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5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6-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石双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21-427.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现今油气地震勘探已越来越多地涉及城市、油矿及地下布设管道等障碍物的复杂地区,常常造成地震资料缺失带,给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带来不确定因素。本文从分析造成地震资料缺失带的因素种类入手,提出采用检波点多次挪动定位、自动避障及最小安全距离标定等技术,以减少资料缺失区、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应用效果。
  • 处理技术
  • 曹静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28-43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在大多数情形下反射系数的概率分布服从广义高斯分布,可由Lp范数作为度量(0.7< p< 1.3),且当p< 1时,广义高斯分布对弱反射信息的保留比修正柯西分布更好。为此,基于反射系数广义高斯分布的假设,从贝叶斯稀疏反演理论出发,建立了非凸Lp范数正则化的盲反褶积模型。在求解时通过交替松弛策略使反射系数和子波同步趋于真实解。为了稳定地求解反射系数,将非凸Lp范数(0< p< 1)正则化模型转变为一个重赋权最小二乘问题求解。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子波和反射系数,有效地提高地震数据的纵向分辨率。
  • 周丽, 庄众, 成景旺, 顾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34-44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多震源激发技术可提高海上地震勘探作业效率,但其混合波场的分离是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伪分离记录中次震源波场在共炮集域之外的其他时域中呈现与主震源波场不同的随机分布特征。本文采用自适应迭代多级中值滤波去噪法以实现海上多震源混合波场的分离,迭代过程中通过自适应减小中值滤波窗口逐步提取波场细节信息。海上实际多震源采集混合炮集记录的波场分离结果表明,分离后的各震源单炮记录清晰,频谱特征相近,证实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陈志德, 初海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44-45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黏滞介质吸收补偿叠前偏移是提高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合理方法,考虑了地震波传播过程的高频损失,但在补偿地震高频能量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如何有效压制偏移噪声是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基于稳相原理,提出了黏滞介质吸收补偿叠前时间偏移过程中生成倾角道集及自动拾取菲涅耳带的方法,认为倾角道集的同相轴以稳相点为中心向两侧上翘,存在明显的道集时差和振幅变化,同相轴集中弯曲的顶点为稳相点,稳相点邻域的同相轴近平直部分为菲涅耳带,即为最佳偏移孔径。经对拾取结果检查、修改、插值,形成时、空变偏移孔径。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叠前时间偏移相比,变偏移孔径与黏滞介质吸收补偿叠前时间偏移相结合,具有保证陡倾反射成像、压制偏移噪声、改善成像分辨率和提高偏移计算效率的优势。
  • 隋京坤, 郑晓东, 李艳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52-45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振幅曲率的精度和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最小均方根振幅差的倾角搜索算法,沿着求取的地层方向计算振幅曲率。传统振幅曲率通常采用相干能量进行加权,需要构造协方差矩阵并求其特征值,文中使用中心道的均方根振幅对振幅曲率进行加权,避免上述矩阵运算,提高了计算效率。实际数据测试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公亭, 王兆磊, 顾小弟, 戴晓云, 吴建学, 王一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57-46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侧重于提高地震资料的高频成分,但拓展地震资料高频端的能力几乎已经到达了极限。通过对宽频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研究,在传统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基于震源信号低频补偿等为特色的宽频配套处理技术。该宽频配套处理技术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李永博, 李庆春, 吴琼, 王大勇, 晋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67-47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快速行进法(FMM)是一种基于网格的新型射线追踪方法,其旅行时计算精度和效率受差分格式及网格剖分大小的影响。本文针对传统FMM旅行时的精度和效率存在的问题,给出三项改进措施: ①加入角点计算; ②细化并补充改进一阶差分计算公式; ③引入Vidale差分方法,并采用双重网格技术与三者结合。模型试算结果表明:第一项改进措施可提高一阶差分格式及其计算精度,后两项改进措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FMM旅行时计算的精度和效率,增强了FMM的适用性,有利于基于网格的射线追踪法的应用。
  • 张志军, 周东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74-479,50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气云”区由于地震波能量被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极差,因此在常规条件下很难准确地估计“气云”区地下介质的实际地层品质因子。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气云”区地震补偿方法,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频率、不同炮点和不同检波点的反射波振幅进行统计,在反射波振幅横向连续的假设条件下,可以求得对应的补偿因子,从而避免了估计地下介质实际品质因子的复杂步骤。实际“气云”区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振幅补偿效果。
  • 微地震
