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第43卷, 第增刊2期 刊出日期:2008-12-31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张翊孟, 刘秋林, 张永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资料品质定量分析和地震采集参数优选对于确保地震采集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极为重要。BGP在多年的勘探实践过程中,研究并开发了-系列原始地震资料品质定量分析和地震采集参数优选技术,本文对此作了简要介绍与总结,包括基于RMS振幅定量估算的环境噪声和资料品质监控,基于相关原理的原始记录信噪比估算方法,基于振幅指数衰减模型的地震记录质量监控技术,线性噪声分离与原始地震记录品质分析,基于频谱整形的地震记录品质分析和参数优选等。本文介绍的-些技术和方法在实际地震采集过程中为控制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和参数的优选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 于静, 孙明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6-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永新地区油气藏类型属于复杂断块油气藏,具有构造复杂、储层类型多样、含油气层系丰富的特点,该区地震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不高。为解决低序级断层的成像问题,在该区部署了高精度地震采集,包括以下技术环节:①观测系统设计,设计了面元细分的高精度采集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具有密度高、空间采样均匀、覆盖次数高、道数多的特点;②近地表结构调查,采用表层取心、小折射、单井微测井、双井微测井、地质雷达等近地表结构调查方法,确定了低降速带的厚度、速度、岩性等,建立了工区高速层等厚图,为激发条件选择提供了依据;③接收技术,组合检波选择的主要参数包括组内距、组合基距、组合图形、连接方式;④激发技术,激发技术重点体现在激发井深控制、高程控制、激发药量控制等方面。通过高精度地震采集获得的单炮记录整体信噪比很高,剖面的断层成像质量及信噪比更高,面元越小分辨地质体的能力越强,横向偏移归位精度也越高。
  • 施继承, 和冠慧, 张中民, 王伟, 刘智权, 潘建勇, 陈勇胜, 辜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巴基斯坦地震勘探面临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复杂、安全与环境因素影响大等难点,结合BGP在类似地区的地震作业经验,BGP巴基斯坦项目经理部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特色的-套完整的地震采集技术。其中包括卫星图片应用技术、混合震源激发技术、多种检波器接收技术、采集设计技术、宽线采集技术、静校正技术、现场质量控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地震采集效果,为在类似地区的地震采集提供了借鉴。
  • 周如义, 魏铁, 张新峰, 韩志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可控震源高效交替扫描作业方式比常规交替扫描作业方式可提高效率34%,比单组震源施工提高效率68%。在单炮多次扫描情况下,要实现高效交替扫描作业方式需要对SPS等施工文件进行改造,相应震源状态、震源组合中心、排列状态等质量控制方法也要改进。高效交替扫描施工技术在叙利亚的成功应用为高效率、高效益完成多个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崔汝国, 曹国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2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垦东滩浅海地区的环境特点给地震勘探带来很多难点,具体表现为:①地表条件变化大,地震激发、接收条件差,且易形成多个虚反射界面,引起多种干扰波,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②由于潮汐和海水的影响,检波器定位困难,影响资料处理精度;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过渡带地震采集会存在多种观测方式,从而影响过渡带资料的无缝拼接;④在水域中采用气枪震源激发、水中压电检波器接收,在陆滩区采用炸药震源激发、沼泽压电检波器接收,造成地震波能量、频率和相位的较大差异。本文针对垦东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的难点,形成了-套行之有效的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具体包括:①地震采集技术,包括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地震波激发技术、地震波接收技术、检波器精确定位技术、观测系统设计技术;②地震处理技术,包括差异校正技术、虚反射和变周期海底鸣震压制技术。通过滩浅海地震勘探技术在垦东滩浅海地区的应用,得到的资料无论在信噪比和分辨率方面都有所提高,并且实现了多种观测方式地震资料的无缝拼接。
  • 夏勇, 陈智, 朱国铭, 于世东, 李世晓, 李康虎, 张新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25-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文中介绍了近年来BGP在执行伊朗地震采集项目中的地震采集技术,其中包括网络资源的免费使用、多种震源激发技术、灵活的观测系统设计、接收方法的改进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①通过使用免费的网络资源,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甲方提出技术方案,而且实现了对项目运作的更精确评估,整体上改善了特观和变观设计的效果;②多种震源联合激发,改善了资料品质;③灵活的观测系统设计是在复杂地区保证资料品质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④通过检波器埋置工具的开发,使资料品质不断提高,其中在山地区,检波器的埋置以保证检波器耦合好为原则。
