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5-0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0-0. https://doi.org/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5.01.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经过与各承办单位协商,2005年度研讨会及培训班的初步安排如下:一、"中国石油学会东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承办,定于2005年4月15-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滩大道海滩大酒店召开。会议主题是河流相储层预测及油藏描述技术交流、深水水域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交流以及天然气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交流。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40年纪念
  • 李天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您们在7月2日给我的信约我为贵刊创刊40年写一篇短文,并邀我参加2005年5月召开的盛会,我感谢之至。我对物探是外行,写短文的事还恳请豁免;我又正在病中,明年的盛会也提前谢辞了,敬请原谅。然而,多年以来承各位按期寄赠《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感谢之余也想再说几句祝贺的话,以表示我对石油物探的深情。
  • 孟尔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原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主办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的物探部门、相关高等院校及有关科研院所的关心和支持下,伴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它的成长恰好反映我国石油物探自大庆石油地震会战(1961-1963)之后前进的步伐,也记载着中国石油勘探界几代人为推进石油物探科技进步所做出的贡献。
  •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已经迎来了40岁的生日,我首先向此刊编辑部的辛勤工作人员表示祝贺,他们长期以来努力创办的这份刊物确实为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所有的地球物理杂志中,我最喜欢读的还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因为她集中反应了我国地球物理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最贴近中国的实情,最便于读懂。长期以来,我从中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所以在此我由衷地感谢办刊人员,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换来的是使我国广大物探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祝《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愈办愈好。
  • 欧庆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喜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40岁生日,特表衷心祝贺!她的诞生与成长,对推动我国石油物探事业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以及各领域物探技术的进步,都起着特殊的、其他媒体不能替代的作用。望她能保持优良的传统与创新精神,永做"良师益友",为实现第四代石油物探技术革命奋力"鼓与呼"!为在近十年内根本变革当前生产常规观测方法,实现应用"一块立体地震和1-3口钻井探明一个空间"的目标,把石油物探效果推上新高度,做出重要贡献!愿《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伴随着中国油气的勘探开发,再创辉煌!
  • 周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1977年初,任邱古潜山油田已见倪端,石油部指示物探局在勘探冀中拗陷的同时,对二连盆地开展战略侦察。是年6月份,我随石油普查大队702队在赛汗塔拉地区进行电法普查工作,到1980年12月底,仅用16个电法队年,就完成了全二连盆地1:50万石油电法勘探普查和重点地区的1:20万石油电法勘探详查,与重磁方法结合,圈出三个拗陷、一个隆起、30个凹陷,发现局部异常23个,并根据已有钻孔和电阻率的关系曲线,对白垩系巴彦花群这一主要生储油层系进行了分区沙泥岩含量预测。电法勘探有这样好的效果,让我们这些从事物化探的人异常兴奋。这些电法勘探成果,陆续被地震和钻井所证实。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进发出一个念头,把电法勘探在二连盆地石油普查中的效果写出来,这对于石油勘探的高层决策和具体工作人员都会有许多启示。
  • 采集技术
  • 全海燕, 韩立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7-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海底电缆双检接收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勘探新技术,主要用于压制在海底和海面之间存在的"水柱混响"干扰,能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此法的关键在于将海底电缆沉放到海底或水下一定深度,然后在同一观测点上同时利用压电检波器和垂直速度检波器接收地震记录,由于这两种检波器对水柱混响具有相反的响应,据此即可对两类检波器接收的地震记录分别处理,再将两者相加,即可达到有效信号增强、水柱混响去除的效果,该技术已经成为海底电缆勘探的标准。