著改善深层的振幅关系,使频带得到有效拓宽,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 边冬辉, 王小卫, 杨维, 杨哲, 王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91-9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西部L地区碳酸盐岩缝洞储层是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具有埋深大(超过5000m)、非均质性强、形态复杂等特点,单一应用纵波信息进行储层和流体预测精度偏低。为此,针对西部L地区超大面积(满覆盖面积1096km2)的三维转换波资料,通过研究形成了以转换波组合静校正、四参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和横波分裂时差校正为关键成像技术的转换波处理流程。最终在深层碳酸盐岩储层获得了高质量的转换波成像结果,尤其在气藏发育带转换波成像质量明显好于纵波,充分展现了转换波技术在超深碳酸盐岩勘探的适用性。
  • 肖艳玲, 范旭, 王晓涛, 张龙,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98-10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背斜主体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大、基于层位的速度建模方法在该区精度较低的难点,采用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工区准确的速度模型。该方法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深度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更适应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效果,验证了网格层析速度反演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马晶晶, 王晓涛, 陈玉华, 毛海波, 阿力甫江·热合木吐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04-10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滴南地区火山岩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变化剧烈、地震成像困难。根据该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应用GeoEast-Diva建模系统,通过垂向速度分析及层析反演方法进行速度更新,逐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建立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最终高斯束偏移结果石炭系岩体刻画更加清晰,为该区块井位部署提供了有力依据。
  • 程玉坤, 刘建红, 周振晓, 姜绍辉, 郝晓光, 王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10-11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能将地下构造准确偏移到其真实深度及空间位置,得到高质量地下地震剖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基础是准确的深度域速度模型,建模的主要步骤包括初始建模、偏移成像、模型更新三部分。针对实际地震资料,通过应用浅层地表融合建模、块体模型和网格模型的混合模型、等效深度域速度扫描法更新速度模型等配套技术,构建了高精度深度域速度模型,实现了地质构造的精准成像。
  • 综合研究
  • 王海龙, 杨午阳, 李海亮, 闫国亮, 李全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16-12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塔东古城低凸起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潜力巨大,但由于目的层埋藏深、岩溶储层分布不清楚、储层含气性地震响应不明显,严重阻碍了该区的勘探进展。为了提高研究区奥陶系鹰山组岩溶储层预测精度,系统开展了白云岩储层和灰岩溶洞的预测及分方位油气检测。研究分析表明:属性优选和属性优化技术及BP反演技术可以有效地预测白云岩储层;方差属性和三维雕刻技术可以较好地刻画灰岩溶洞;分方位油气检测可以更好地消除断层影响、突出深层油气响应特征。研究成果明确了岩溶储层分布,预测了152km2白云岩有利储层面积和33.4km2灰岩溶洞面积,有效指导了区内井位部署。
  • 谭佳, 罗勇, 张淑萍, 蒋立, 王俊, 张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23-1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勘探潜力巨大,但特殊地震地质条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普遍较低,影响了构造圈闭识别的准确性,对南缘油气发现影响巨大。采用GeoEast系统高保真去噪技术、DIVA井控建模技术、复杂构造建模技术等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序列,大幅度改善了齐古背斜地震资料成像品质,提高了高陡构造成像精度,深度域成像与井深相对误差控制在2.5%以内。GeoEast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特色技术为地质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有力支撑了该地区井位部署与论证。
  • 王海龙, 曲永强, 张巧凤, 李海亮, 董雪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29-13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松辽盆地深层沙河子组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的突破,揭示了该区深层碎屑岩的巨大勘探潜力。但由于目的层储层薄、物性差,油气响应特征不明显,有效储层预测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该区水平井的布署。为提高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精度,在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宋站地区系统开展了构造解释、岩石物理分析、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有效预测了15m以内的薄储层,吻合率达到80%以上,并明确了550km2有利勘探面积,为水平井钻探部署提供了有效指导。
