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4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4-10-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方守川, 秦学彬, 任文静, 吴绍玉, 付建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25-828,8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当前海底电缆地震勘探电缆定位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了走航式工作模式和超短基线的声学定位系统存在实时性不强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换能器阵列的短基线海底电缆定位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多换能器短基线声学定位系统的设计、解算方法、位置改正和非正常观测值处理等技术问题。通过系统的静态定位和实时动态定位实验情况分析认为,该方法可以替代当前海底电缆走航式和超短基线定位方法。
  • 刘远志, 刘胜, 张志锋, 梁正洪, 雷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29-8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地震勘探采集的要求,合理选用检波器至关重要。利用数字单点检波器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的优势,在四川盆地川西地区开展了系统的试验,获得了比常规模拟检波器采集分辨率高的资料。通过对采集到的模拟检波器和数字检波器地震数据的单炮记录、叠加剖面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应用全数字单点采集技术获得的地震资料,不仅单炮原始记录的分辨率比模拟检波器高,而且叠加剖面的波组特征清楚、同相轴连续性好、反射信息丰富。表明全数字单点采集技术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处理技术
  • 张晓燕, 彭真明, 张萍, 何艳敏, 田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39-8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经典Wigner-Ville分布(WVD)拓展到分数阶Wigner-Ville分布(FrWVD),并将其引入到复杂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和谱分解中。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旋转特性和广义时频带宽积理论可以获得比经典WVD更高的时频分辨率,提出的最优分数阶伪WVD能更好地解决交叉项抑制问题。理论信号仿真及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数域频谱成像的引入为油气储层流体识别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魏小强, 雷秀丽, 马庆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46-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野外采集地震数据的非规则性,本文基于多道奇异谱分析(MSSA),推导了三维地震数据规则化方法相关公式,实现了对非规则地震数据缺失道的重建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道加密处理。对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MSSA的三维地震数据规则化方法能有效地对三维模型数据及实际资料进行规则化处理,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 林娟, 罗勇, 刘宜文, 李忠效, 康月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52-8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是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一种高效采集技术,但它在大幅度提高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效率的同时,其固有的谐波干扰也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品质。目前常用的滑动扫描谐波干扰压制方法是模型法,即基于震源力信号设计谐波预测算子,求取相关后记录中的谐波干扰,将求得的谐波干扰从被干扰区域中剔除。然而在实际地震数据采集中由于设备等原因往往缺失震源力信号,因此无法应用模型法压制谐波。本文基于准噶尔西北缘玛西1井三维震源力信号的实际数据,尝试应用独立同步扫描邻炮干扰压制方法滤除滑动扫描资料上的谐波干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
  • 陈志德, 赵忠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57-8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鉴于浅层地震资料的有效覆盖次数少、受近地表变化影响大、采集变观造成局部数据缺失等原因,应用常规针对中深层目标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不能满足浅层气藏识别与描述的要求。本文基于大庆长垣构造多个三维地震区块浅层气地震资料处理实践,应用了四项针对性地震数据处理技术,包括叠前数据规则化、振幅属性约束空变切除、浮动基准面叠前时间偏移、CRP道集四维噪声压制。与常规处理成果相比,浅层气目标处理成果的品质得到提高,表现在资料的频带展宽、信噪比提高、断层清晰,采集变观区域资料缺口变小,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增强,且浅层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明显,易于识别。