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该项技术,但由于受到处理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在深入研究该项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资料的特点,提出一整套数据处理思路,着重强调做好双检记录的频率匹配,以便获得最佳的效果。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各有关单位:"中国石油学会西部地区第十三次物探技术研讨会"由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承办。会议将于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具体时间、详细地点另行通知),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 吕福清, 苏卫民, 秦鑫, 黄永平, 罗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3-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霍尔果斯逆掩构造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带。因该区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虽经多年地震勘探,收效甚微。2003年在霍尔果斯地区开展的新一轮地震勘探攻关中,针对地表及地下构造复杂的特点,利用高精度卫星照片辅助采集方案设计,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激发方式、激发因素及适用的静校正方法等一整套新的勘探思路;并制定了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得到好的地震资料为目的的实施技术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目的层反射能量强、信噪比高;断裂特征清晰,逆掩断面清楚;原霍尔果斯构造北翼地震资料空白区消失了,深浅层局部构造关系清楚。
  • 处理方法
  • 严又生, 宜明理, 魏新, 许增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8-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三维三分量VSP数据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观测系统的特殊性,数据处理既不能借用常规的非零井源距多分量VSP数据处理方法,也不能采用目前地面地震多分量数据的处理方法。为此,本文针对三维三分量VSP数据的特点,在三维VSP速度分析、波场分离、纵波和转换波的三维深度成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一套处理方法。通过对MB2003井区VSP数据的处理,得到了纵、横波速度体;通过三分量处理及基于拉冬变换和偏振分析的联合波场分离方法,有效地分离出上行纵波和转换波;根据速度反演结果,在深度域对纵波和转换波进行成像,分别得到两个成像数据体,且具有良好的对比性,有利于资料解释。其中转换波成像显示出更高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狄帮让, 顾冲, 倪成洲, 顾培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25-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孔径角的选择是影响三维地震波场外推精度和效率的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本文利用空间频率域的瑞利积分Ⅱ式,对单极源和偶极源的波场外推精度做了理论推导,随后又推出了误差项的解析式。分析表明,振幅误差主要取决于孔径角θ,其他参数如频率f、速度υ、法线距离z等只是有限地影响相位误差。文中通过将外推参考平面网格化,采用离散网格的波函数叠加取代积分求和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解析式的正确性。最后提出高保真(振幅精度≥80%)三维波场外推的最优孔径角选择准则:对于单极源,选择θ>60°;对于偶极源,选择θ≥55°。该准则可用于理论研究,但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还应做具体分析和综合平衡。
  • 王守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静校正问题是复杂地表地区地震勘探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资料处理的质量。本文在已知表层速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利用波动方程反演的静校正方法,即通过理论推导将静校正问题归结为一个求波动方程边值的反问题(亦称未知边值的反问题),换句话说,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可通过波动方程边值反演来实现。文中针对反问题的特点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这种静校正方法具有适应复杂地表起伏及表层速度变化剧烈的特点,可以充分考虑波场通过表层时所发生的透射、散射及反射,使延拓的波场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蒋先勇, 王锡文, 秦广胜, 刘联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3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深层三维地震勘探中,速度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地震数据的叠加及偏移的质量。本文针对深层地震资料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基底反射不清的特点,根据地震勘探的基本理论对深层地震速度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了探讨。认为在深层条件下必须将各向同性层状介质看成是垂直各向异性(VTI)介质,在大炮检距获得的时距曲线已经不是双曲线,而是高次曲线。因此在进行速度分析时不能使用常规速度分析方法,而必须使用新的速度分析方法。文中推荐VTI介质P波非双曲线速度分析及量板法两种方法,得到了较为实用、稳定的结果。
