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李伟波, 胡永贵, 张少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45-8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采集参数分类,提出了候选观测系统全集的构建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均匀性、相似性、横纵比、采集成本等因素的定量观测系统评价法则,确立了观测系统定量优化的最佳流程,为观测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通过在塔里木盆地WN区块的应用,最终优选出12线4炮320道观测系统,经野外采集论证效果良好,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 谢城亮, 杨萌萌, 刘学伟, 刘继红, 卢良鑫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49-8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面元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是三维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面元属性。本文用面元炮检距均匀性相关系数定量评价面元内的炮检距分布均匀程度,进而分析对造成观测系统采集脚印的影响。通过计算不同参数观测系统的面元炮检距均匀性相关系数,发现炮线距(纵向滚动距)、横向滚动距对采集脚印周期性影响较大,道间距、炮间距对其基本无影响。
  • 处理技术
  • 薛昭, 董良国, 单联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58-8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对比常规抛物线Radon变换、最小二乘抛物线Radon变换和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的保幅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去噪方法保幅性的各种因素,认为对于最小二乘Ra-don变换和高分辨率Radon变换而言,信号在变换域中的分辨率都依赖于信号模型的"标准同相轴"假设,地震数据处理中各种实际因素导致信号同相轴偏离该假设,进而导致分辨率降低,影响Radon变换去噪方法的保幅能力。文中给出了波场分解类去噪方法的保幅性理论分析思路以及评价标准,然后以Radon变换去除多次波为例,具体分析了Radon变换的各种实现方式对信号的操作过程,并进行了保幅性理论评价。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常规Radon变换不满足保幅性处理的要求;最小二乘Radon变换算子满足保幅性要求,但变换域中信号分辨率仍然有待提高;逼近"标准同相轴"假设条件时,高分辨率Radon变换去噪方法在一定精度范围内可以认为是保幅的。
  • 陈生昌, 王汉闯, 佘德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68-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地震数据广义合成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把地震数据广义合成方法中的广义合成函数取为时间随机函数,得到地震数据的广义随机合成道集和广义随机合成震源,提出了单程波方程的广义随机合成道集偏移成像方法。根据地震数据中各个共炮点道集中炮点坐标的不同,把广义合成函数取为与炮点坐标有关的时间随机函数,使随机合成道集中震源激发延迟时间具有随机性,避免随机合成道集数据中产生相干波场,从而保证随机合成道集对地下复杂构造的适应性和偏移成像效果。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偏移方法不仅可以取得与常规共炮点道集偏移方法相当的偏移效果,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计算效率。
  • 勾丽敏, 刘学伟, 刘西宁, 孔剑冰, 李建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73-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华北盆地中、深层断裂发育,地层倾角较大,断块非常破碎,地震波场中反射波、绕射波等多种波发育,目的层速度分析困难,成像精度低等难题,本文在阐明散射波速度分析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在破碎地层发育区采用散射波速度分析方法,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共散射点道集具有明显的优点:①共散射点道集的覆盖次数远远高于CMP道集;②散射波呈双曲线分布,双曲线顶点总是指向真实散射点。这种特点为准确拾取速度提供了条件。对比散射波速度谱和常规速度谱可以看出,散射波速度谱的质量明显优于常规速度谱。实际应用表明,散射波速度分析方法能够高效、客观地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模型,改善成像效果。
  • 周腾飞, 胡天跃, 姚逢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82-8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面波的频散特性,在频谱或f-k谱上与反射波互相重叠,应用传统基于切除法的滤波方法在压制面波的同时,也会损伤有效反射波。本文提出一种通过相位校正消除面波频散、进而分离出面波能量并予以滤除的逆频散方法,该方法是在共炮点地震道集上消除因面波频散引起的走时差异。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压制面波且有利于去除空间假频。
