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单联瑜, 刘洪, 匡斌, 王华忠, 沈财余, 许学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波照明分析技术以地震波传播理论为基础,面向特定地质目标进行观测系统设计来得到最佳照明的地震数据,进而得到最佳的成像效果。本文定义了最佳照明数据体、最佳照明的概念,指出对特定速度场而言,最佳观测系统是客观存在的,最佳观测系统设计的目的就是找到逼近该客观存在的最好的观测系统。本文基于胜利油田典型地质模型研究了波动方程地震波照明,分析照明阴影区的形成原因,结合对模型数据实验的效果分析,对单程波和双程波照明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指出单程波照明具有计算优势,双程波照明能够更好地保持波传播特点的优势。
  • 张友焱, 雷迎春, 叶勇, 胡艳, 罗伦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7-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精度遥感数据(分辨率已达亚米级)提取相关信息评价检波器组合、选择有利检波器埋置位置,既可在观测系统设计阶段用于评估采集设计方案能否实施及辅助选择适当检波器组合图形,也可在外业测量前逐点优选检波器组合中心点,从而达到改善接收条件、提高观测系统的可实施性及保证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的目的。利用高精度遥感数据提取相关信息评价影响检波器接收信号质量的因素,所对应的遥感信息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评估:①利用DEM(数字高程模型)与坡度计算检波器组合图形内的平整度与展开能力(组合展开度);②利用检波器组合区域的组内高差、坡度、湿度、地表松散度评价耦合条件的优劣程度(组合优度);③利用综合高精度正射影像与DEM提取的相关信息划定工区内需要避让的地段及不符合HSE规范的施工禁区(可实施性)。实例分析表明,通过遥感影像选择检波器组合与检波器埋置中心,提高了检波器组合内埋置点的平整度与组合展开度,对减轻野外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陈浩林, 倪成洲, 邢筱君, 陈刚, 牛宏轩, 刘原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马在田等提出的广义空间分辨率的概念,对其中的特例情况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炮检距与空间分辨率的量化关系,建立了最大炮检距与目的层深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并得到以下认识:①当炮检距在某-范围内增大时,空间分辨率呈非线性降低;当炮检距超过该范围时,随着炮检距的增大,空间分辨率呈线性降低。②随着炮检距的增大,分辨率斜率总体趋势急剧增大,表明分辨率随炮检距的增大而急剧降低;当炮检距在某-范围内增大时,分辨率斜率呈近似线性增大趋势,表明在该范围内分辨率曲线呈非线性变化。③由马在田等提出的广义空间分辨率公式可以从本质上阐明动校正波形拉伸问题,据此形成的动校正公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动校正拉伸变形。
  • 处理技术
  • 梁锴, 吴国忱, 印兴耀, 白晓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9-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波动方程分解是指从弹性波方程中分解出描述各种波场独立传播的波动方程。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由于纵波、横波是耦合在-起传播的,所以通常不具备解耦性质。本文从Thomsen弱各向异性近似和声学假设近似两个途径对三维TTI介质弹性波波动方程进行了分解。利用本征值方法求解三维TTI介质弹性波的Christoffel方程,得到描述SH波、qP波和qSV波的精确频散关系方程,通过Thomsen弱各向异性表征理论,推导出了弱各向异性条件下描述qP波和qSV波传播的时空域波动方程;由TTI介质qP波和qSV波耦合的频散关系方程出发,根据声学假设原理,推导出三维TTI介质描述qP波传播的波动方程。数值试算表明,通过波动方程分解获得的三维TTI介质qP波和qSV波波动方程具有较高的精度,为研究三维TTI介质qP波和qSV正演模拟和深度偏移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 叶月明, 李振春, 仝兆岐, 杨敬磊, 朱绪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28-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炮域的保幅偏移必须应用反褶积成像条件才能达到保幅目的,但是基于阻尼型反褶积成像条件存在明显缺陷,即当分母项趋于零值的时候,会出现计算不稳定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成像质量。为此,本文基于高斯窗函数,对反褶积成像条件中的分母项进行平滑,消除了分母项中奇异值的影响,既保持了原有的反褶积型成像条件,又保持了计算的稳定性。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平滑参数控制下,基于平滑函数型稳定保幅成像条件的叠前深度偏移既能提高保幅偏移的稳定性,又能较好地压制偏移噪声,获得了较好的成像结果。
  • 夏洪瑞, 张怿平, 张乃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PWVD(Pseudo Wigner-Ville Distribution)消除随机噪声的基本原理,指出其迭代算法计算量大,且在低信噪比资料条件下,局部线性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提出先应用FIR滤波对地震资料进行滤波,使PWVD滤波的应用条件得到满足,再应用PWVD滤波拟取代迭代PWVD滤波算法。这种方法既减少了计算量也改善滤波效果。通过应用雷克子波、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对该方法进行试算表明:该方法去噪优于迭代PWVD、FIR滤波和其他多道预测去噪方法。
  • 首皓, 姚逢昌, 曹宏, 刘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38-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鉴于常规AVO反演在CMP道集中进行,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AVO分析的精度降低。Robert利用谐波分解法获得角度道集,更适合AVO反演。本文改进了谐波分解法提取角度道集的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利用炮集数据进行AVO反演的整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从炮集数据出发,利用单程波保幅偏移使振幅得以保真和归位;运用在炮集数据上抽取角度道集的谐波分解算法,获得入射角和反射系数的准确对应关系;借助于Aki和Richards[7]的近似式,进行密度及纵横波速度等AVO属性的反演。通过实际数据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反演精度明显高于常规AVO分析结果。
  • 新书介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处理技术