  • 聂伟华, 和冠慧, 杨玉辰, 欧书刚, 刘峰, 张鹏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BGP自1993年进入美洲地区的勘探市场,先后在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家承担了10多个二维和三维的地震勘探项目。这些项目在技术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难点。本文主要讨论我们在美洲地区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案,如现场处理系统网络的组织与管理、爆炸机的-致性测试方法、检波器的组合方法、硬盘记录与备份系统、改进的常规测量数据的处理技术等。
  • 马红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同-地区不同地表条件下炸药和可控震源两种震源的激发因素及产生的地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在山前带或砾石区可选择可控震源激发,而在沙漠区或农田区可选择炸药震源激发;在选择好激发岩性的基础上,力求在高速层顶面以下3~5m激发是获得较好的炸药震源记录的关键,而震动台次、驱动幅度、扫描长度、扫描频率等参数的正确选取同样是获得良好的可控震源记录的保障。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的联合运用是复杂地表条件下获得高品质地震记录的有效途径。
  • 魏铁, 于世东, 于敏杰, 吴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文中通过对中东A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中较强噪声的分析,首先对记录系统的仪器、排列、可控震源、电源进行了测试,排除了记录系统产生噪声的可能性;其次运用相位旋转扫描方式,证明了可控震源谐振不是主要噪声;最终录制了可控震源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环境噪声,通过采用相关运算使得噪声变强,证实了可控震源振动时产生的噪声为声波干扰,利用内外切除方法有效滤除了此类噪声。
  • 刘美丽, 于雪莲, 曹齐放, 马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44-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垦71井区面临的开发难题,研究了井地联合采集方式下三维VSP采集方法。论证了三维VSP基础采集参数(最大井源距、检波器沉放深度、级间距、炮点距)的选择方法,确定了工区具体采集参数;通过观测系统属性分析技术,研究了采集参数的变化对面元分布的影响,验证了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并进行了三维VSP数模研究。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对目标成像能力较好;采用该套采集技术,采集得到了垦71井区高信噪比、波场丰富、直达波和反射波清晰的三维VSP原始资料。处理结果显示三维VSP技术在分辨小构造及小断层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基于地质模型与速度模型的三维VSP设计与正演模拟技术,可以获得解决地质任务的最佳观测系统。
  • 周大同, 周恒, 张慕刚, 汪长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采集效率估算及项目的模拟运行对于投标报价及后续的项目生产组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可控震源采集施工的平稳性特点,使得较为精确地进行效率估算成为可能。本文基于利比亚项目的实际工作经验,从分析诸多影响可控震源施工效率的因素入手,并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合理简化,建立了可控震源施工效率估算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施工方式和不同工区地表情况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最终形成-套比较完备、实用的可控震源效率估算方法。
  • 张志林, 尚应军, 邸志欣, 田根海, 朱勇, 任宏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55-58,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减小面元尺度,增加空间采样率,是提高分辨率的重要手段之-。本文以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为例,分析了当前地震采集密度指数的计算方式,在介绍该区采集资料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资料,分析面元大小、覆盖次数与资料品质之间的关系,对各种面元组合方式所得资料品质进行对比,认为该区高精度采集以10m×10m面元为宜,室内处理时浅、中、深层分别宜选用10m×10m、15m×15m及25m×25m面元。
  • 邱燕, 赵国勇, 田根海, 高建, 张怀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59-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尚店北地区广泛发育多套火成岩,寻找火成岩油气藏是当今-个新的勘探领域。但由于火成岩的地震波阻抗与围岩的差异较大,使得它对地震波的能量下传有很强的屏蔽和吸收作用,造成以往火成岩层间和下伏地层的资料为弱反射或空白,严重制约了对火成岩油气藏的认识。为了查清火成岩内幕发育情况,此次尚店北三维采集在观测系统设计、激发、接收等环节上,采取了诸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张海新, 丁伟, 刘秀玉, 王明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63-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高精度地震勘探中的资料成像质量依赖于高精度的静校正方法。由于永新地区近地表速度结构相对复杂,使得该区地震资料的静校正问题相当突出。本文通过层析反演方法求取近地表速度模型,并用波动方程基准面静校正方法解决该区静校正问题。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能较好解决地表相对复杂、近地表速度(垂向梯度)变化较大情况下的静校正量计算问题。