  • 闫鑫, 胡天跃, 何怡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80-48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压裂监测可以得到准确的裂缝参数,有助于指导和完善非常规资源的开发。本文详述了测斜仪压裂裂缝监测技术的原理,借鉴Okada线弹性理论和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模拟退火反演方法,通过建立三种复杂裂缝模型,对各模型对应的地表倾斜场分别进行了正演模拟,对所得数据附加一定的随机噪声之后又运用基于复杂裂缝模型模拟退火的方法进行数据反演。结果显示,测斜仪监测方法能够较好地估计复杂裂缝的走向、倾角和体积分布等,弥补了微地震方法在说明监测有效压裂体积方面的不足,为使用微地震和测斜仪进行联合压裂监测提供了一种思路。
  • 地震模拟
  • 黄建平, 黄金强, 李振春, 高国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87-49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受TTI声介质强各向异性和对称轴极化倾角急剧变化的影响,传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易出现不稳定现象。本文基于TTI介质二阶耦合准纵(qP)波方程,推导了TTI介质一阶速度—应力方程,构建了交错网格中基于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条件的高阶有限差分格式;通过引入基于PML原理的一阶qP波方程伪谱法递推格式,实现了TTI介质qP波波场的稳定延拓。对二维TTI介质Wedge和BP模型的正演模拟试算结果表明:基于伪谱法递推格式实现的TTI介质正演模拟法,能较准确且稳定地模拟强各向异性及倾角变化剧烈区域的地震波场,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较强适应性。
  • 杨富森, 李振春, 王小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497-50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相比于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利用声学近似的各向异性介质qP波方程进行波场数值模拟及逆时偏移更具优势。常规的声学近似方法往往会造成非均匀TTI介质中倾角剧变区域出现数值不稳定。为此,基于精确的TTI介质qP-qSV波耦合频散关系,首先引入一个各向异性控制参数σ,推导了新的TTI介质二阶qP波稳定方程,并通过引入波场的伪速度分量,将其转换为等价的一阶应力—速度形式波动方程。然后,利用优化的最小二乘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LS-SGFD)方法数值求解TTI介质一阶qP波稳定方程,构建波场延拓算子,实现了精确的各向异性介质波场模拟及逆时偏移成像。模型试算结果表明,TTI介质一阶qP波方程能够稳定地模拟qP波的波场传播特征,利用优化的LS-SGF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波场模拟的精度,进一步可以改善偏移成像质量。
  • 魏石磊, 张大洲, 李明智, 熊章强, 杨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06-512,5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垂直轴对称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弹性波逆时偏移成像在每一步波场外推过程中都需要对纵、横波进行分离,以获得各自独立的qP波、qSV波成像剖面,因此纵、横波的分离效果决定了最终成像剖面的质量。本文针对纵横波波场分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分离算子进行了研究,分析了VTI介质中基于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波场外推过程中qP波、qSV波分离算法及波场分离算子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VTI介质波场分离算子的中间部分取决于算子的阶数,两侧部分则体现了VTI介质的各向异性特征。
  • 偏移成像
  • 李闯, 黄建平, 李振春, 王蓉蓉, 李庆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13-52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收敛速度较慢,并且对深部及盐下构造照明补偿不足的问题,结合Hessian算子的近似及一种快速高通滤波方法对梯度进行预处理,发展了一种预条件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算法。在实现算法的基础上对SEG/EAGE二维盐丘模型进行了成像测试。计算结果表明:预条件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方法能够加快收敛速度,提高深部及盐下构造成像的分辨率和保幅性,对不规则的地震数据,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 段文胜, 李飞, 黄录忠, 李世吉, 孙海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21-52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叠前深度偏移常规速度建模技术,不能有效利用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方位角信息,导致速度模型精度不足,最终偏移结果不如预期。本文提出了一套在OVT域实现的宽方位层析速度建模技术流程。该方法利用CIP道集中的方位角信息,能反演出细微的小尺度速度变化,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分辨率。通过OVT域宽方位层析反演得到的蝴蝶道集拉得较平,方位剩余时差得到消除,碳酸盐岩串珠成像质量明显改善。分析认为,这种方位剩余时差实际上主要是由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而不是由方位各向异性引起。研究表明,与常规速度建模技术和分扇区多方位层析技术相比,OVT域宽方位层析反演技术更灵活高效,能得到更高分辨率的速度模型,从而提高深度域成像质量。
  • 张广智, 常德宽, 王一惠, 印兴耀, 陈怀震, 李海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29-53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常规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叠前时间偏移(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无法满足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AVA分析与反演精度的问题,研究基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得到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其次,在频率—波数域对炮检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利用快速插值映射法抽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通过与直接转换法和直射线PSTM法提取的角度道集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求得的角度道集信息的准确性和AVA特征。数值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共炮检距道集波动方程保幅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求取的角度道集的振幅相对保真,角度范围更广,更适用于AVA分析。
