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4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综述
  •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这一论题,本文从几个特定角度展开了简要的讨论。首先给出了应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基本思路;然后围绕怎样得好一个三维数据体,研讨了应引起高度关注的八个在地震数据采集时及十个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问题;第三是论述了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的技术系列,包括地震数据反演技术、属性分析、岩石物理分析、地质建模和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最后讨论了地震数据的综合地质解释。文章并没有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进行全面和系统的介绍,而是针对上述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相关方法与技术的认识和体会。作者认为所述问题对应用地震方法勘查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实际意义。
  • 处理技术
  • 唐小平, 白超英, 刘宽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9-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一阶分离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相应的二阶分离波动方程的简单形式。采用交错网格和常规网格伪谱法,实现了一阶及二阶波动方程波场P波和S波的分离模拟。同时对一阶、二阶波场分离模拟结果,以及分离法与非分离法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一阶与二阶伪谱法分离的效果大致相当,一阶分离法在走时拾取上略占优势,但二阶分离法在振幅和子波形态保护及分离彻底性方面优势明显;实际计算中分离法比非分离法更为灵活多变。
  • 叶月明, 李振春, 吴如山, 庄锡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27-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地面地震叠前深度偏移能够较好地对复杂构造成像,但对于薄层的成像其分辨率不够。而井间地震受地面的干扰较少,并且信号主频较高,成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基于单程波方程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可以适应速度场的强横向变化,但不能够直接应用到井间地震成像。本文基于起伏地表直接向下延拓法成像的思想,应用波场逐步累加的方法,实现井间地震的叠前深度偏移。在此基础上,将小波束偏移算子引入到井间地震成像中,由于其局部化的参考速度,减小了局部速度扰动,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复杂的井间地震模型试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与分步傅里叶偏移方法相比,断层成像更清晰,偏移噪声得到了较好的压制。
  • 黄伟传, 葛洪魁, 吴何珍, 韩来聚, 魏茂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32-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简明阐述地震干涉理论及相关算法的基础上,结合随钻地震数据处理的特点,开展了地震干涉处理和偏移成像方法的研究。通过对胜利油田Fan158井随钻地震数据进行频率波数域滤波、干涉和垂直叠加处理,从强噪声背景下提取了钻头激发的有效信号,并对该数据进行了Kirchhoff和自相关偏移成像处理。再结合工区地面地震资料,对剖面的波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反褶积干涉处理和自相关偏移成像均取得较好效果。
  • 张恒磊, 刘天佑, 胡祥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37-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研究传统相干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邻域相关性的加权叠加压制地震随机噪声的方法,即利用L2范数估计邻域间的相似度,并以邻域间欧氏距离的高斯函数作为计算加权系数的策略,实现邻域点的相关叠加,从区域识别信号到局部保真压噪。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随机干扰,且信号的保真度高,是低信噪比条件下资料处理的可行方法。
  • 陈志德, 关昕, 李玲, 张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46-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与模拟检波器接收地震资料相比,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具有频带宽、振幅保真度高、噪声大的特点。本文基于喇嘛甸工区数字检波器接收的三维三分量地震数据,应用纵波资料开展针对高含水开发后期精细砂体描述的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研究,主要研发了4项关键技术,即不同处理阶段的噪声逐次压制技术、数据驱动振幅校正技术、反褶积之前的Q值相位校正与振幅补偿技术、地表一致性脉冲反褶积技术。通过井震结合精细砂体识别与描述,结果证实数字检波器数据的处理成果能够清晰刻画砂体边界。