  • 李海山, 杨午阳, 田军, 吴国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66-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下存在煤系地层时地震剖面上会出现强能量反射同相轴,使煤层之上或之下的含气目的层反射信息淹没于强反射之中,加大了储层预测难度。依据稀疏表示理论,提出匹配追踪煤层强反射分离方法。匹配追踪去煤层强反射的关键是稀疏字典的选取,通过地震数据在不同的一维字典中的稀疏性分析,并考虑强反射信息的低频特征,选取由低频原子构成的一维非抽样离散小波变换(UDWT1D)字典来稀疏表示强反射信息。采用Blumensath等给出的迭代算法进行匹配追踪分解,该算法虽是一种贪婪算法,但由于对每个地震道只需进行一次匹配分解,计算效率较高。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董相杰, 余杰, 王珊, 安昌女, 罗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71-8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零井源距VSP下行初至波最大振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将地层划分为强衰减地层和弱衰减地层。其中地震波衰减最强烈的强衰减地层可认为是由多个层状常Q介质构成,Q值主要利用VSP资料提取;而弱衰减地层认为是Q值大于200、地震波发生的衰减相对较弱甚至可以忽略的地层。在波场延拓反Q滤波方法基础上本文提出VSP强衰减地层反Q滤波,该法弥补了因中、深层Q值难以求准、补偿约束难度较大等因素导致的反Q滤波精度降低的缺陷,使反Q滤波结果更稳定、高效,也为地面地震反Q滤波方法的完善及应用提供有意义的启示。
  • 谢春, 刘玉柱, 董良国, 杨积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77-8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通常被用来反演近地表速度结构。传统的射线层析成像方法计算效率低,且在复杂模型计算中存在不稳定性问题。为了快速、稳定地进行初至波走时层析,本文基于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形式,利用快速扫描算法实现初至波走时的快速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伴随状态法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进而实现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将该方法与传统射线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实验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程函方程的伴随状态法初至波走时层析可以取得与传统射线层析近似的反演结果,但计算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 张振波, 轩义华, 刘宾, 薛志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84-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双检拖缆地震采集数据可以有效压制电缆鬼波,提高资料信噪比,而上下缆地震数据可以增强信号的低频并拓展其高频。将这两种非常规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潮汕拗陷进行高精度地震数据采集试验,对所获取的地震数据进行了联合成像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技术对潮汕拗陷中深层地震信号弱、同相轴不连续、信噪比低的地震资料品质都有明显的改善。
  • 偏移成像
  • 梅金顺, 王润秋, 于志龙, 张译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92-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傅里叶有限差分法(FFD)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正则化方法对FFD中的差分校正项进行优化,然后应用ω循环型预条件共轭梯度法(PCG)对该差分校正项进行求解。引入PCG具有如下优点:1避免使用分裂法,不会产生人为的方向差异;2可以提高二阶差分的精度,即对于PCG而言,二阶差分项的高阶展开,既不增加算子的复杂度,又几乎不会增加计算量;3可以引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快速计算,较适用于大型数据处理。本文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引入ω循环型边界条件,结合正则化方法,有利于克服傅里叶变换处理中的边界效应,利用有限增加的计算量实现反演计算的快速收敛。数值计算验证了基于FFD的ω循环型PCG正则化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98-8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偏移成像