  • 刘玉金, 李振春, 郭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87-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常规的常相位校正方法无法满足非稳态相位校正的精度要求,滑动时窗常相位校正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相位的非稳态特性,但是其前提是相位变化分段平稳,因此该方法的精度有限,而且难以控制时窗大小,容易产生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将相位估计看成最小二乘反演问题,在局部地震属性的框架下,根据最大方差模和相似系数的概念,利用零相位判别准则,实现了一种基于局部相似系数的非稳态相位校正方法。相对于滑动时窗常相位校正方法,本文方法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实现信号的零相位化,改善叠加效果,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 王学军, 李虹, 郭惠英, 张占江, 王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894-9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阿曼Amal区块陆上三维地震资料为例,介绍在地震数据处理中识别陆上多次波的几种方法,即从CMP道集数据的自相关、速度谱、叠加剖面、等时切片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多次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在叠前选择聚束滤波方法压制多次波,改善速度谱的质量,确保能够获得一次反射波的速度;在叠后采用局域多道相干滤波法衰减残存的多次波,取得明显效果。
  • 正演模拟
  • 胡英, 陈辉, 苏云, 刘忠亮, 张红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01-9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Biot流动机制和喷射流动机制是含流体孔隙介质中的两种重要的力学机制,同时包含这两种机制的BISQ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孔隙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规律。本文从BISQ模型的基本方程出发,推导了完全匹配层(PML)吸收边界的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方法的表达式,对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然后通过调整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参数,对比分析了储层参数对双相介质波场特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BISQ模型的正演模拟正确反映了双相各向同性介质的波场特征;储层参数取值变化对波场特征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 镇晶晶, 刘洋, 李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08-9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Hudson一阶模型、Hudson二阶模型、Schoenberg模型、Kachanov模型和Eshelby-Cheng模型等五种裂缝模型的弹性参数表达式。针对具有不同裂缝密度、裂缝纵横比的干裂缝和充水裂缝,采用弹性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波在五种裂缝模型介质中的传播。对模拟得到的波场快照和横波分裂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裂缝密度影响纵波和横波的各向异性特征;裂缝充填物影响介质的各向异性;裂缝纵横比和裂缝充填物影响横波的传播特征;横波分裂现象随裂缝密度的增大而变明显;裂缝纵横比和裂缝充填物对横波分裂现象的影响很小。
  • 岩石物理
  •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18-9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实验室对岩石横波速度测试多数在小直径柱塞样品上进行,不同振动模式横波的速度测试精度受横波换能器直径和频率的双重影响。本文使用两种频率的剪切和扭转换能器,分别对四种均质材料和多种岩性柱塞样品的横波速度进行测试,发现在剪切横波前会产生一种伴生波,使横波波至出现反相位和前移,影响波至时间的拾取;扭转横波产生的侧界面扭转波也会影响波至,降低测试精度。分析对比不同直径的实际岩样的测试结果,总结出判断横波波至相位和拾取波至时间的方法,并提高了柱塞样品横波速度测试的精度。
  • 刘向君, 王森, 刘洪, 朱洪林, 陈乔, 龙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26-9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对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地层28块岩样不同含气饱和度下衰减特性的超声波测试表明:①纵波衰减随含气饱和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含气饱和度处于0.4~0.6范围时衰减出现一个峰值;横波衰减则随含气饱和度增加呈线性减小,变化幅度相对纵波较小。②含气饱和度对纵波衰减的影响程度随频率增加而变大。③对纵波而言,含气饱和度对衰减的影响程度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变大;对横波而言,含气饱和度高于0.6时受孔隙度的影响不明显,含气饱和度低于0.3时,随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大。
  • 综合研究
  • 高静怀, 张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31-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对地层的吸收衰减估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估计的分辨率较低。利用叠后地震反射资料,在尽可能短的时窗内有效地估计衰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基于Margrave提出的地震记录的非平稳褶积模型,本文提出将时频滤波算子作用于反褶积后的地震记录,得到衰减作用后的反射系数,再行估计吸收衰减,可有效地提高衰减估计的分辨率。该方法不同于目前已知的估计方法,理论上能在小于子波波长的时窗内进行吸收衰减估计。
