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3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4-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吕淑然, 杨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震源炸药在土介质中的爆炸效应进行了研究,分别就爆炸空腔、压塑区、弹塑性区、弹性区的形成和计算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炸药激发地震波的危害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用于地震勘探施工设计、预测震源炸药爆炸产生的各种危害效应,计算结果能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16-116,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段卫星, 邸志欣, 张厌准, 刘斌, 徐烯玺, 余忑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17-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SK地区,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方位角较窄,覆盖次数较低,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噪比较低,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戴描述。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目标地震采集的设计方法,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品质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获得了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以后类似工区的采集也具有参考价值。
  • 白旭明, 李培明, 邢国栋, 胡建强, 张宇生, 张华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22-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南鄱阳凹陷西区“千层饼”式的复杂表层结构,利用双井微测井的动力学特征,确定野外最佳激发井深,为野外选取激发井深提供了一种更科学、直观和经济的方法.此外,结合大量的表层结构调查工作,提出了真假潜水面这一概念.通过时频分析和频时分析等量化分析技术,进行低信噪比的试验资料的分析;利用纯波单炮和优势频带滤波,评价单炮记录的资料品质;从而为分析类似地区的资料提供了借鉴。
  • 王永刚, 段世民, 朱兆林, 曹丹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26-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特殊地表条件下检波器组合、震—检联合组合的理论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及野外试验,我们发现:在复杂地表 (倾斜地面、起伏地表 )情况,随着相邻检波器高程差Δh的增大,其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通频带变宽,压制带平均值增大,表明对较低视速度面波的压制效果在降低,但倾斜地表Δh<4 m时,组合的方向特性变化不大;不等灵敏度线性组合更有利于压制较低视速度的面波;面积组合可以压制任意传播方向的面波,且平行四边形组合要优于矩形组,表现为压制带较宽,且数值很低;脉冲波与简谐波的组合特性相同,两者的通放带宽度基本一致,但脉冲波的压制带不是周期性曲线,其压制带数值在1⁄n上摆动。
  • 处理方法
  •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参照Aki和Richards的近似方法,本文对Zoeppritz方程所描述的P-SV波反射系数公式的角度项进行了泰勒展开,并保留了密度和速度的二阶项,得出一个新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对4个三层含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该近似公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入射角小于4 0°时与由Zoeppritz方程给出的精确解吻合得很好,甚至优于 Aki和 Richards公式的近似效,很适合大入射角的 AVO参数反演和理论研究。以新的近似公式为基础,文中分别从不同岩性参数表示的转换波反射系数、P- SV转换波的 AVO加权叠加方法及 P- P波和 P- SV波AVO联合反演等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利用该近似公式进行岩性参数反演的过程。
  • 康冶, 于承业, 贾卧, 王春梅, 陈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36-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拟线性化变换的方法,将地震数据进行拟线性变换,在此基础上进行 f - x域预测去噪,具体步骤为:1利用正交多项式逼近技术,采用最大相似系数准则,计算出描述地震同相轴走势的相关系数;2利用相关系数对地震数据在空间上做拟线性化变换,对变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奇异滤波和 f - x域有效信号预测;3对预测结果进行反变换。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本文提出的去噪方法具有去噪能力强、振幅保真性好、不降低纵向分辨率等特点,能适应复杂构造资料的处理。
  • 王成祥, 张关泉, 刘超颖, 赵波, 张文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39-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的建立,本文深入研究了应用 CFP技术进行速度模型反演的两种方法 (即同步反演和异步反演 )。同步反演是指同时反演聚焦算子和速度模型,通过调整速度模型来调整 DTS响应,使道集拉平并且位于零线,每一次调整速度模型之后都要计算聚焦算子、CFP道集和 DTS响应,并根据 DTS响应计算速度模型的修正量。这种方法基于等时原理,速度模型的调整和 DTS道集的拾取紧密联系在一起,该方法直观可靠,主要工作量在于 DTS响应的拾取。算子和速度模型的异步反演则是先根据误差对称准则迭代计算正确的聚焦算子,然后根据算子反演速度模型,两个步骤截然分开,速度模型的反演不再涉及 DTS响应的拾取,该方法间接求取速度模型,大大减少了拾取的工作量。和常规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相比,CFP方法可以在反射界面的单个几何点上进行,不需要区域性重复偏移,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它也不需要常规方法中的小炮检距假设或小倾角假设,适宜复杂地下介质的偏移速度分析。文中合成记录的速度反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对实际资料的反演进行了初步实验。