  • 洪菲, 胡天跃, 王润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42-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中,相关噪声是提高信噪比和准确实施速度分析及偏移成像的主要障碍之一。现有的消除相关噪声方法也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本文试图用三维聚束滤波方法消除三维地震资料中的相关噪声。考虑到三维观测系统的复杂性,在三维聚束滤波方法设计中采用两个关键步骤:①将地震资料按方位角分区,把三维时距关系简化为二维,从而避免了高费用和不稳定性;②引入动态平衡面元,避免有些方位角分区内地震道数可能不够,保证了结果的稳定性和高分辨率。合成资料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维聚束滤波方法能够有效地消除各种相关噪声。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47-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蒋先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复杂构造模型正演模拟》一书,是作者根据近年的科研工作和生产实际取得的成果编写而成,内容系统、全面,涉及多方面的创新成果,是解决复杂勘探目标的有效技术方法,是地震反演的基础,是解决地震多解性的有力手段。本书主要内容有:二维与三维复杂构造模型的描述和建立方法,二维和三维复杂构造模型快速射线追踪计算,以及模型正演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等。
  • 综合研究
  • 石雅鏐, 宁书年, 肖建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讨论了双层EDA裂隙介质的各向异性弹性本构关系,并导出了基于Postma方法的正交EDA介质的等效弹性常数求解公式和角散公式;然后简要介绍了正演伪谱法算法;最后分别利用角散公式和伪谱法对正交介质的波速与走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一致的结果,即正交介质的S波分裂现象比其他介质类型明显。
  • 凌云研究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寻找隐蔽油气藏已经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一年前,作者曾经利用形成"储层演化地震分析"模式的技术思路,对塔里木盆地北缘一个油田的隐蔽油气藏开发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套技术思路是:首先采用基于相对保持振幅和波形的提高分辨率处理,然后在基于参考标准层井信息标定基础上沿参考标准层进行地震属性提取,最后通过地震属性的空间变化识别厚度小于1/4波长的薄储层。该隐蔽油气藏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后结果表明,现今的开发区域和当初提供的地震振幅异常预测分布范围十分吻合。此例说明作者总结的"储层演化地震分析"解释方法在寻找隐蔽油气藏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罗斌, 王宝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58-64,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随钻地震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以钻井过程中钻头的振动作为震源进行地震测量,可实时预测钻头前方地层构造的细节,减少钻探风险。本文从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处理分析着手,系统研究了随钻地震中的直达波、反射波和其他几种主要干扰波波场的空间传播特性;根据各种波场在不同三维空间传播特性的差异,讨论了干扰波的分离和衰减方法;对实际随钻地震资料进行了去噪处理,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随钻地震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徐旺林, 庞雄奇, 吕淑英, Michael R Berthold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6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概率神经网络(PNN)采用了前向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局部化的、高斯型作用函数,虽然具有较好的分类能力,但也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如果学习样本增多,模式层的神经元个数也增多,导致运算矩阵的增大而使之几乎丧失处理大数据量实际资料的能力;②模式层到求和层的权值固定为常数,必然要求学习集合中各类样本的数量相等,从而会影响其接受实际数据的能力。为此文中引入了动态概率神经网络(DPNN),它与传统PNN在结构上的区别在于:①模式层到求和层不以等权连接,权值由学习样本集的概率分布所确定;②学习样本集中各类样本的数量(各类在模式层的神经元个数)可以不相等。文中还介绍了DPNN算法。理论数据测试充分展示了DPNN结构具有动态调整、学习收敛快速、分类识别能力强大等特点。通过选取G油田实际资料的22种属性作为网络的输入向量,用DPNN进行分类识别得到了含油气概率分布图,可为预测有利油气圈闭及油水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 奚先, 姚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71-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首先讨论了平稳随机介质模型的基本概念,指出平稳随机介质模型由大、小两种尺度的非均匀性部分所组成。大尺度非均匀性部分描述介质的平均特性,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质模型;小尺度非均匀性是指加在地质模型上的随机扰动,通常使用一个均值为零的空间随机过程(由一个空间相关函数描述)来表示介质在小尺度上的非均匀性,因此仅用很少的几个统计量(空间自相关函数、相关长度、均值及标准差等)便可描述介质弹性参数在小尺度空间的扰动,但不能灵活地描述各种非平稳变化的实际介质。