  • 刘伟, 陈学华, 贺振华, 张固澜, 唐湘蓉, 蔡涵鹏, 高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37-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气烟囱、断层、盐丘与油气运移直接相关,因而这些地质现象的识别对储层预测至关重要。地质目标体有走向和倾向两个方向属性,如果地震解释不能有效地考虑这两个方向的属性,其结果将与实际有很大的出入。本文应用考虑了地震体倾角和方位角信息的倾角数据体,运用有监督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提取能够反映地震异常体的最佳属性,提出一种基于倾角数据体控制下的最优化神经网络地震异常体识别方法。实例研究表明,基于倾角数据体控制下的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识别气烟囱方面与常规的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识别气烟囱等地震异常体。
  • 晏信飞, 曹宏, 姚逢昌, 巴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45-9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统计岩石物理方法可以定量预测地下岩性和储层孔隙流体分布。根据川中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本文选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进行二维贝叶斯分类。井数据分类结果表明,利用纵波阻抗和横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各种岩性,甚至可以初步识别孔隙流体。因此,将该分类技术运用到反演的地震属性中,得到了目标层段、围岩及储层孔隙流体在横向上的分布。预测的岩性分布基本上反映了目标层位的沉积特点,含气砂岩主要分布在须二段砂体的内部并且在B井两侧富集。
  • 朱石磊, 段林娣, 林畅松, 高世臣, 姚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51-9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地震数据空间结构属性原理出发,阐述了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定义及特点,给出地震空间结构属性计算方法,从而将地震波形图像转换成带有明确地质意义属性(能量、熵、对比度及均质性)的色差图像,达到识别复杂地质目标体的目的。在大民屯凹陷西斜坡的应用实例表明,对比度属性对识别断层、熵属性对识别岩性沉积体的应用效果较好,并与钻井结果相吻合,因此该技术能够识别断裂构造和岩性沉积体等地质体,可作为一种综合解释的新技术加以应用。
  • 吕云远, 陈茂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58-9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溶洞型储层在纵向和横向上均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采用常规手段进行识别难度较大。本文针对溶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所特有的串珠状地震反射特征,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的地震能量梯度估算法,该法的基本流程为:①选择或指定一个估算方向和估算半径;②以目标点为中心,在估算半径范围内沿估算方向确定采样点,并由所有采样点的序号组成x变量,所有采样点上的地震振幅组成y变量;③利用最小二乘法对x变量和y变量构成的y=f(x)进行线性拟合,求取截距和梯度;④将线性拟合所获得截距和梯度之积作为目标点的地震能量梯度值。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法更稳定,更能突出溶洞体的能量变化特征。应用效果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的地震能量梯度估算法对碳酸盐岩缝洞异常体的识别效果较好,可提高碳酸盐岩储层识别的效率和精度。
  • 王世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65-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曲率分析法能根据致密脆性岩石的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弯曲程度(曲率),预测裂缝发育程度。曲率在数学上可以通过倾角与倾角的导数表示,由此利用地震数据体的二次倾角计算就可以获得地震曲率体。目前基于倾角的地震曲率体计算方法适应于连续反射面的曲率计算,但在错断与中断等不连续部位,由于在时窗内不能扫描到精确的倾角而导致曲率计算的模糊,从而降低断层两盘地段曲率的准确预测。本文提出基于直平面与曲界面相结合的二次倾角扫描方法,结合保持边缘的多窗口扫描技术,实现连续反射、错断反射两类同相轴弯曲程度的准确检测,进而实现高精度地震曲率体的计算。实际资料的检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提取的曲率异常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微起伏构造,精细检测与刻画断裂带细节。
  • 穆星, 杨培杰, 王长江, 罗红梅, 徐希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73-9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如今的断层解释方法易于识别规模较大的断层,但对一些比较隐蔽、延伸不长、断距较小的断层则难于识别,因此对于微幅断裂系统的识别难度极大。文中介绍了断层图像增强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改进的第三代相干技术。基于第三代相干技术的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主要包括断层图像增强技术和相干体技术两部分。通过断层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增强地震数据中的断层信息,同时提高数据的信噪比;通过地震相干体技术可以得到分辨率高、连续性好的三维相干体。本文选择罗家地区进行断层精细刻画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李少华, 王勇标, 李君, 刘显太, 王军, 龚蔚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78-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矿业和石油勘探行业中的待分析数据多呈条带状分布,采用克里金插值易出现两个端点数据权值偏大的情况,即"条带(String)效应"。本文在传统克里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变量与条件数据之间的距离对权值进行校正,使离侍估点越近的数据点的权值越大,越远的数据点的权值越小。这种采用距离约束的克里金方法(DCSK)校正了简单克里金算法中的条带效应,利用FORTRAN编程语言实现了该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试验结果证实DCSK方法不仅消除了传统克里金方法引起的条带效应,而且其估计方差基本不变或略有增加,从而使得估计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 地震地质
