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4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8-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386-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袁三一, 王尚旭, 田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387-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勘探菲涅耳带在优化观测系统设计、研究横向分辨率、确定最优偏移孔径及地震解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文中针对空间水平界面,给出了不同炮检距菲涅耳带三个特征参数理论表达式及其与零炮检距有关的近似表达式,并从能量的角度验证了(第一)菲涅耳带的重要性。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存在一个临界炮检距,当实际炮检距小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实际炮检距大于临界炮检距时,菲涅耳带半径(面积)随反射界面深度的增大先减小而后增大,即存在相对大炮检距最小菲涅耳带问题。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392-3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6月26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技术研讨会在该公司外宾宾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这是该公司贯彻科技兴企、拓展新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
  • 采集技术
  • 李国栋, 冯海泓, 黄敏燕, 徐海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393-3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水下多缆定位系统采用GPS浮标、声学设备、测深计、磁罗盘等构成组合定位系统,在拖缆前、后两端布放GPS浮标,在每条拖缆间隔一定距离布放声学换能器、测深计、电子罗盘等构成定位阵元,具有实时性、相对性、容错性、综合性的特点。其关键技术包括组合定位数据融合、长基线水声定位、合理的声学阵型设计、大容量长距离数据传输链路等。文中对采用上述技术的难点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定位模型建立及仿真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定位模型及修正方法能保证6km长的拖缆定位误差小于8m。
  • 杨勤勇, 常鉴, 徐国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399-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激发因素选择是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地震激发机理研究表明,灰岩裸露区炸药激发的地震波能量很弱,已经成为制约灰岩地震勘探的瓶颈。为此,本文从研究灰岩区地震激发机理着手,分析了爆炸激发地震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开展了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及物理模拟,得出了一些结论:改善灰岩等坚硬地层的激发条件,应增加爆炸冲量及对灰岩的作用时间;选择合理的几何耦合系数,增加低爆速的药量,在炮孔中充填介质且保证在井孔封闭良好时进行激发。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05-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9年协办会于6月9~12日在湖南长沙市举行,各协办单位均派代表出席会议。
  • 处理技术
  • 安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06-4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常规倾角扫描相干方法压制噪声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地震波组特征的精细化倾角相干扫描方法,它将倾角扫描与地震波形特征相结合,扫描时使用可变的时窗长度,对各个波组进行相干扫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实现有效信号拾取,只需将求出的波组的波峰所对应的倾角方向作为整个波形的方向,从而改善了常规倾角扫描相干方法运算量大的问题。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随机噪声,是复杂地区低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 黄新武, 牛滨华, 刘光, 赵兵, 李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09-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数据一致性预测与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方法原理,研制了迭代自适应压制多次波方法,用于模型数据和海洋实际地震数据的多次波压制处理。模型试算和实际海洋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常规多次波消除方法相比,此方法收敛速度快,并能很好地保持有效波能量。在应用此法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基于数据一致性原理,通过时间—空间域褶积预测自由表面多次波,多次波预测算子可以是含多次波的原始数据,也可利用已部分消除多次波的数据(如抛物线拉东变换滤波方法压制多次波后的数据),这样能更快地获得较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②在一定简化条件下,预测与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可表达为一个线性最小平方反演的过程,实现过程是一个迭代自适应过程,只需要很少的几次迭代就能获得较好的多次波压制效果;③对于地下地层结构非常复杂时的多次波压制,文中方法在更有效地压制各种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的同时,还可以压制部分层间多次波,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持一次波有效能量。