文中提出了非平稳随机介质模型的概念,认为介质扰动的自相关函数、均值、标准差等统计特征量在大尺度上随空间坐标缓慢变化,与平稳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介质扰动有本质区别。文中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提出了局部自相关函数的概念,通过使用一个均值为零、自相关函数及标准差在大尺度上随空间坐标缓慢变化的空间随机过程来表示介质的随机扰动,并将平稳随机介质模型的构造方法推广到构造非平稳随机介质模型,得到了构造非平稳随机介质模型的算法。模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非平稳随机介质模型能更加灵活、准确地描述各种复杂、非均匀的介质模型,因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 经验交流
  • 孙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文中介绍了利用有限积分变换表示函数的一般原理;以二维标量波动(声波)方程为例,总结了前苏联学者Mikhailenko提出的一种混合域偏移成像方法,利用二维标量波场关于时间或空间的有限差分格式、关于时间的傅里叶变换及关于空间的有限差分近似,可得到波场的数值解;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基于有限积分变换的地震波数值模拟和裂步傅里叶偏移改进方案的基本方程。通过对基本方程中的时间项和空间项进行有限差分离散化,或者至少对两者之一取有限或无限积分变换,则可以利用与经典方案相类似的计算步骤解出由基本方程所形成的无限方程组,完成波场的数据模拟,并且计算量比经典方程大为减小;文中以二维裂步傅里叶偏移为例,总结了基于有限积分变换的地震波偏移的基本思想:在变换域内进行均匀背景速度模型的相位移动及在空间域内进行非均匀介质的相位移动;文中还讨论了数值计算和震源有限化、计算效率及与其他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偏移成像方法的对比问题,认为有限积分变换方法可无限制地扩展计算区间,可以实现任意介质速度结构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和偏移成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有限积分变换方案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这种数值模拟和偏移成像方法,有望为今后的大尺度地震波传播和成像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 崔凤林, 张向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83-86,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深度域地震资料反演问题提出了神经网络数据驱动岩性参数反演方法。该反演方法是非线性的,且由数据驱动,不需基于任何确定性算子,其中数据驱动方法由结构风险最小化神经网络实现。在反演运算过程中,通常将测井资料和地震记录作为训练样本,其中井旁道地震记录作为输入,测井资料作为输出,网络学习完成后,得到由地震记录转换为测井资料的反演映射关系,进而进行岩性解释。文中通过理论模型及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的岩性参数反演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 易平, 林桂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随机地震反演技术是一种将随机模拟理论与地震反演相结合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并充分考虑地下地质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本文在做随机地震反演时,以确定性地震反演的结果作为软数据,以测井资料作为硬数据,使用同位协同克里金序贯高斯模拟技术反演储层物性变化。文昌13-1油田的实例研究表明,这种随机地震反演比起基于模型的确定性地震反演方法来说,其垂向分辨率更高,使得在油藏地质建模中可以充分使用地震资料,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
  • 雷利安, 徐美茹, 曹学良, 芦淑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带趋势序贯指示模拟方法是一种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随机模拟方法,其基础工作是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和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实现此方法的主要步骤中,除了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的子波提取、层位精细标定、地质框架模型建立、波阻抗反演约束参数选取以外,还有单井岩性曲线的形成、趋势模型建立、储层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及储层参数模型的可靠性评价与优选等。与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相比,该方法不仅使纵向分辨率明显提高,能精细地刻画储层特征,而且可对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定量评价。对东濮凹陷QB块的应用表明,该方法查清了该区有利的含油气砂体分布范围及厚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 杨海申, 何庆华, 梁秀文, 党晓春, 康大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97-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微测井技术是表层调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因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微测井布设的数量。本文提出VSP三分量微测井技术,即采用地表激发、井中检波器接收的微测井观测方式,井筒直接借用地震勘探中的炮井。此法不仅降低了微测井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微测井分布密度。对于打穿低速层的微测井,可以直接利用高速层顶界的(?)时间作为解释表层结构的控制点。对于没有打穿低速层的微测井,可利用VSP技术中的上行波信息,提取完井深度以下的地层深度和速度信息。