  • 潘光超, 韩光明, 宋瑞有, 徐涛, 刘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84-9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莺歌海盆地上中新统黄流组、上新统莺歌海组地层广泛发育泥岩背景下的水道砂体沉积,寻找储集物性较好的水道及预测水道的含气性是当前莺歌海盆地水道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分析了莺歌海盆地水道的地震相新模式:其一为在两强振幅、强连续同相轴间夹一套弱振幅、弱连续同相轴;其二为水道凸起倒置地震相。前者可纳入含砂岩为主的水道研究范畴,后者为砂泥岩差异压实作用引起。应用地震正演和AVO交会分析技术预测了该区水道的含气性,所得结论与实钻结果相符合,从而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 测井技术应用
  • 徐敬领, 刘洛夫, 邹长春, 张亚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90-9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沉积层序旋回的精细划分及在纵横向二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和横向延拓对比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小波深频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出不同米氏周期旋回的单信号及复合信号,对模拟的多期复合信号再分解为单个频率旋回的单信号,并研发了井—震标定插入技术,实现了把单井频谱旋回特征标定到地震剖面中,进而搞清了频谱旋回在纵向、横向二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展布特征,为确定区域沉积层序旋回的变化、地下地层结构及接触关系指明了方向。
  • 非地震
  • 戴前伟, 陈德鹏, 刘海飞, 冯德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998-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更真实地模拟油气田井地电位法中由复杂管网线电流源供电的实际情况,本文给出了复杂管网线源在地下半空间中的正常电位表达式,导出了地下点电源异常电位边值问题,详细推导了地下点电流源异常电位变分问题,进而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复杂管网线电流源异常电位的变分问题。编写了三维有限元正演程序对垂直、地下水平二分支油井钢套管与注水、输油钢管组合形成的复杂管网线源井地电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复杂管网线源激励下的井地电位异常响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结果将对利用复杂管网线源井地电位法探测剩余油的空间分布和注水前沿位置提供有力的指导,也为复杂管网线源井地电位三维反演奠定了良好基础。
  • 程勃, 底青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1006-1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详细直观的视电阻率测深数据的反演结果,本文研究了利用视电阻率测深数据的偏导数变化和统计学参数,设计初始模型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先判断地层电性结构类型,再圈定目标体位置。利用包含地下地层参数的偏导数信息和一维反演结果的统计学特征,设计出有层参数和地层结构的初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修改模型,配合二维有限元法正演达到拟合误差最小,从而完成电阻率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此法的优点在于初始模型与真实的地层结构有很大的相似性;不需要解大型线性方程组,降低计算量;反演过程中独立计算总体拟合误差和异常体影响区域拟合误差,指导优先变异方向。反演后给出直观的解释结果。对理论模型及实测数据试算证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实用的反演效果。
  • 综述
  • 撒利明, 董世泰, 李向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1014-1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石油隶属的物探队伍已成为国际油气勘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陆上综合勘探能力居世界第一。在物探技术全球化、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物探公司均发展自身独有的特色技术,以确保其市场竞争地位。为增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物探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前陆、岩性、叠合盆地、深层、非常规等领域油气藏勘探的技术水平和勘探成功率,需要加强九个方面的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大幅度提高中国石油物探技术整体研发能力,形成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关键技术,提高集团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及主营业务长远发展潜力,为打造技术领先的中国石油物探奠定基础。
  • 总目次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6): 1025-1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