  • 李彦鹏, 孙鹏远, 魏庚雨, 唐东磊, 何永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17-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涩北气田构造部位的气藏部分泄漏造成纵波同相轴下拉,振幅、频率变低,成像效果明显变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形态等现状,有必要提高气云区构造成像精度,区分真假含气异常。为此在该区进行了炸药震源激发、数字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多分量勘探试验,完整记录了各种波场。对比各种记录可以看出,转换波反射特征明显,其中水平分量面波区内还有横波反射。本文利用VSP及地面三分量资料对这种波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多分量数据的水平分量进行预测反褶积,较好地压缩了地震子波,消除了鸣震;以基于三分量微测井资料建立的表层模型为基础,借助转换波检波点校正量的求取,最终得到准确的横波炮检点静校正量,使转换波与横波均得到了较好的成像,横波成像极大地提高了气云区的成像精度。
  • 朱卫星, 宋维琪, 修金磊, 朱雪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25-4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微地震信号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改进的二维f-k滤波,并与自适应极化滤波相结合,提出了偏振—位置对比法追踪波的跟踪分量,实现信号的震相分离。在设计f-k滤波因子时,通过计算相邻道的滑动时窗内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确定时窗的视速度范围;在设计自适应极化滤波因子时,针对复杂波场波的期望方向不确定问题,本文通过计算相邻道的偏振投影互相关系数,确定波的跟踪分量;把常规极化滤波因子中的期望方向选为跟踪分量的方向,滤波后的信号分别向跟踪分量上进行投影,即可实现信号的震相分离。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效果表明,该方法可明显改善信号分离效果。
  • 张繁昌, 印兴耀, 印海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30-4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叠前地震资料含有地层的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等信息。利用叠前地震反演获得地震数据中的这些信息,即可揭示岩性及孔隙流体的性质。本文以平面波在层状弹性半空间传播时形成的地震共反射点道集数据与地层参数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Powell共轭方向置换的叠前三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求解和存储庞大而复杂的一阶和二阶导数矩阵,通过目标函数的正则化,极大地改善了三参数反演的病态问题,并压缩了解空间。方向置换过程利用新的置换策略,有效防止了搜索方向的线性相关。同时,在反演实现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高、低频分步反演策略,既保证了叠前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时反演结果的稳定性和精度,又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本方法已利用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并应用于油田实际工区,为充分利用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岩性识别和有利储层预测奠定了基础。
  • 孙章庆, 孙建国, 韩复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36-4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现有走时计算方法中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很难兼顾的问题,本文基于线性插值和窄带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走时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利用线性插值技术进行局部走时计算,利用窄带技术进行波前传播过程的模拟。数值分析表明其计算精度和效率均高于基于窄带技术的一阶、二阶精度有限差分法;通过对几个典型的复杂速度模型的数值运算证实,该方法切实可行,且对复杂速度模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 综合研究
  • 熊晓军, 贺振华, 赵明金, 黄德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42-4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常规基于不连续检测的裂缝预测方法受噪声影响较大的缺点,本文通过引入二维保边去噪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希尔伯特变换(GHT)的裂缝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三维叠后地震资料的时间振幅切片,先对振幅切片进行保边去噪处理,再优选时窗和阶次进行频率域加窗希尔伯特变换计算,最后利用解析信号的振幅信息进行裂缝预测。实际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GHT的裂缝检测方法不仅具有很强的抑制噪声能力,而且具有很高的裂缝检测精度,可以有效地预测构造裂缝、溶蚀孔洞等形成的裂缝发育带的分布特征,检测结果与常规的应力场分析数据及钻井资料相吻合。
  • 崔海峰, 郑多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45-4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英买力—牙哈地区是塔北隆起油气勘探重要远景区之一。本文从分析区域油气成藏条件入手,明确该区南北两侧分别紧邻库车拗陷及北部拗陷可获双向油气源供给、上下叠置的圈闭发育以及继承性断裂的持续活动等是本区复式油气藏形成的基础;油气分布整体上受古隆起及斜坡控制,沿轮台凸起轴部的断裂带密布;局部聚集取决于储盖条件及输导系统,沿古构造高梁、不整合面及断裂呈阶梯状运聚。