  • 孙成禹, 宫同举, 张玉亮, 张文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4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运算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数值频散现象,从而严重干扰了波场正演模拟结果。通过对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解法中频散问题的理论研究,并就空间采样间隔、传播距离及速度因素等对频散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了由频散导致的假频现象及其主要特点,并利用数值算例和模型正演验证了研究结论:①频散使得高频分量传播速度变慢,而零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等于地层真实速度;②在抑制频散方面,采用8阶精度差分格式能够达到精度与效率的统一,使用震源子波的峰值频率对应的波长内不应少于7个采样点;③离散差分使得折叠频率降低,对于低速地层,应特别注意对频散的压制和防止假频产生。
  • 刘素芹, 何潮观, 仝兆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数理推导的结果,将相移算子分解为偏移算子、延拓算子和位移算子,从而得到纵横向变速条件下在频率—波数域实现波场延拓的方法,并给出实现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5个具体步骤。对复杂地表区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能更好地消除起伏地表和复杂地表结构对数据的影响,为后续处理的速度分析和同相叠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综合研究
  • 李琼, 何建军, 贺振华, 黄德济, 曹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储层(特别是碳酸岩储层)中大量发育的孔洞,提出了孔洞储层研究的物理模型模拟方法。在温压条件下测试了孔洞模型的地震波特征响应,分析了孔洞储层特征的变化对地震波属性参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孔洞密度、围压、温度和含流体的变化对地震波的速度、振幅、衰减、主频和主振幅等属性参数影响较大;温压等条件的不同,孔洞密度引起的地震波特征响应程度不同;孔洞密度的变化对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参数(振幅、衰减等)的影响远远大于对运动学特征(速度等)的影响。这为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衰减等属性参数进行储层中孔洞分布和发育程度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 林明强, 赵予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58-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葡萄沟地区受后期构造活动的改造,形成了岩性油气藏的构造背景和发育条件。葡萄沟地区中侏罗统主要目的层砂、泥岩纵向上呈薄互层分布,横向上急剧相变,而且砂、泥岩波阻抗分异性差,使该区岩性圈闭预测十分困难。本文以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采用岩性随机模拟、测井曲线重构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多属性综合油气预测、地震子波吸收分析、平点等技术手段,有效地预测了岩性圈闭及油气藏的发育条件,发现了葡萄沟地区构造—岩性油气藏富集带。
  • 陈广坡, 徐国盛, 赵志刚, 王洪波, 淡伟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64-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岩心观察、钻井、测井(常规测井、成像测井)、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技术,对赛汉塔拉凹陷基底潜山储集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的方法对储集层进行了平面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赛汉塔拉凹陷基底岩性主要为灰岩和变质岩,其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溶蚀孔洞等次生孔隙。灰岩潜山储集层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表层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而变质岩潜山可以划分为表层风化破碎带和裂缝、溶蚀孔洞发育带。两种岩性的潜山以表层带的储集性能最为良好,其在平面上的分布主要受断裂和裂缝发育程度的控制。钻井资料的标定和理论上的分析表明,表层带储集层在地震资料上具有低振幅、低相关系数的特征,而内幕岩溶则主要具有强振幅的特征,利用地震属性能够对潜山储层进行有效的识别。在对潜山储集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控制潜山储集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为岩性、断裂和距潜山顶面的深度等。
  • 徐礼贵, 夏义平, 刘万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70-7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叠合盆地深层火山岩是中国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在深层火山岩的研究中,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利用高精度重磁勘探和电法资料,了解盆地深部结构和深大断裂,初步圈定深层火山岩体的展布,缩小和锁定深层火山岩地震勘探的有利靶区;以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解释、构造制图、地震反演、综合评价为主要技术手段,对深层火山岩进行从定性到定量的识别和预测,落实和优选深层火山岩有利勘探目标。通过几年来的解释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在松辽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共发现54个火山岩体,提供24口井位,有13口井获得不同数量的天然气。
  • 唐耀华, 张向君, 高静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7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是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利用地震属性进行油气预测前,必须优选出对研究区块油气敏感、彼此相关性不强的属性组。本文针对支持向量机提出-种新的特征选择算法,通过定义核特征相似度推导出核空间类可分性度量,并根据类可分性的变化递归选择最具判别能力的属性子集。将本文算法与支持向量机结合应用于四川观音场构造阳新统上部碳酸盐岩储层和大庆油田G开发区块的油气预测,预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可以成为油气预测中的-种可选方法。