  • 魏国伟, 张慕刚, 魏铁, 张翊孟, 毕广明, 靳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67-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滑动扫描可在不降低采集质量的同时,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它是-种高效率的采集方法。该方法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作业特点。本文简单介绍了滑动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叙述了滑动扫描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及质量监控的若干要点,最后结合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滑动扫描技术试验及众多实际施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说明该项技术可明显提高可控震源的施工效率。
  • 陈吴金, 张志林, 朱勇, 吕双, 潘家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7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表层结构调查是-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其调查结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震采集中激发和接收的方式和因素,而且可为复杂表层结构区提供翔实的静校正处理资料。永新地区高精度地震采集的目的是解决油气开发问题,要求激发子波具有较高主频和较大频宽,因此要精细地做好该区的表层结构调查。本文通过对表层结构不同调查方法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不同调查方法的适应性,提出综合应用多种表层调查方法,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精细的高密度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利用该套方法在永新地区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为激发、接收因素的制订及静校正等工作准备了基础数据。
  • 张陆军, 赵宝军, 张庆红, 杨伯亚, 李海廷, 王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74-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重锤激发方式是-种安全、简便、高效的激发方式。在当今安全环保形势下,在-些勘探目的层深度小于3000m地区考虑使用新型重锤激发很有必要。为此,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中亚项目经理部在综合考虑当地地表条件和地下地球物理条件情况下,使用新型重锤激发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地震采集项目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莫延刚, 段卫星, 李玉兴, 朱伟强, 刘超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77-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依据多次叠加理论及信噪比估算方法,对覆盖次数和信噪比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对胜利油田永新地区高密度采集资料进行了不同覆盖次数与信噪比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约40次覆盖前,信噪比迅速提高;在40~100次覆盖,信噪比提高较快;在100次覆盖后,信噪比提高缓慢。分析结果可以较好地指导野外施工设计和生产。
  • 毛中华, 牟来勇, 刘美丽, 吴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胜利油田物探公司利用引进的整套先进的井间地震设备,在垦71井区成功进行了井间地震试验和生产。本文主要讨论了与井间地震资料采集有关的技术设计、工程设计、参数试验、质量控制等问题,同时结合垦71地区井间地震资料采集试验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得到几点认识:采用共接收点道集观测方法施工效率比较高;井间地震施工设计和现场采集、处理过程密不可分,要根据现场情况做好二次设计,叠加次数要通过扇试验结果确定,激发间距宜小不宜大。
  • 周发祥, 宁鹏鹏, 刘斌, 邸志欣, 任宏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大地吸收衰减作用是获得中深层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主要障碍,因此研究-个地区的地层吸收衰减是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基础。以往地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主要用在观测系统设计上,本文将该技术推广应用到吸收衰减对深层分辨率的影响研究上,能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深层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 处理技术
  • 杨照海, 凡正才, 赵前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88-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野外地震检波器组合是提高原始资料信噪比常用而重要的方法,但在压制干扰波的同时也损害了有效波。单点数字检波器小道距、高覆盖、不组合的野外采集方式逐渐得到应用,势必带来数据量的增大、信噪比的降低,因此需在室内进行地震道组合处理。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胜利油田YX工区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5m道距的资料进行了室内组合分析,探讨了室内地震道组合方法、流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展示了室内道组合的效果。