  • 宫健, 刘浩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51-4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垂向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利用井间地震资料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线性系统理论,建立关联低频地面地震与高频井间地震间多尺度地球物理信息的理论模型,再利用系统辨识技术估计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的系统特性,进而对地面地震资料实施补偿性高频恢复。应用该方法对精细地质模型不同分辨率的正演模拟资料及垦71井区实际井间及地面地震资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保持原地面地震资料主要特征参数的基础上,提高主频约10Hz,优势频带拓宽10~20Hz,取得了较好的地震资料优化效果。
  • 李红星, 陶春辉, 周建平, 刘财, 邓显明, 邓居智, 方根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57-4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BISQ模型,分别推导出二维平面内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拟快纵波(qP1)、拟慢纵波(qP2)、拟SV波(qSV)和拟SH波(qSH)的波数方程。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得到四种类型波的相速度与逆品质因子,在极坐标系中观察地震波速度和衰减随波传播方向的变化规律,发现四种波的各向异性特征表现不同,且衰减各向异性特征表现得比相速度更为强烈。文中分析了孔隙度、黏滞系数、渗透率和喷射流长度等参数在垂直方向以及全传播方位角范围对四种类型波的相速度和衰减的影响,发现这种影响也存在各向异性特征,还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波场特征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得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 陆宝立, 任玉洪, 刘行扶, 李志政, 王明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66-4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深层火山岩气藏已成为松辽盆地南部的重点勘探目标。目前在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多口井于火山岩储层中发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特别是长岭断陷CS1井火山岩获得工业油气流,预示着该区火山岩的勘探前景十分广阔。笔者从哈尔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多种方法对火山岩储层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何建军, 刘家铎, 鲁新便, 李宗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72-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新疆TPT油田一间房组碳酸盐岩储层为缝洞型储层,其缝洞系统在纵、横向上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识别和划分缝洞单元是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根据钻井资料建立缝洞系统的理论地质模型,通过地震模型正演对各种常用的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的缝洞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把多种地震波动力学属性参数融合成一种综合参数,结合钻井、测井和开发资料对目的层储层的缝洞单元进行了划分。据此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波场参数识别和划分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单元的方法,可以用于后期的勘探和开发。
  • 周东红, 沈东义, 郭林, 胡元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78-4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中国海洋油田勘探开发领域,但由于地震数据是海量的,现有软件无法在当前硬件配置下完成其数据显示,为此本文讨论了海量地震数据显示以及海量地震数据库建立与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即利用刀片式数据模型管理Geoframe和Landmark等数据格式的地震工区,快速构建一个虚拟地震数据库,建立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经成功在虚拟现实技术中应用,可在当前主流工作站配置下显示渤海区域所有地震数据,而且不用再建地震数据库。
  • 张军华, 藏胜涛, 周振晓, 王静, 单联瑜, 徐辉, 傅金荣, 于海铖, 步长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81-4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信噪比估算的5种方法,即能量叠加法、频谱估算法、功率谱估算法、相关法和特征值法。利用模型试算对比了噪声、时窗、道数、频带、构造形态对5种方法估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品质的资料,谱值法(频谱或功率谱)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时窗大小对信噪比计算影响较小,功率谱法受时窗大小影响最小;信噪比也有横向分辨能力及精度问题,对于倾斜或弯曲地层,能量叠加法和特征值法的计算精度会大大降低;资料的频带并不是影响信噪比计算结果的主要因素;特征值法本质上是水平信号的分解和组合,适宜较平的地层。研究表明,当以信噪比作为储层横向预测属性进行奇异性检测(裂缝、断层、潜山构造等)时,应选用相关法。
  • 非地震