  • 岩石物理
  • 唐杰, 王浩, 姚振岸, 李晶晶, 赵爱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37-543.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横波速度是进行叠前地震反演和叠前地震属性分析的必要资料,但目前绝大多数钻井都缺少横波测井资料。本文通过常数胶结模型分析了岩石速度的影响因素,岩石固体部分的黏土成分、孔隙度、胶结分数、沉淀模型以及配位数等参数都会影响计算结果,流体部分的饱和度、气油比以及流体混合方式也会影响计算结果。结合Gassmann方程和常数胶结模型,本文将固结分数作为反演过程中的可调因子,利用岩石的纵波速度反演得到岩石的胶结分数值,进而进行横波速度预测。通过对实际测井数据的处理,证明该方法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出横波速度。
  • 综合研究
  • 王小杰, 栾锡武, 王延光, 刘浩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44-55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前人只是从理论上分析了黏弹性介质中各种波的传播特征和衰减特征,并未对黏弹性介质精确的Zoeppritz方程进行近似,无法用于实际反演;沈章洪等以完全弹性介质为背景,推导了黏弹性介质反射系数近似方程,由于该近似方程的实部为完全弹性项,虚部为黏弹性项,因此也无法用于实际资料。为此,本文以黏弹性介质为背景,推导了黏弹性介质反射系数近似公式,以此为基础,基于贝叶斯理论的叠前地震反演,将纵横波速度、密度的反演推广到纵横波速度、密度和地层品质因子(Q值)的联合反演,建立了黏弹性介质近似方程,再根据贝叶斯理论建立反演方程,最终利用共轭梯度法对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纵横波速度、密度和地层Q值。模型试算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联合反演所得的纵横波速度、密度和Q值进行储层描述,可提高储层预测精度。
  • 胡军辉, 文晓涛, 许艳秋, 王文化, 杜正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56-56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含水和含油气储层在时间—空间域的地震响应特征无明显差异,而在频率域的响应特征有较明显的差异,即在流体检测中频率类属性对地震波衰减较敏感。为此,利用黏滞—弥散波动方程理论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一种分析储层主频差、频带宽度差及频谱相似系数的流体检测方法。通过模型实验及实例分析,得到如下认识:1含油层表现为高主频差、高频带宽度差、低频谱相似系数的特征,含水层则表现为低主频差、低频带宽度差、高频谱相似系数的特征;2频率衰减梯度、低频阴影检测等传统的流体检测方法,存在参数选取缺乏理论依据、工作量大、油水识别不敏感等不足;3本文的流体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储层顶、底主频差、频带宽度差、频谱相似系数,可以有效地检测与识别不同的含流体储层,并且具有油、水识别准确、工作量小、计算效率高等优势。
  • 张猛, 王华忠, 隋志强, 王兴谋, 张云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65-571.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应用Hilbert变换提取地震瞬时频率的方法是基于平稳信号提出的,而野外采集的地震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因此其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瞬时频率提取方法和流程。该方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MD),获得一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s,简称IMF),然后应用根据地质研究目标所划定的地层层序和声波测井数据,结合沉积旋回分析,选择地震数据中合适的固有模态函数。最后,对筛选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Morlet小波变换,提取地震瞬时频率。分别将Hilbert、Hilbert-Huang和本文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同时,实际地震资料应用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能获得更为精确的符合地质认识的地震瞬时频率剖面。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71-5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综合研究
  • 何兵红, 吴国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72-58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标准线性体的广义流变体模型提出了独立表征τ值法,以保证每个基本标准线性体具有独立的表征参数。该方法摒除了广义流变体模型中所有标准线性体具有相同松弛时间的不合理假设,解决了常规τ值拟合方法常Q值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最速下降法的迭代反演求解算法提高了黏滞性表征参数精度。尤其是在天然地震和勘探开发地震频谱范围内,采用较少的标准线性体实现了常Q模型的高精度反演,对于大幅提高时间域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计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苏建龙, 屈大鹏, 陈超, 桂仲喜, 李文成, 李雷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81-588.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日益趋热的页岩气勘探与常规天然气勘探相比,其储层预测技术有显著差别。本文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为例开展页岩气层段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研究: 1充分考虑页岩气储层特性建立其弹性参数模型并进行AVO正演分析,可知页岩气表现出“弱AVO响应”特征; 2对比分析基于道集的反演与基于部分叠加的反演,认为前者更适合刻画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内高含气泥页岩层段储层特征,所得反演结果分辨率较高且与钻井资料吻合; 3应用基于道集叠前方法反演的弹性参数预测泥页岩层段的总有机碳含量(TOC),圈定优质泥页岩层段分布范围,并为页岩气开发井位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 罗勇, 毛海波, 薛为平, 蒋立, 夏丽娜, 王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89-595.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新的单井微测井观测系统,通过模型试算得到质心频率和方差与炮检距满足三次多项式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质心频移法,估算出了近地表等效Q值,与模型等效Q值接近。