  • 孙淑艳, 谢刚, 姜蕾, 朱剑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81-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三角洲内不同亚相砂体均具备成藏的可能,但其成藏控制因素视沉积相带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因此在油气勘探中准确判识三角洲沉积亚相至关重要。本文探讨了在常规地震属性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通过总结工区不同相带的砂泥岩速度及岩、电特征,建立不同相带的地震识别模式,在合理的时窗范围内进行地震属性优化,优选出分频、波形及弧长等三种重要属性,对三角洲亚相进行判识。结果表明此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 李爱山, 印兴耀, 陆娜, 张广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87-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东营北带中深层天然气藏勘探中,由于盐膏岩目标层埋藏较深,无法获取大角度(大炮检距)信息,导致不能利用常规方法从大、中、小三个弹性阻抗数据体中提取岩性参数。为此,通过引入近似式,开展了从中、小角度两个弹性阻抗数据体中提取岩石物性参数的方法研究,并进行了数值试算。结果表明:文中所讨论的参数提取方法能够从模型数据中准确地提取纵、横波阻抗等岩性参数,利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内进行岩性参数提取,进而开展储层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赵军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93-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划分白豹油田白209井区沉积微相,本文针对白209井区延长组岩心、地质、测井和实际资料情况,采用多种相标志确定该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相划分方案,遵循从单井到剖面再到平面的研究思路。利用测井曲线小波分析系数进行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运用测井相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技术、交会图技术进行沉积微相识别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常规测井曲线小波系数中第三层细节系数重构的第三层细节信号可以满足白209井区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的要求,灰色沉积微相识别技术在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识别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饶华, 李建民, 孙夕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98-103,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裂缝型潜山油藏的裂缝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富集。潜山裂缝主要为断裂伴生裂缝,断层与裂缝多为同-应力场下破裂程度和相对位移量不同的裂隙,具有自相似性,满足分形理论。实际资料表明断层和裂缝也存在自相似性。以岩心裂缝密度为桥梁,将区域断裂信息维与取心段裂缝信息维定量联系起来,断裂分维值大的区域,裂缝分维值也高,说明裂缝越发育;反之亦然。根据研究区井的油气情况统计,确定出裂缝分维值门槛,便可有效预测出裂缝有利区及含油气范围。
  • 王兆湖, 刘财, 王建民, 张向君, 王允清, 唐世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04-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沿层相干体水平切片的断层多边形自动组合技术已日臻成熟,且断层多边形自动组合的精度取决于相干体处理的质量。由于相干体的异常信息并非都是断层的反映,因此在沿层相干体水平切片上提取组合的断层多边形难以用来精确地编制构造图。基于此,本文提出利用层位解释的时间属性数据进行断层的提取,并自动形成断层多边形文件,进而精确编制构造图。这种方法不但可避免手工断层多边形组合存在的拾取误差,而且大大提高了解释效率。在三维地震4×4CDP解释网格上便可进行准确的断层多边形自动组合,其准确率可达98%。
  • 正演技术
  • 于更新, 李东平, 符力耘, 蒋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0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种复杂油气藏构造所呈现的分层、层内介质非均匀及分界面复杂等特点,本文推出-套高精度的基于边界元法的数值模拟算法。该方法将边界积分表达式与Lipmann-Schwinger积分方程相结合,在边界散射基础上考虑了非均匀介质的体散射影响,使之可适用于任意复杂构造的正演模型。采用变单元算法、改进的分块高斯消元法和无限元吸收边界等技术,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裴正林, 夏吉庄, 王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12-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采用非均匀介质中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对正演过程中每-时刻的弹性波场求散度和旋度实现了弹性波场分离。其散度场以纵波场为主,旋度场以转换波和横波为主;采用模型多尺度网格化、参数化技术,建立了薄互层油藏2D井间地震弹性介质模型。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井间地震的波场。正演模型与偏移成像结果剖面吻合很好。
  • 非地震
  • 沈金松, 陈小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19-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含油储层与其周围饱含水地层之间的巨大电阻率差异,为海洋CSEM方法直接探测油气储层,并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了条件,此法采用船载可移动水平电偶极子源和置于海底的陈列电磁接收器接收来自海底地层的电磁信号,通过对接收到的电磁场信号进行处理、解释,得到地下地层的电阻率分布,借助电阻率与储层含油气饱和度的密切关系,直接探测地层的含油气性。本文通过对近年在国际学术会议及相关学术期刊关于可控源海洋电磁法文献的追踪分析,介绍了可控源海洋电磁探测方法(CSEM)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采集与处理解释技术,并对研究现状、应用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海洋CSEM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供国内油气勘探业界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9, 44(1): 127-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是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她于1992年、1997年蝉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高期刊”荣誉;2003年、2005年蝉联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8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