  • 张银雪, 田学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56-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改善常规固定步长独立分量分析(ICA)算法的叠前地震信号去噪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优化(PSO)的改进ICA算法。该算法利用混沌PSO动态调整相对梯度ICA的步长函数,减小ICA算法的稳态误差。在混沌PSO优化过程中,采用一种基于反正切函数的非线性递减惯性权重,提高PSO迭代初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迭代后期的局部搜索能力。模型试算和实际单炮记录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ICA算法去噪效果明显,有效信号损失小。与其他算法相比,改进ICA算法不仅能很好地保护有效地震信号,而且能提高信噪比。
  • 王建立, 方正茂, 杨长春, 王彦春, 刘文雷, 甄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63-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水平层状介质中Snell定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Taylor高阶展开式的优化走时计算方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高阶优化走时计算方法不仅适用于速度梯度为正的正常水平层状介质,同时,在出现负速度异常的水平介质中也有比一般Taylor展开式更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利用本方法对川东北P区复杂山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 张津海, 张远银, 孙赞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68-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用于叠前反演的地震道集必须具备高的质量。针对辽河西部凹陷兴隆台地区叠前地震资料特点,本文首先采用多次波去除、随机噪声压制和道集拉平等修饰性处理手段提高道集品质,使得地震道集的AVO特征与合成记录的AVO特征一致;与原始记录相比,从处理后的道集中提取的地震子波在0~42Hz有效频段内比较稳定,目标区域反演剩余量减小了20%以上,反演所得的纵横波阻抗数据交会结果比较集中,而且适合岩性识别,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目标储层范围,进而说明地震资料品质对叠前反演效果的重要性。
  • 综合研究
  • 郭洪岩, 云美厚, 艾印双, 聂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74-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松辽盆地SS2-1井区11口井的测井解释成果以及岩心测试和录井资料,对营城组三段火山岩储层的岩石物理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地震反射特性的差异性可以识别火山岩岩体,但是要区分不同的火山岩岩性具有很大的困难和不确定性;火山岩储层的纵波阻抗和密度与孔隙度具有良好的统计回归关系,利用地震数据预测孔隙度是切实可行的,但是预测渗透率比较困难;气层、水层、干层的弹性特性具有明显差异,合理利用地震资料区分气层、水层与干层是可行的,但是准确估算含气饱和度十分困难。
  • 张繁昌, 李传辉, 印兴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82-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介绍地震信号匹配追踪的基本原理和高精度瞬时谱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楔形尖灭体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征,提出了一种在时频域利用瞬时谱特征识别砂岩尖灭位置的新方法。针对三角洲构造的不同方向的尖灭厚度是变化的,本文提出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将优势调谐频带内各瞬时谱分量包含的尖灭线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即可展示出尖灭线的全貌,从而减少了三角洲尖灭线解释的不确定性。
  • 陈学华, 贺振华, 赵岩, 钟文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89-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不同角度叠加道集中含流体层地震反射波的振幅(或能量)及其低频信息变化更明显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叠前不同角度叠加道集的低频地震信息进行流体识别的方法,即分别对小(近)角度和大(远)角度叠加的地震道集进行瞬时谱分解,再利用低频分量构建瞬时谱差异信息提取的计算公式,进而得到流体识别剖面。文中应用该方法分别处理了陆上和海上资料,检测的油气异常与实际钻井结果相符。
  • 综述
  • 陈春继, 冯世民, 莫阿玲, 李建华, 邢红阁, 刘雅琴, 王贵艳, 甄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95-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简要介绍利用90°相位数据进行地震解释的原理基础上,通过理论合成数据证明了其识别薄层的可行性,并阐明90°相移技术实现过程。在实际地震资料应用中,可利用Wiener-Levinson混相位提取法估算地震数据子波相位,并利用相位转换法将混相位的地震数据转换成零相位,再转换成90°常相位,据此提出了利用90°相位剖面解释岩性地层的思路。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证实了90°相位剖面在岩性解释中识别薄层的优势。
  • 综合研究
  • 王治国, 尹成, 雷小兰, 古发明, 吴晓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00-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河道纹理是河流相沉积引起的地震振幅强弱变化的动力学表征。计算地震纹理属性时,灰度共生矩阵多个相互关联参数的不同选择组合对运算速度和应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依据现代曲流河形态抽象出一个简化的三维曲流河道储层模型,通过三维高斯射线束方法数值模拟出一个无噪声的叠后地震数据体。选择不同组合的四个关键参数(灰度阶数、分析窗口尺度、灰度点对间的方向和步长),从正演地震数据中计算出四种常用的灰度共生矩阵的二次统计特征量(能量、熵、对比度和均质性)。从理论公式和水平切片的视觉效果两个角度评判,得出了一组适合描述河道纹理的灰度共生矩阵参数。其中能量和熵选择小灰度级,对比度和均质性选择高灰度级,分析窗口尺度最大为地质目标尺度的一半,灰度点对方向选择0°、45°、90°和135°四个方向,灰度点对步长都取为1。将该灰度共生矩阵参数方案应用于渤海湾盆地部分浅层河道储层的地震纹理计算,钻井证实其河道纹理形态识别的正确性。