  • 非地震
  • 杨宇山, 李媛媛, 刘天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03-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直接找油的新技术,随之出现了不少用于提取"磁亮点"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讨了提取"磁亮点"的高阶统计量方法。文中主要对高阶统计量的有关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高阶统计量不仅可以完全抑制信号中的高斯有色噪声影响,而且还能提供功率谱所没有的相位信息,表明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方法更具优越性。文中还分析了由烃渗漏蚀变带产生的"磁亮点"的统计特征,表明了高阶统计量用于提取"磁亮点"的可行性。最后,将此法用于巴彦浩特盆地航磁资料提取"磁亮点"。结果表明,高阶统计量方法与宽度幅值特征滤波方法相似,而且效果更好,高阶统计量方法在地球物理信号分析中一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何展翔, 王永涛, 刘云祥, 孙卫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08-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重磁电综合物探技术正向高精度、高分辨率三维及综合方向发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因此这两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重磁力三维勘探而言,数据采集、地形改正和三维正反演法已逐步走向实用;对于电磁三维勘探而言,数据采集及处理在技术上可以方便地实现,现在已有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三维正反演尚无一种比较适用和快速的算法,此外提议电磁数据三维可视化采用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平台。文中在阐述重磁电综合物探技术发展时,强调不能沿用过去那种相互对比、参照的综合方式,必须建立在三维数据基础上的联合反演。现今已研究出约束外推法、异常剥离法、顺序修正法和统一修正法等联合反演方法。
  • 地震地质
  • 梁生正, 王常岭, 党领群, 左银卿, 李小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13-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多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太行山山前拗陷带的冀中拗陷、冀南地区和汤阴断陷是以下第三系和石炭一二叠系为烃源岩的"新生古储"和"古新混生古储"型潜山油气藏为主体的复式油气聚集区。近年来冀中拗陷进入深潜山勘探阶段,应用重、磁、电、震全信息地球物理地质勘探技术在冀中东北部又发现了10个古潜山,已钻探了5个,其中2个潜山获商业气流,2个获低产气流;在霸县凹陷及廊固凹陷分别发现了兴隆宫北和固安两个大型"新生古储"潜山。本文论述了已获低产气流、以石炭-二叠系煤系为主要烃源岩的码头和韩村潜山的气藏规模和兴隆宫北、固安二个大型"新生古储"潜山存在的地质地球物理依据及其含油前景,并就进一步认识和落实上述古潜山的油气勘探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笔者认为,此区有可能成为出奇制胜形成战略突破的勘探战场。
  • 综述
  • 冯连勇, 牛燕, 孙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19-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对石油物探行业形成很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物探行业供给过剩,竞争激烈,目前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低谷;多用户模式在营销方面遇到很大挑战;世界石油物探市场容量近年来增长缓慢;油公司转嫁风险,物探公司的经营环境更加困难;世界石油物探作业能力越来越向全球几家大物探公司集中;中国公司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展望未来,世界物探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主要大物探公司继续朝着综合化方向发展,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行业联合和公司兼并仍将继续;多用户业务的投资规模将继续缩减;物探技术的发展势头仍然很强劲。
  •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40(1): 123-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正>尾声以上已对18个题目进行了讨论,限于作者信息渠道不多,相关知识了解有限,因此错误和偏见在所难免,衷心渴望读者批评指正。18个题目乍看起来内容不少,涉及面很广,但仍有十分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讨论。例如东部地区的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复杂断块的地震油藏描述技术,既迫切又重要;再如随着重磁电勘探技术的发展,开展综合勘探、提高综合勘探效率,也是迫切和重要的问题。这就是笔者在这里不用"结束语"而用"尾声"作为最后一个题目的原因,希望能引起人们将此项讨论继续进行下去。另外,地球物理技术发展很快,在笔者写文章时还说某项技术可能处于领先地位,当此文与读者见面时,此项技术可能已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了,由此可见人们是无法终止对技术"展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