  • 刘和年, 王建立, 吴蕾, 曹来勇, 刘斌, 张文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899-9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地震层位解释的基础上,采用自动倾角扫描,确定成像点的地层倾角,然后根据成像点所在的地层法线确定其对应的偏移孔径范围。若地下某一点所在的地层倾角不同则确定的偏移孔径也不同,从而既保证了有足够大的偏移孔径使倾斜地层成像,又避免了偏移孔径过大造成的偏移噪声。应用本文方法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地区对碳酸盐岩复杂构造成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王成, 裴江云, 王丽娜, 魏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04-9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简要介绍波形层析成像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波形层析反演的主要实现步骤及反演策略。由于实际地震数据往往是有限带宽的,并且缺少低频成分,波形层析成像需要一个好的初始模型以填补低频缺失。在反演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同时使用一组频率数据,以抑制数据噪声的影响。在反演中必须对模型进行平滑约束,以降低数据噪声、射线覆盖范围的不均匀和短波长模型参数剧烈变化的影响。本文应用频率域波形层析成像重建了井距230m井间地震速度场。虽然地质情况复杂、速度变化剧烈,使反演问题高度非线性,但是波形层析成像结果还是能够提供真实可信的地质信息。
  • 杨雪霖, 李振春, 尹正, 张凯, 桑运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11-915,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射线理论的地震波旅行时层析成像是重建地下速度分布的有效工具,然而传统的射线层析建立在无限高频近似的基础上,导致反演问题产生严重的不适定性,从而影响层析成像的效果。针对传统射线层析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第一菲涅尔带的多频率组合的胖射线层析方法。该方法通过第一菲涅尔带拓宽射线,并利用权重影响因子修改层析核函数,有效降低了反演矩阵的稀疏性,解决了射线层析的不适定性问题。同时由于多个频率的引入,在迭代反演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层析的分辨率与精度。同时该方法不需计算射线路经,因而提高了计算效率。模型试算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与稳定性。
  • 岩石物理
  • 姜传金, 戴世立, 吴杰, 刘永胜, 周恩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16-9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火山岩岩性、储层的复杂性,导致火山岩岩石物理基础研究难度较大。为加强火山岩岩石物理基础研究,提高火山岩储层地震预测的精度,本文模拟实际地层温度、压力条件,测量16种岩性、105块岩样在干燥、饱含气和饱含水状态下的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和密度等参数,研究温度、(静岩)压力、孔隙流体压力、不同流体饱和度对波速的影响,并进行不同岩性、含不同流体性质的岩石物理参数特征分析,以期直接进行火山岩岩性、储层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密度和纵波速度交会可以很好地区分基性、中性和酸性火山岩岩性;纵波速度和纵横波速度比交会可以很好地区分火山岩中的水层和气层。
  • 综合研究
  • 王洪求, 杨午阳, 谢春辉, 郑多明, 王海龙, 张喜梅, 蒋春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25-9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热瓦普区块宽方位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在方位角划分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远炮检距信息,有利于提高裂缝预测精度。通过计算和分析不同地震属性的各向异性表明:旅行时差相对于旅行时,其各向异性受上覆地层的影响更小,较真实地反映目的层裂缝发育情况;振幅的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的规律性较好,且与区域断裂分布特征吻合程度高;AVO梯度的各向异性预测裂缝精度高于常规属性,且在串珠位置(即缝洞发育处)裂缝发育,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对旅行时差、振幅、AVO梯度等有利属性的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融合,可提高裂缝预测精度,有利于指导高产井的部署。
  • 蔡涵鹏, 贺振华, 李亚林, 何光明, 邹文, 刘开元, 龙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32-9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瞬时谱分解产生的若干共频率瞬时谱数据体不仅占用大量存储资源,而且影响了地震资料解释的效率。为此,本文首先提出联合应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及S变换的时频谱分解方法,提高中、低频段时间分辨率及分解宽频带地震数据;接着应用分频段主成分分析实现宽频带瞬时谱数据集的降维与优化,并保持不同频段信息随频率变化的特性;最后将聚类测度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中,对经分频段主成分分析后数据集做进一步自适应融合。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证实,本文方法可有效分解宽频带地震数据,快捷地提取和突出包含在大量瞬时谱数据集中的主要信息,清晰地刻画储层几何形态和展布特征,节省了存储资源并提高了宽频带地震资料解释效率。