  • 倪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47-150,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弹性波阻抗(EI)技术是一种结合了常规声波阻抗 (AI)反演和 AVO反演技术的方法,可以利用远炮检距地震角度叠加数据进行波阻抗的反演工作。通过对现有的几种弹性波阻抗计算方法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相邻层速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范数动态可调的弹性波阻抗计算的改进方法,结合典型岩性参数模型的计算,说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 薛冈, 王良书, 胡中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51-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动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水平叠加能否对干扰波进行有效压制,同时它也是一种用于速度分析的手段。常规动校正处理是利用 DIX双曲线公式拉平同相轴,但应用 DIX双曲线公式有两个前提:1、各向同性层状介质;2、中近炮检距检波排列。当我们对高速层下地质目标进行勘探时,常采用较长的检波器排列,以获得高速层下有效反射波,这时对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应用 DIX公式进行校正就会带来大的误差,必须采用多项式高阶拟合的方法。本文通过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正演,对大炮检距地震资料进行动校正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对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动校正时并不是用的阶数愈高,动校正的精度就愈好,并且平移双曲线法也不是时时最优。在暂不考虑介质各向异性的影响下,多项式高次项系数是大炮检距动校正的关键影响因素,它决定实际处理大炮检距地震资料时应采用的动校正方法。
  • 李振春, 姚云霞, 马在田, 王华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5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基于 Hubral共反射面叠加的思想,考虑到计算效率和成像精度,本文提出了参数多级优化的共反射面叠加方法。这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场,仅需已知近地表速度和依赖于波场三参数的地震成像方法。它不仅能够改进模拟零炮检距剖面,提高深层的信噪比,而且可以给出用于反演速度场的地震三参数剖面。通过凹陷模型和 Marmousi模型的试算以及胜利油田实际资料的试处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综合研究
  • 吴义杰, 高德群, 许江桥, 汪亚军, 樊太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62-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关键,因此,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测井资料的砂泥比计算入手,通过分别对地震反射系数密集度、合成地震记录振幅的旋回变化及地震时频的旋回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综合识别基准面旋回并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自动划分的方法。通过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为层序地层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张光莹, 曾新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68-1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用伪谱法模拟了弹性波在具有一个平直界面的介质——一部分是无裂缝岩石,另一部分是含有固定方向排列裂纹的这种岩石中的传播。主要就介质的各向异性界面及裂纹的排列方向对波的共同作用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裂纹的排列方向及界面的位置不同,界面对波的作用亦不同。
  • 魏红梅, 董臣强, 张明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73-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馆陶组河流相薄砂体油藏在胜利探区广泛存在。在济阳拗陷的滨浅海地区,发现了孤东、孤岛、埕岛三个亿吨级大油田,均为胜利探区典型的浅层油气富集单元。大型披覆构造带是馆陶组成藏的主要场所,这一认识在过去的勘探中一直起主导作用。然而,随着勘探的发展,在构造的斜坡带甚至洼陷中也找到了馆陶组的岩性油藏,如老河口和飞雁滩两个油田的发现,为馆陶组油藏的勘探开辟了新领域。通过对老河口油田的勘探开发实例分析,对浅层油气运移成藏方式有了新认识,建立起缺少大型油源断层条件下的斜坡带河道砂体的成藏模式,从而大大拓展了河道砂油藏的勘探领域;同时探索出一套建立在三维可视化基础上的河道砂体识别及描述方法;并对河道砂体的含油性预测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勘探成功率。
  • 石好果, 王军, 孙宝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7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潜山油藏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但由于潜山一般埋藏较深,构造复杂,单纯依靠一种技术往往很难取得好的勘探效果。本文以车古 2 0潜山油藏的勘探为例,分析了物探、化探等技术在潜山勘探及三维地震部署中所起的作用;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叠前深度偏移资料,准确落实了车古 2 0潜山的构造形态,促进了潜山的勘探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李培明, 宋维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82-184,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进行地震属性提取计算、组合优化的基础上,在测井孔隙率资料约束下,研究了应用地震属性进行孔隙率参数反演的方法——二次规划反演方法。即在提取地震属性的基础上,建立某口井地震属性与孔隙率关系的目标函数,以另一口井的地震属性与孔隙率关系建立约束条件,进行反演计算。在得到一口井反演结果基础上,外推到另一口井,并与另一口井结果进行对比,依次进行而取得反演结果。经井资料对比验证及对实际资料反演结果分析可知,本文方法可行,结果可靠。