  • 骆遥, 姚长利, 薛典军, 金玉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87-4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明确指出现有文献中有关2.5D重磁异常正演模型在上半无源空间存在某些点的场值无法计算的解析"奇点"问题,长方体ΔT场及其梯度场正演计算理论表达式在上半无源空间存在场值无法计算的解析"奇点"问题仅是2.5D体的一种特例情况。通过详尽的理论推导,建立了2.5D体重磁异常在上半无源空间无解析"奇点"正演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新的长方体ΔT场在上半无源空间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上述建立的模型或表达式是普遍适用的,同现有模型或表达式相比,具有形式统一、正演计算快速的优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正反演中快速计算的需求。对比计算表明,所建立的2.5D体重磁异常无解析"奇点"正演计算模型和新导出的ΔT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是正确的。
  • 正演模拟
  • 孙建国, 蒋丽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494-5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起伏地表条件下地球物理场数值模拟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如何求解自由边界(地—空界面)上的边界条件。如今虽有多种解决途径,如映射法、插值法和不规则网格法,但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上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首先引入了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发展起来的贴体正交网格技术,通过对弹性波场和直流电场在地—空界面上所应满足的微分方程(边界条件)的分析,得到了正交曲网格优于非正交曲网格的结论;然后利用基于泊松方程的网格生成方法,采用Hilgenstock法控制源项,并结合代数辅助方法生成了正交贴体曲网格。结果表明,本文所用的网格生成方法适用于解决起伏地表条件下地球物理场的数值模拟问题。
  • 李文杰, 魏修成, 宁俊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501-5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弹性波方程有限差分波场数值模拟中,由于计算模型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导致很强的人为边界反射的出现。为了使计算得到的边界波场值更接近真实的边界波场值,在波场数值模拟中人们利用边界条件来减少来自计算区域边界的人为反射能量。与声波吸收边界条件相比,弹性波边界条件要复杂得多,到目前为止弹性波边界条件算法研究仍然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借鉴Clayton等处理吸收边界反射的思想,从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在各向同性介质中进行有限差分弹性波场数值模拟的吸收边界条件。波场计算表明:该方法计算量小、应用简单、能有效地减少来自模型边界的反射波场,其计算效率与Clayton等处理吸收边界条件所花费的时间相当。
  • 综述
  • 康南昌, 焦贵浩, 蔡加铭, 吕友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508-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三湖拗陷是一个以第四系和上第三系狮子沟组为主的叠合拗陷,地质结构简单,成藏条件复杂。微弱的升降运动,构成了以薄互层为主、大面积展布的滨浅湖相沉积和自生自储式的生储盖组合。该拗陷是一个以岩性圈闭为主的含油气拗陷,周边水系发育,有利于水溶生物气聚集成藏。在对该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岩性、突出区域、突出第四系、突出北斜坡"的勘探思路。在继续开展低幅度构造勘探的同时,重点加强岩性目标的研究与勘探;在关注重点区带的同时,必须强调区域勘探;在第四系与上第三系狮子沟组两套勘探层系上,突出第四系;在勘探区域上,重点突出北斜坡。
  • 郑华生, 牛燕, 孙王敏, 张秀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515-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球物理公司作为石油行业找油找气的先锋,在石油行业的发展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世界石油行业经过近150年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物探行业也几经兴衰。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石油行业发展的不断革新,国际地球物理公司打破以合同地震业务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大力发展合同地震与多用户业务并存的业务模式,并不断培育和开发高附加值、增值潜力大的新业务,优化业务结构,提高对油气田的全生命周期的综合一体化服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类新业务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 王西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520-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每年进行的全年发表论文的审读是对该刊在地球物理领域所起作用的客观评价,也是办好期刊的一项举措。2008年该刊共发表各类论文129篇,根据勘探领域和专业技术进步发展的主线,分5个方面进行评述:①野外地震采集技术;②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和技术;③地震综合解释及油气预测方法和技术;④测井技术应用;⑤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和技术。评述认为,本刊发表的论文具有较高的水平,客观地报道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新方法、新技术,体现了该领域技术的新进展和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科研水平和相关新技术、新方法实际应用现状,同时也指出该刊存在的不足。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4): 529-5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