  • 仲伟军, 姚卫江, 贾春明, 党玉芳, 蔡义峰, 庞志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35-13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拐凸起石炭系被断裂分割为不同的断块,所形成的油藏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均为受断裂控制的带底水的块状油藏,断裂识别及裂缝预测难度增加了该区对油藏主控因素的认识。综合利用了相干体/方差体属性、构造曲率体以及多窗口倾角扫描体、构造导向滤波、相干能量梯度体、蚂蚁体追踪、边缘检测等技术手段,形成了以倾角导向等技术为代表的断裂描述的配套技术流程,识别了不同级别、不同期次发育的断裂,预测了断层/裂缝发育区,并克服了单一方法在断裂识别及裂缝预测中的缺陷,拓展了中拐凸起石炭系油气勘探领域。
  • 蔡义峰, 熊婷, 姚卫江, 邢成智, 仲伟军, 贾春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40-14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预测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新发现油层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三段储层(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而单纯地震属性或反演难以分辨)在平面上的展布,提出了针对中拐凸起上乌尔禾组三段薄砂层预测的技术方法—利用GeoEast地震多属性模式识别技术,通过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并根据地震属性与薄层砂体厚度的相关性进行优选,利用BP神经网络分析定量预测了薄层砂体的平面分布。研究发现上乌尔禾组三段具有“沟槽富砂”的特征,三口井的实际钻探证明预测的薄层砂体厚度与钻遇厚度比较吻合,误差均不超过1m。
  • 林娟, 娄兵, 张淑萍, 潘龙, 贺陆明, 郑鸿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46-15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陆续开展了多个区块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数据量的提升极大丰富了波场信息,宽方位观测方式为叠前各向异性研究及裂缝预测、叠前反演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基础资料。针对高密度宽方位配套技术的OVT域处理,其数据子集具有较好一致性,在噪声压制、叠前偏移等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OVT域道集具有丰富的炮检距和重要的方位角信息、叠前资料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为储层预测、裂缝识别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以玛湖1井区三维资料为例,进行了OVT域裂缝预测的前期处理。裂缝预测及叠前反演等结果表明,OVT域道集可提高裂缝预测精度和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 姚燕飞, 徐涛, 王红, 李静叶, 孟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53-15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滇黔北地区HJB区块位于四川台坳川南低陡褶皱带南缘,区内多口井在志留系石牛栏组下部天然气显示良好。为准确评价HJB区块石牛栏组下部裂缝性储层,落实裂缝发育区以及气藏的含气范围及规模,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曲率体、高亮体、含油气检测以及EasyTrack叠前裂缝检测等特色技术,对HJB区块石牛栏组下部4号小层开展精细属性分析,刻画并圈定有利含油气范围,为区内石牛栏组裂缝性气藏的有利目标优选提供了有力依据。
  • 徐红霞, 沈春光, 李斌, 董文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58-16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油田对断层识别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小断层的识别以及缝洞的连通性是精细构造解释的难点。利用GeoEast系统构造导向滤波提高资料信噪比,利用相干、曲率以及纹理等几何类属性精细刻画工区断裂系统及预测缝洞发育,利用多属性融合技术预测断溶体的连通性,利用油气检测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有力依据。
  • 赵小辉, 于宝利, 曹小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64-16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属性类型已增至上百种,如何从众多属性中选取对研究目标有效的地震属性至关重要。同时,随着高密度宽方位采集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对这些地震数据的使用还停留在常规构造解释方面,缺少从不同方位地震数据中提取有效断裂信息的针对性方法。本次以玛湖1井区三维地震数据为例,通过不同手段将多个数据体和多种地震属性融合解释,有效提高了研究区微小断裂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孙成田, 赵伟, 雷福平, 朱俊杰, 肖文华, 魏浩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70-17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酒泉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断裂系统复杂,断层精细刻画及目标落实难度大;盆地内各凹陷具有多物源、相变快的沉积特征,发育多种类型储层,有效储层难以预测。应用GeoEast地震资料综合解释系统,针对酒泉盆地青西凹陷鸭儿峡白垩系复杂岩性,开展多属性综合分析,预测有效储层;通过构造导向滤波技术及相干、曲率等属性精细刻画营尔凹陷长沙岭构造带K1g1复杂断块;在“双重滤波”基础上开展相干体、曲率属性分析,提高了鸭儿峡古近系小断层识别精度,落实了古近系小断层发育体系。基于GeoEast地震解释平台,酒泉盆地多个领域地质综合研究取得进展,油气勘探获得新发现。