  • 孙岩, 李明, 赵一民, 赵占银, 马新昌, 张立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85-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英台地区是中国东部近几年勘探成效最显著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层物性条件好、产能高,油气成藏受断层断距、断层延伸长度、砂体厚度影响明显,油气富集区主要位于小幅度构造圈闭内,油气藏主要以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本文根据该区的石油地质特点,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应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相干体和地层倾角检测技术、多属性模型约束反演储层预测技术对主要目的层进行了解释和圈闭评价。经钻井验证,所应用技术实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 地展地质
  • 方立敏, 李玉喜, 殷进垠, 陈均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9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地震勘探资料的解释和分析,本文将松辽盆地断陷末期的构造反转样式划分为地层反转、断层—地层反转和地层掀斜三种类型。断陷末期构造反转活动对徐家围子断陷、梨树断陷等影响较大,形成了背斜、逆断层等反转变形构造;对于其他断陷则主要是造成地层掀斜。本文采用层长不变、面积守恒原则,对解释剖面进行了二维平衡恢复。通过分析认为,构造反转活动开始于早白垩世沙河子期末,结束于早白垩世营城期末,其结果导致了松辽盆地断陷期的结束、区域隆起和剥蚀。通过对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地球演化节律特征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断陷末期反转构造的形成机制,发现该期构造反转活动的区域构造应力场最大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地幔隆起的衰减和回落导致脆性地壳产生挤压应力,形成相应的收缩反转构造。
  • 李洪革, 韩宇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94-1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上奥陶统是塔中地区最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之一。通过大量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笔者发现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广泛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地震相。该相沉积厚度相对较大,在地震剖面上反映为丘状隆起,内部反射杂乱,呈乱岗状反射,多沿主要构造线延伸。结合岩矿分析,笔者认为这种地震相就是碳酸盐岩台地上在不同期次发育的礁、滩相,它们主要分布于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台地向海一侧的边缘或在台地内部古地貌上相对凸起的构造部位。勘探、开发实践证明,它们是油气富集的有利相体。为此,我们勾绘出了其地震相平面展布图,由图可见,它们主要分布于塔中 I号断裂构造带、TZ10井构造带及塔中南缘构造带上。该项研究成果对塔中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经验交流
  • 李培明, 李振华, 祖云飞, 侯喜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199-202,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西部复杂山地三维勘探中遇到的静校正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模型约束的三维初至折射静校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表层调查资料等先验信息,结合生产炮的折射波初至,求取纵向与横向上更精确的近地表各层的速度与厚度,建立全区合理的表层模型,最终求取高质量的静校正量。本文分析了山地三维静校正遇到的技术难点,总结了以往解决这类难题的经验,指出了在进行复杂山地三维静校正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与对策。这项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古牧地、霍尔果斯、火焰山西、迪那等多块山地三维的静校正难题。
  • 胡鹏飞, 康艳芳, 李钢, 王凯, 李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203-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该区低信噪比资料的特点,曾在“九五”初期批处理软件平台上建立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已难以适应勘探开发的需要。为此,2 0 0 1年在交互处理软件平台上,充分利用灵活方便的交互手段及数据库管理方法,开发了一套较完善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的技术,并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解决该区低信噪比资料处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以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做了简要介绍。该方法对复杂地表二维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非地震
  • 翁爱华, 李舟波, 陆敬安, 莫修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208-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高分辨率弛豫谱反演技术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讨论。首先,介绍了基于梭状函数抽样的高分辨率弛豫谱反演方法的原理,并用该方法对岩心核磁数据进行了弛豫谱分解,讨论了弛豫谱抽样间隔对该方法的影响;其次,高分辨率弛豫反演结果和压汞结果的比较证明了弛豫谱反演方法的高分辨率优点。实际核磁测井数据分别来自砂泥岩井段的高泥质含量与低泥质含量两个层位,通过与常规弛豫谱反演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采用高分辨率的弛豫谱反演技术能够更加精细地给出孔隙流体的弛豫分布,并获得真正意义的高分辨率弛豫谱。
  • 杨辉, 王永涛, 戴世坤, 张霖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213-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井资料、地震资料等先验知识的约束下,采用非常快速的模拟退火算法对起伏地形的连续电磁阵列剖面(CEMP)资料进行非线性约束反演。理论模型试算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CEMP2 6 8测线实际资料的反演补充了钻井、地震资料的不足,提供了该区重要的生、储层——中生界的厚度及分布,为地质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数据。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2): 218-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