  • 成景旺, 吕晓春, 顾汉明, 何和英, 詹凤林, 周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40-9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全波形反演利用了波形的整体特征,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方法。目前广泛使用的最小二乘法全波形反演隐含了地震数据处理中噪声服从正态分布,限制了实际应用的效果。本文在假设地震数据噪声误差服从柯西分布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柯西分布的频率域目标函数构造方法,推导出了相应的梯度表达式,通过对理论模型的数值合成记录加入随机脉冲噪声、高斯噪声和线性噪声,验证本方法的正确性。反演过程中采用拟牛顿法从低频到高频进行了多尺度的全波形反演,并将低频反演结果作为高频反演的初始模型以便减少解的非唯一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最小二乘全波形反演方法,在噪声存在且不满足高斯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较好的反演结果。
  • 王大兴, 张盟勃, 陈娟, 王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46-953,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波地震技术的瓶颈,结合苏里格地区勘探实践,通过应用转换波静校正、多波联合速度分析及一致性处理等技术,有效改善了转换波的成像质量;在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波AVO分析、多波联合叠前反演及交会技术,降低了单一纵波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 张秀丽, 姜岩, 郝兰英, 王彦辉, 郭亚杰, 孙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54-9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以大庆长垣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研究了密井网条件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及其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厚度砂体的随机地震反演结果符合率差异较大:厚度大于3m的砂体符合率为91%;厚度为2~3m的砂体符合率为83%;厚度小于1m的砂体符合率为70%。随着砂体厚度的减小,符合率降低,井网密度越大,预测精度下降幅度越小。利用“地震反演引导,井点微相控制”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差异与反演剖面砂体发育状况的分析,能够较为准确地对河道砂体的单一河道边界、走向、井间砂体叠置关系及窄小河道砂体进行描述。利用随机地震反演结果在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的控制下完成油田开发中后期各类河道砂体的精细描述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显著。
  • 地震地质
  • 张宪国, 张涛, 林承焰, 袁辉, 晁彩霞, 张守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64-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井网稀疏,不同微相砂体厚度及组合特征差异等制约井间砂岩分布及沉积微相刻画的难题,从井点出发通过岩心资料确定了井点沉积微相类型;利用地震属性和地震相分析方法对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进行了刻画。通过构建“地震基准弧长对数”属性,并利用该属性进行砂岩厚度定量预测,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砂坪主体和砂坪侧缘的地震相模式;利用砂岩厚度分布和地震相落实了沉积微相边界。研究结果揭示,该区ZJ2-1U砂组沉积期经历了“泥坪—混合坪—砂坪”的沉积演化,砂坪主体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砂坪侧缘面积大,呈互层状在全区分布。上述认识为油藏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 何永垚, 王英民, 许翠霞, 李冬, 吴宇翔, 赵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71-9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生物礁、滩及灰泥丘实例分析,寻求三者的识别方法,建立地震识别标志。依据生物礁、滩及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其地球物理响应,提出“三角分类”方案,相应归纳出“点、线、面、体、时”综合地震识别法,其中“点”即分析单个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结构和构型,“线”即分析地质体的沉积环境,“面”即刻画地质体的平面分布,“体”即刻画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时”即解剖地质体的纵向旋回性。应用该方法在南海西北部深水区共识别出了5类生物礁、3类滩和2类灰泥丘。其中生物礁具有低频、中—强振幅、中连续反射结构,丘状反射构型,内部具有海侵—海退旋回,位于构造高部位,沉积于高能环境;滩呈低频、中连续、中—强振幅地震反射结构,席状地震反射构型,位于构造斜坡带,形成于高能环境;灰泥丘具有低频、强振幅、非连续反射结构,丘状地震反射构型,位于斜坡相对底部位,沉积于低能环境。“点、线、面、体、时”识别方法将沉积特征、环境能量、地球物理响应及旋回分析有机结合,能可靠地识别生物礁、滩及灰泥丘,揭示出南海西北部深水区局部发育生物礁,广泛发育碳酸盐滩。