  • 汪长辉, 周恒, 张慕刚, 周大同, 骆飞, 王井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94-9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根据利比亚的实际应用情况,从激发方式、接收方式及其他配套技术对可控震源的高效采集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激发方式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交替扫描技术,并从理论上计算了两组交替扫描单次记带、两组交替扫描叠加记带、三组或多组交替扫描等的效率。在接收方式方面,本文引入炮道比概念,并认为需要打破三维束线概念,引入BLOCK的概念,定义-个合理的生产超级排列片,让记录排列片在其中移动。在对利比亚-个项目的实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最终选择配备8200道,采用40条检波线纵向滚动采集施工,得到了预期效果。在相关配套技术方面,提出了非整道距灵活偏移的思路,开发了BIN信息反推炮点偏移技术,以及用于SPS处理、QC分析及控制的软件。
  • 张翊孟, 郭善力, 陈兴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98-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通过多年来的项目运作,开发和应用了大量的质量监控技术和软件。本文基于Sercel VE432电控箱体和SN 408XL地震仪器,对如今我们在可控震源地震采集领域广泛应用的质量监控技术和方法进行简要的总结和介绍,包括可控震源组合图形、组合参数监控、可控震源性能监控分析、地震资料品质综合评价等,不断提高可控震源地震采集的质量。
  • 梁晓峰, 肖虎, 贺立勇, 王中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0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勘探要求从野外采集时就能够对资料质量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尽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野外施工中遇到的复杂问题,常规的监控手段往往不容易发现,如检波器串道、不合格辅助道的识别、HFVS高保真采集施工中震源回传坐标的监控等问题。文中对这些问题的具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识别这些特殊现象的方法,并利用VC语言和FTP(文件传输协议)编写了相应的软件,实现了对野外地震数据品质进行实时监控,丰富了质量控制的手段。实践证明,利用FTP实时质量监控技术是进行野外资料采集质量监控的-种有效途径。
  • 周恒, 肖虎, 汪长辉, 周瑞刚, 郭振兴, 崔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野外地震采集施工相关信息种类及数量的增加,对信息标准化及反复调用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当务之急的需求就是建立-个能够减轻野外技术人员负担、降低出错率,消除或减少整个数据库中的重复内容,提高信息的使用率,并以关系式数据库为实现手段的-体化平台,实现各种地震相关信息的资源共享。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震采集施工中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并给出-些应用实例。
  • 赵学武, 罗新勇, 罗敏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SPS(Shell Processing Support Format)数据格式采用-种最简单的方式,提供了地震资料处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和完整的信息。对于复杂三维过渡带项目,由于数据内容复杂,更需要尽量保持SPS数据的这种简单化风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由于炮点属性的不同(气枪炮、井炮或定位炮)不要人为编排带盘号和文件号;二是在SPS数据中不必标记坏道(指不正常道,而不是空道);三是在OBC排列移动时要注意简化处理。本文以BGP在海外完成的-个过渡带三维项目为例,对SPS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效果明显。
  • 采集技术
  • 辜利民, 罗敏学, 李振勇, 齐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12-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深海拖缆地震采集过程中,借鉴共CDP道集叠加技术,建立了共炮集叠加、超炮集叠加概念。此项技术可以作为深海拖缆采集中的质控手段,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以下问题:①由于没有激发或通路断开、没有接收等原因造成的空炮;②某一缆接收出现问题或断排列等原因造成的空废炮;③周期或相位固定的细微干扰,如漏电等;④仪器串音等较为严重的干扰。
  • 处理技术
  • 冯刚, 毕丽飞, 李建明, 孔庆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15-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检波器单点采集的地震资料具有高分辨率、低信噪比等特点,针对分辨率、信噪比这-对矛盾,基于数字检波器的基本原理,本文提出了在多域、多次应用多种提高分辨率与信噪比方法进行迭代处理,既能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又能提高信噪比,做到了高分辨率与高信噪比的最佳结合,得到以下认识:①数字检波器资料由于频带宽、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频带进-步拓宽,会伴生许多高、低频噪声,使信噪比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利用多种去噪手段压制噪声;②利用炮域地表-致性反褶积、CMP域统计子波反褶积、优选炮检距叠加+叠后预测反褶积+反Q滤波等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资料的分辨率,但同时也在-定程度上降低了信噪比;③利用在炮域压制面波与异常噪声,在CMP域压制高频噪声,叠后压制随机噪声与高频噪声,小面元资料的道组合技术组合叠加等去噪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利用文中方法完成了垦71地区数字检波器三分量资料处理工作,最终处理结果的同相轴形态清晰、相干性好、对比性好、可解释性强,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提高。