将文中方法应用于C区实际微测井数据,估算出近地表等效Q值,并拟合出适用于该工区的v-Q经验公式参数ab,利用估算的近地表等效Q值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近地表吸收补偿,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 王健, 石万忠, 舒志国, 徐清海, 张晓明, 徐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596-60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涪陵地区页岩气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开采,而TOC含量是评价页岩有机质丰度和生烃能力的主要参数之一。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烃源岩TOC含量, 能够弥补烃源岩取心少、实测样品分布不连续的不足。为了得到连续的、整体的TOC含量数据,达到对页岩含气层位有机碳含量的定量化预测的目的,以涪陵地区A井为例,从目的层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实测TOC含量出发,结合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用多参数优选、交会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及ΔlgR法寻找与TOC相关性最好的参数,并以此建立区域性的统计学方程。利用该拟合关系式,结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叠后反演,计算出TOC数据体。结果显示,预测TOC结果与实测值高度吻合,相关性好,误差小。计算得到页岩目的层位TOC含量为0.5%~5.15%。其中目的层第一段TOC含量为1.9%~5.15%,为优势层段。地震反演得到的TOC连井分布和平面分布特征与研究区4口井的实测与计算TOC值连井对比所表现的分布特征一致。表明用岩石测井密度与TOC关系所预测的TOC分布是准确可信的,此方法可以应用于涪陵地区页岩的勘探评价。
  • 非地震
  • 谢兴兵, 周磊, 严良俊, 胡文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605-612.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Lowtem)水平电场分量对高阻薄层电阻率变化灵敏这一地球物理特征,开展时移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剩余油监测试验。对时移长偏移瞬变电磁法资料采用归一化残差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的结果突出了高阻薄层电阻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时移Lowtem方法在试验区获取的电阻率残差图、剩余油预测平面分布图与已知的勘探和开发信息相吻合,初步表明时移长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对剩余油边界的探测和预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董莉, 江沸菠, 李帝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613-624.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从MT信号中提取激电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大深度探测技术的勘探精度、深度和范围。针对MT信号激电信息提取中存在的非线性和非凸特征,通过改进混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中进化参数的自适应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均匀统计分布的自适应差分进化两阶段最小构造反演方法。一方面该方法利用柯西分布和高斯分布的统计特性自适应获取进化参数F和CR,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通过记忆以往迭代过程中的优秀进化参数提高算法后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该方法通过引入第二阶段的反演过程强化极化率对观测数据的影响;通过将正则化参数引入差分进化算法的适应度函数解决反演的多解性问题。对含激电效应的MT一维模型的反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重构地电结构和提取激电信息并在加噪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其他非线性算法(混沌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标准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反演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算法具有更为优越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高的反演精度,适于微弱激电信息的提取。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624-6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地震地质
  • 杨克基, 漆家福, 余一欣, 平英奇, 张晨, 高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625-636.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16.03.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最新的地震解释资料,对渤海湾地区伸展和走滑断层相关褶皱的分类、形态特征、成因机制、不同褶皱之间关系及其时空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勘探实践,研究不同类型断层相关褶皱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伸展和走滑两种断层相关褶皱在形态特征、发育过程和成因机制上具有较大差异,但相互之间也有联系:同一断裂的不同演化阶段可形成不同形态的相关褶皱,不同类型的褶皱可以互相改造、叠置。断层相关褶皱的时空分布与断裂的演化阶段密切相关:在时间上古近纪主要发育伸展断层相关褶皱,新近纪主要发育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在空间上伸展断层相关褶皱在盆地内广泛分布,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呈条带状分布;在层位上孔店组—东二段主要发育伸展断层相关褶皱,明化镇组—第四系主要发育走滑断层相关褶皱。伸展和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均可形成良好的圈闭条件,并促进油气运移,但走滑断层相关褶皱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滞后,促使浅层晚期快速成藏。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 51(3): 637-6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