  • 李慧琼, 蒲仁海, 王大兴, 赵玉华, 张杰, 赵德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85-9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震剖面上发现了大量的北东、南西和南东方向的前积反射。这些前积反射解释为形成于长7—长6时期、长4+5—长2时期、长7—长3和长6—长4+5时期的前积沉积体,每个前积沉积体由多个期次的前积沉积楔组成,岩性为高速的砂、泥岩互层。前积楔之间往往为5~20m厚的低速页岩,它是形成前积体内部斜交强反射的主要原因。根据前积反射可计算出延长组沉积时期古湖盆的最大古水深为228m,最大古坡度为1.7°,湖盆西南陡坡带坡度为0.6°~1.3°,东北缓坡带坡度为0.5°~0.6°。通过地震剖面地震相、连井剖面沉积相的解释和分析,认为延长组沉积时期在浅—深湖盆相带中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重力流水道等沉积微相,不同微相砂体宽度和宽厚比不同,横向上多彼此连接,前积体内部砂体含量为30%~60%,单砂体在前积反射内部往往呈短轴状、中弱振幅地震相。前积反射区是形成有利储集相带和大型油田的重要区域。
  • 非地震
  • 胡祖志, 何展翔, 李德春, 刘云祥, 孙文斌, 王财富, 王永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997-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柴达木盆地涩北二号气田布设4条连续电磁剖面(CEMP)测线共199个测点对气藏进行监测。野外采集时采用远参考站压制噪声;室内采用每个对数频段内选4个频点的处理方法加密频点,针对静态位移采用保真静校正方法,反演方面采用高精度二维反演等,这些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电磁勘探结果的分辨率。涩北二号气田在反演电阻率剖面上高阻电性特征明显,为时移电磁的油气藏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一次时移监测的电法反演结果与电测井曲线相一致,预测的气层范围和厚度与收集到的已知井资料相吻合;第二次时移监测的结果显示,涩北二号气田范围由浅至深有缩小趋势,表明时移大地电磁监测技术的可行性,并将继续进行第三次监测。
  • 何继善, 李帝铨, 戴世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06-1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将广域电磁法应用于湘西龙山地区的碳质页岩探测,揭示了该区碳质页岩的含碳量较高,相对上、下地层显示为低阻的特征。采用自主研发的“重磁电三维反演成像解释一体化系统”进行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获得了地下电性体真实的电阻率特征,基本查明龙山地区碳质泥页岩层位的电性分布规律。表明广域电磁法是获取碳质页岩分布范围和埋深的有效探测手段。
  • 向葵, 胡文宝, 严良俊, 张春贺, 何委徽, 唐新功, 刘雪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13-1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页岩气是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在实验室对川黔地区的深色页岩样品进行宽频带电性参数测量发现,岩样的复电阻率的频散特性与其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双柯尔—柯尔(Cole-Cole)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提取到页岩样品的零频电阻率和极化率两个主要参数。结合样品的岩矿分析结果,初步确认页岩样品中的黄铁矿微颗粒是引起深色页岩在低频段呈现高极化率异常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微黄铁矿颗粒可能与深水条件下的有机质富集有因果关系。根据深色页岩复电阻率参数的这一特征,可为利用可控源电磁勘探方法勘查页岩储层提供依据。
  • 论坛
  • 陈茂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20-1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地层体是指一种利用地震反射波所蕴含的地层反射界面特征和地层沉积特征,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一系列地震层位所组成的特殊三维数据体,是前人所提出的“相对地质年代体”和“层位体”概念的一种扩展。利用地震地层体可确定地层界面的形态及某些层状或近层状地质体的外部轮廓,并可根据不同地层界面之间的接触关系对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地震地层体概念,然后详细描述了地震地层体分析方法及流程,最后以理论模型和实例说明这套方法具有的特点及能生成高精度地震地层体的良好应用效果。基于倾角传播技术的地震地层体分析方法能在地层倾角扫描的基础上获得高精度地震地层体,为真三维构造解释模式提供了一种实现途径。与前人所提出的层位体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地震地层体分析具有三个特点: 1利用基于最小方差法多方位倾角估算技术可获得高精度地层倾角信息;2应用倾角传播技术可提高层位追踪的准确性;3在复杂断裂区利用控制层位对追踪层位进行校正。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27-1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29-1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31-1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33-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 49(5): 1035-1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