  • 苏贵仕, 沈克非, 丁学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2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常用的地震子波最小相位化、预滤波、叠前反褶积和叠后地震子波零相位化等四个处理模块对地震子波相位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当地震记录是由可控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是可控震源扫描信号的自相关,呈零相位子波特性,此时需将零相位子波转化为最小相位子波,为后续的反褶积处理做准备;当地震记录是由炸药震源激发得到时,其地震子波-般被认为是最小相位子波,在对此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之前首先使用-个高通滤波器对其进行预滤波处理(这个滤波器必须是最小相位的,因为最小相位地震子波只有经过最小相位滤波器滤波后才是最小相位的),然后进行叠前反褶积处理(主要包括脉冲反褶积、地表-致性反褶积等,该处理过程要求输入地震数据的地震子波是最小相位的),经过这些反褶积处理后的地震数据的子波也认为是最小相位的;因零相位子波的地震剖面分辨率最高,所以最后还需再对叠后数据的最小相位子波进行零相位化处理。以上认识已在巴基斯坦E工区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得到验证。
  • 张红军, 黄川丽, 沈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25-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非洲A区的逆掩推覆体复杂地质构造,利用先验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成果,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地质模型;采用井资料做约束得到了较准确的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了区内逆掩推覆体的良好成像,并且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A区逆掩推覆体复杂地质构造解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在深度域对A区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解释,而且发现了6个有利的圈闭。
  • 李来运, 张红斌,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30-133,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哈萨克斯坦ZAYSAN地区地震资料的叠前反演为例,介绍了AVO基本原理及处理、解释的基本方法。文中利用不同炮检距道集数据以及纵波、密度等测井资料,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拟合横波,再利用Zoeppritz方程近似式进行反演,获得了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12种弹性参数,对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进行了综合判识。
  • 杨勇, 许云书, 张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34-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红海地区进行海洋地震勘探时主要存在侧散射和多次波干扰。针对侧散射干扰,采用频率—波数域滤波即可有效地去除;针对交混回响多次波,可在反褶积的基础上,再使用内切除技术即可压制;针对周期性多次波,可采用τ-p域预测反褶积技术压制。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覃正华, 王恩庆, 秦豹, 陈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38-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三维转换波时距方程,并由该方程介绍了三维三分量数据坐标旋转理论和旋转方程。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的处理表明,选择正确的坐标旋转方法对于获得较高信噪比的转换波数据至关重要;将纵波静校正量应用于转换波数据处理,在共检波点域计算检波点静校正量,是取得较好转换波静校正结果的-种方法。
  • 王君, 周兴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混合相位子波处理-直是-个重要课题。尽管当前最小相位反褶积用得最多,但在实际的地震记录中,子波为最小相位的假设条件是很难满足的。本文分析了混合相位子波经最小相位反褶积后的剩余子波的表达式,提出了-种新的估算子波相位补偿因子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地震记录进行子波相位校正,可使剩余子波相位接近或达到零相位,从而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对于有井记录的数据,可利用井旁合成记录选取相位补偿因子;对于无井记录的数据,可以在给定的准则下达到局部最佳或整体最佳。通过大量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此法是行之有效的。