  • 宋效文, 马世忠, 秦秋寒, 舒萍, 文慧俭, 翟胜男, 王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07-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徐家围子营四段气藏是陆相断陷湖盆形成的深层致密砾岩气藏,具有低孔渗、厚度变化大、强非均质性等特点。该区共有96口井钻通营四段,有21口井在营四段试气,发现含气层段频谱中频率均有降低现象。据此,本文采用频谱分解技术对营四段砾岩进行了含气性检测;进而对频谱道集衰减特征进行分类,拟合出的衰减角度与产气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利用该方法对徐家围子营四段无井区进行了含气性检测,预测的有利储层分布范围符合断陷盆地断裂控制气藏分布规律,且与溶蚀孔隙发育带分布范围相吻合。
  • 张学娟, 卢双舫, 贾承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15-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常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技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储层预测方法,然而对于覆盖面积较大、沉积环境较复杂的地区,该法的预测精度就会明显降低。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将研究区按沉积特征划分为不同区域,然后按区域分别统计多元地震属性与储层信息的关系并进行线性拟合,最终将各区域拟合结果综合为全区储层信息预测结果。在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以东徐家围子地区登娄库组二段储层预测中,利用104口井砂岩数据及优选的7种地震属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法进行全区拟合,其相关系数仅为0.48;采用基于沉积特征分区域的多元地震属性储层定量预测方法进行全区拟合,相关系数达0.83,且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及沉积规律。
  • 孔令洪, 袁志云, 林雅平, 周天伟, 王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2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运用地震子体相干和图像合成技术以三维地震资料中任意尺寸的子体为基本计算单元,采用多算子方法,将子体之间地球物理学特征参数的变化表征出来,实现地震属性间的相关性和地层的倾角及方位角多信息高分辨率检测,平均效应小,对地震数据的微弱变化也比较敏感。将相干、倾角和方位角三种属性的图像合成显示提高了数据体的空间视分辨率,更清楚地表征小断层或裂缝分布特征,定量地刻画复杂地质异常体的边界。应用文中所述技术有效地预测了A区块潜山油藏的裂缝发育规律和B区块曲流河河道的宽度。
  • 郭志峰, 刘震, 吕睿, 刘国昌, 张功成, 沈怀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26-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海北部深水区钻井数量少、钻遇层位浅和高质量地层速度难以获取三大突出问题,从地层压力计算模型改进和地层速度提取两个关键环节入手,首先改进趋势地层压力计算模型,提出压缩因子概念,提高地层压力计算精度;然后利用速度谱资料获取低频速度,并通过有色反演提取地震相对速度,将低频速度与相对速度合成为高质量的地震绝对速度,最终形成一套适用于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的高精度地层压力钻前地震预测方法。应用新计算模型和地震绝对速度对白云凹陷进行地层压力钻前地震预测,经实测资料验证,新方法预测精度较高,预测结果表明白云凹陷珠海组和珠江组以静水压力为主,古近系发育超压,超压体系可为深层油气向上运移提供强劲动力。
  • 地震地质
  • 吴伟, 林畅松, 周心怀, 赖维成, 王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33-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辽中凹陷东营组碎屑岩地层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利用地震沉积学方法进行了沉积相研究,揭示了三角洲、浊积扇等沉积体系的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辽中凹陷东营组地层可划分为3套三级层序(Sqd1、Sqd2和Sqd3),在三级层序Sqd2内部识别出一套易于追踪的水退界面,以此水退界面将Sqd2层序划分为2套四级层序。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对地震剖面进行精细刻画,在两套四级层序中识别出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浊积扇等沉积相,与三角洲伴生的浊积扇富泥,而与湖相泥质沉积伴生的浊积扇富砂。通过提取地震属性识别沉积体边界,了解了四级层序的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发现沉积体系展布受水系物源、古地形、相对湖平面变化及古气候控制。