  • 高翔, 由成才, 韦德强, 张楠, 向鑫, 苑伯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75-18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鸭儿峡白垩系下沟组K1g13段是酒泉盆地主要产油层段之一,但对其储层分布规律、砂体展布范围及构造形态认识不清。本文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多属性综合分析及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开展储层预测及构造解释,落实有利区块。研究结果表明,鸭儿峡地区下沟组K1g13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有利储层,其内部微小断层发育,沟通油气运移通道的同时有效改善了储层物性。GeoEast解释系统在多属性分析、构造精细解释和构造图编制方面有一定优势,有效解决了油气勘探中一些复杂地质问题。
  • 陈华, 周东言, 季焕成, 刘荷冲, 王连桥, 秦赛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82-18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地区云质岩储层较发育,储层物性受裂缝等次生孔隙控制,且单层厚度大,更易形成高效油气藏,是该区油藏评价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但由于云质岩储层横向变化较快、构造落实精度低,导致钻井成功率相对较低,制约了油藏的后续产能建设。本次研究结合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断层形态指数属性,实现了油藏区的小断裂刻画,落实了控制油藏的4条断裂。纵波阻抗与电阻率曲线交会分析发现,波阻抗曲线可以区分砂泥岩,但无法区分砂岩与云质岩储层,而电阻率曲线却可以区分。因此利用基于电阻率曲线的BP神经网络反演预测了该区云质岩储层的展布特征,结果与实钻井情况吻合较好,对推动该区的油藏评价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赵玉华, 黄黎刚, 朱军, 张杰, 赵德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88-19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是近年来勘探评价的重点地区。该区含油层系多,区内除三叠系延长组长3油层组以上及侏罗系地层发育的岩性—构造油藏,还有在长6、长8段发育岩性油藏,均是未来重要的储量接替区。长3段以上侏罗系油藏存在油藏规模小、分布规律不清;长6、长8油藏储层厚度为10~25m,比较薄,且横向变化快,含油丰度差异大。针对这些难点,利用二维地震测线,采用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构造变速成图、有约束神经网络砂体厚度预测、流体活动性油气检测等技术,对该区主要目的层构造形态及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对主要目的层砂体及含油性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安鹏, 于志龙, 党虎强, 刘专, 尹晓贺, 史亚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194-199.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松辽盆地嫩江组一段发育湖底河道,为了刻画湖底河道特征及有利砂体分布,首先利用正演模型分析不同厚度及速度河道砂体地震响应特征,进而利用GeoEast系统相干能量梯度、地层振幅切片、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精细刻画河道的空间展布,并通过GeoEast系统特有的流体活动性属性,优选有利河道砂体发育部位,为探评井部署指明方向。
  • 软件技术与应用
  • 罗刚, 陈继红, 孙孝萍, 周坤, 杜吉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200-20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数据处理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超大计算量的新算法不断投入应用,大规模并行计算和异构协同计算成为常态;同时大型数据中心资源的不当划分常导致设备利用率偏低。本文主要阐述GeoEast大规模集群作业调度及资源管理子系统的总体结构、数据管理、调度算法及插件化资源监控技术。通过对节点的统一管理与实时监控,不仅支持大规模作业并发运行,而且解决了大规模网络环境下作业调度和负载均衡问题。保障作业在最佳资源环境下运行,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和数据处理效率,为地震处理作业的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撑。
  • 蒋立, 毛海波, 罗玢, 刘宏杰, 王晓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206-21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GeoEast系统可以使用C++语言开发模块,可以利用modtool工具设计模块参数并生成带译码功能的框架程序,可以通过旗标设置子程序控制数据流走向,方便地设计出单道或多道模块。GeoEast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灵活的模块编写功能,为用户在GeoEast系统中开发模块创造了条件。GeoEast系统内含VSP处理功能,目前新疆油田分公司已将VSP数据处理工作从ProMax系统转移至GeoEast系统。目前使用的3.02版本的VSP功能包不包括TAR因子计算、Q因子计算和套管波压制等模块,为了充分发挥GeoEast系统的VSP数据处理功能,新疆油田分公司在GeoEast系统平台上开发了上述模块,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 非地震
  • 冀连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212-21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7.S2.0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重力勘探由陆地向水域、海洋的延伸,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勘探条件下采集的重力数据进行布格校正,要求基于统一的高程基准点。故此,将陆地、海洋区域的高程基准点统一到同一位置,采取分层方式进行布格校正,并将海洋区、浅海区的布格重力异常与陆地布格重力异常进行拼接,由此得到全区的布格重力数据,用于重力资料的处理和地质解释。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 52(s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