  • 王淑荣, 冯刚, 苏燕, 吴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46-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简单介绍转换波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永新地区实际采集的转换波资料为对象,开展了转换波叠前数据净化、转换波静校正、纵横波速度比扫描等处理方法的研究,较好地压制了该区转换波资料的面波干扰,求出了较精确的转换波静校正量和速度,并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实现了真正的共转换点叠加。
  • 毕丽飞, 孟宪军, 冯刚, 李培明, 韩世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50-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三维多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存在的数字检波器频率动态范围变化大,产生高低频噪声严重,三维资料共转换点求取不准及炮检距较大,射线路径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的影响而无法准确求取转换波速度等难题,运用转换波处理中的极化滤波去噪、三分量旋转、三维转换波转换点定位、四参数速度分析和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通过对胜利油田垦71地区单点数字检波器采集的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的处理,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 沈克非, 姚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55-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数据闭合是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以往地震数据处理员需要通过制作纸剖面进行手工闭合,这种传统方法不仅会引入人为闭合差,而且费时费力。本文提供-种运用Promax处理软件有关模块进行二维地震数据闭合的方法,具体包括准确求取交点文件、单点闭合、反交点闭合(断层上下盘,斜层)、多点闭合及环形闭合。
  • 综合研究
  • 王立, 田作基, 胡欣, 葛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58-160,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精细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成像测井研究结果,提取并分析了多种地震属性,对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中部Kyzykia构造带的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层进行了预测,并对该区潜山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了评价。据此形成了-套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对该类型及其他相关类型的非构造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及技术体系。
  • 丁学垠,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61-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非洲D区为例,提出在低勘探程度地区,运用多种地震属性技术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结果的可信度。具体研究思路是:基于测井、录井资料确定目的层段,建立目标储层发育模式;应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发现和落实圈闭,进行综合评价,指导钻探部署。本文用这套预测方法分析了D区储层的分布范围及有利岩相分布特征,并提交了两口井位,钻探结果不仅与储层预测结果吻合,而且获得了良好油气显示。
  • 张红斌, 柯宗强, 王鹏,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65-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南图尔盖盆地是-个中生界的断陷盆地,其白垩系的油气勘探开发已步入晚期,但以中、下侏罗统为目标的油气勘探已引起关注。该区构造解释中的断裂解释首当其冲。本文主要采用叠后处理技术、图分析技术及可视化技术对该区复杂断裂系统进行解释和描述。研究思路为:首先在三维数据体的时间域观察切片上的断裂变化,然后应用可视化技术解释规模较大的断裂,最后在三维视角下直观检测断裂系统的合理性。
  • 孙铁军, 李庆华, 王立, 王红梅, 何晓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68-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对研究区断裂系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区构造带断裂以北东向为主,由东向西划分为3个构造带,即东部Sarylan地堑构造带、中部Ashchysai背斜构造带和西部Akshabulak构造带。该区构造主要经历J2—J3断陷、J3断拗转换和K—N拗陷三个大的构造演化历史时期。依据成藏条件分析该区构造带勘探潜力较大,其有效的储盖组合则以侏罗系Kumkol组砂岩储盖组合、中侏罗Karagansky组砂泥岩储盖组合为主。
  • 论坛
  • 安海忠, 崔娜, 金玉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8, 43(增刊2): 174-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提高石油物探信息服务质量,根据Web服务架构,建立了石油物探信息服务模型,并对其进行概念和形式化的描述。借助于本体论思想构建了石油物探信息服务的本体体系,并基于石油物探信息服务中需求与服务的形式化表示,采用余弦系数法对需求与服务的相似度进行计算、排序,从而实现了需求与服务的精确匹配,完成了石油物探信息服务,并能有效地满足石油物探服务需求者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