  • 王绍忠, 周红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42-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埕岛油田东部斜坡带东营组储层埋藏深、相变快、且常常与围岩速度差异小,依据目前的三维地震资料分辨该区东营组单个砂层及进行层位标定难度较大,从而无法了解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本文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及东营组长期旋回内部界面的识别,将东营组长期旋回自上而下划分为层序S1、S2、S3、S4;根据东营组储层的各种沉积相具有独特的地震波组响应特征,通过扩大砂体研究对象,从层序约束的角度,以砂体所在沉积韵律或旋回为目标,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主要流程包括层序划分与解释、宏观地震相解释、时窗界定、在无井控制下的聚类分析储层预测、在有井约束下的储层平面预测。通过宏观地震相解释、综合瞬时相位切片、BP神经网络储层预测图,进行该区块砂体追踪和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杨玲, 鲍志东, 陈开远, 李进波, 张培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50-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精确划分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七个泉组地震层序和明确层序内部结构特征,采用地震小层追踪、对比技术对该区的地震剖面进行处理和精细解释,并结合地震小层的Wheeler域转换图以及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将七个泉组从下向上划分为5个沉积层序,明确了各层序界面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标志,指出缺乏明显地形坡折的七个泉组沉积层序由湖侵体系域和湖退体系域组成,其中湖侵体系域以退积型序列为主要特征,而湖退体系域以进积型序列为主要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充填模式。综合地震小层上倾尖灭点识别、连井砂体对比以及构造等分析成果,指出研究区岩性圈闭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台东、涩东、驼西鼻隆区和驼南、涩南、盐西斜坡带。
  • 管俊亚, 李洪革, 沈亚, 陈海清, 王光华, 屈燕微, 谭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57-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昆北连片二、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明确了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地质结构,应用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技术落实了构造形态和细节,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获得切16等井区勘探突破,并取得以下认识:①昆北地区呈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以一级断层为界划分为北部跃进斜坡—切克凹陷—乌南斜坡带、南部山前凹陷带和中央昆北断阶带三个构造单元;②昆北断层上盘断层走向主要为南北向或北东向、北西向,靠近区域大断层地层较破碎,小断层发育;③发现了切16井路乐河组(E1+2)地层超覆圈闭,其中以湖进体系域的砂砾岩为主要储层段,以最大湖泛面附近厚为20~40m的较稳定泥岩为区域盖层,具有形成地层(岩性)圈闭的良好条件;④利用KL Inversion、Geocyber技术对E1+2的油气检测结果表明,含油主体位置均位于切163井附近,圈定的切16井区有利含油面积为33km2,并在切15井以东发现新目标,有利含油面积为12km2,含油检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程度很高。
  • 软件开发与应用
  • 彭英, 万剑华, 宋建, 吴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66-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物探技术进步使得数据的存储和运算呈海量化剧增,对计算机和专业应用软件投资提出巨大需求,为此,发展石油物探软件服务平台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存储计算架构的中间服务模型(SCAM2)",可以在理论上解决面向石油物探行业云服务的存储与计算协同问题,从而实现石油物探软硬件平台的共享、组件复用,并对平台中的云投应方和服务投应方进行了设计和描述。
  • 测井技术应用
  • 张晓峰, 潘保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73-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电导率曲线的小波变换,然后在小波变换后的高频段寻找与裂缝对应的分解信号,再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解信号进行绝对值叠加,再转换成二值信号(即裂缝为1,非裂缝为0)成图,从而增强成像测井中的裂缝信息,为成像测井的人机交互解释中的裂缝识别提供依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直观地显示出裂缝,效果很好。
  • 非地震
  • 韩波, 胡祥云, 何展翔, 蔡建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77-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大地电磁法(MT)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维反演步入到二维、三维反演阶段,如今大地电磁反演方法众多,但大多是利用目标函数梯度信息的线性化迭代类方法,并且基于相同的思想来改善反演问题的不适定性。本文简要介绍了MT反演中基本的正则化思想,根据几种主要的MT反演方法所采用的不同数值优化算法,对它们进行了数学上的分类,明确了其区别与联系,并对各种方法的主要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后探讨了MT反演的发展趋势。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 47(1): 189-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