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采集技术
  • 唐建侯, 李亚林, 张晓斌, 唐晓雪, 张林, 陈晓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属于丘陵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含气盆地之一,以裂缝性气藏为主。为了查明含气层中裂缝的走向、密度和范围,我们持续进行了多年的三分量资料勘探方法研究。10年内我们在川西南的同一地区做了两次三分量资料采集,获得的野外三分量资料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定量的信噪比评估)。这得益于采集装备、技术及管理的进步。首先是采集设备的更新,新研制了实用的陆上三分量检波器,该检波器实现了埋置简便、与地面耦合良好、无串音的技术指标,接收采用了360道遥测地震仪。其次是采集技术的进步,包括系统的采集参数设计及采集参数的优化。最终是良好的施工管理,细致地监视检波器耦合、水准测量、方位及震源的深度和位置,最大限度减小误差。
  • 刘泰峰, 宁书年, 亢俊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可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方便灵活地进行地震勘探的新设计思想,并对能够支持该设计思想具体实现的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观测系统、地震波传播理论以及地震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地质解释方法作了简单的介绍。
  • 崔兴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复杂地质条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地表地震条件复杂;其二指地下地质构造复杂。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野外采集质量监控关键在于科学准确地把握三大主要施工环节:震源激发,地震波的接收以及合理、科学的地震观测方法设计。
  • 孙耀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7-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研究构造为主的地震勘探初级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级阶段、以三维地震油藏静态描述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初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进行油藏监测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 5个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选择使用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目标选择合理的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 处理方法
  • 井西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22-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分别对非线性和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求解地震自动剩余静校正问题的两步法。该方法首先利用非线性方法获得线性反演方法的初始解,再利用线性反演方法获得最终的高精度解。在非线性反演阶段采用较小的静校正量模型空间,加快了非线性反演的收敛速度。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获得的静校正量精度越高、计算效率越低的矛盾,可用于地表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区的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
  • 消息
  • 范文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26-26.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处理方法
  • 张军华, 仝兆岐, 何潮观, 关义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数据道内插是偏移处理前的重要工作。本文在理论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在 f-x域和f-k域二维道内插存在的问题,根据二维f-k谱外推方法,给出了在 f-k域实现三维波场道内插的基本公式。所用算法已编制了相应的串行模块和基于HPF(High Performance Fortran)高性能语言的并行程序,可在自行开发的微机群上得以实现。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实现三维波场的精细、快速内插。
  • 王守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声波方程,给出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所研究区域的边界上引入吸收层,波由研究区域边界传到吸收层时不产生任何反射,在吸收层内按传播距离的指数规律衰减,不产生反射,从而达到吸收边界的效果。文中给出了完全匹配层方法的基本原理,导出了声波方程完全匹配层的控制方程,并给出了令人满意的数值模拟结果。
  • 吕焕通, 郑鸿明, 赵峰, 魏金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35-3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RG线作为时深转换基准面的前提是 RG线等效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在以往以寻找构造圈闭为目的的勘探中,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原因如下:1区域地表结构简单,RG线可近似为地表的平滑线,以地表的平滑线替代RG线的高程误差不大;2反射时间误差为几毫秒至几十毫秒,不会影响发现幅度较大的背斜构造。目前地震勘探以寻找低幅度构造、断层、以及砂体等构造—岩性油气藏为目标,要求地震资料从处理到解释都必须满足一定的精度,才能保证地震剖面解释成果的可靠性。在这种情下,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是否合适值得探讨。本文详细论述了 RG线与地表平滑线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说明RG线并不等同于地表高程的平滑线,以RG线作为地震剖面解释的基准面会影响对地下构造形态的解释精度。文中还说明了如何解决时深转换的基准面问题。
  • 综合研究
  • 朱键, 高韶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38-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文中研究了随钻地震(Seismic While Drilling,简称SWD)数据与垂直地震剖面(VSP)数据的关系,给出了适用于SWD的波动理论模型。利用直达波和反射波的褶积关系,得到了一种可用于钻头前方预测的波阻抗反演方法,它适用于任意相位子波并具有抗多次波能力。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试算表明,本文给出的反演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用于SWD数据,能够较好地预测钻头前方目的层的位置以及危险超高压层的深度和压力,从而提高钻井的目的性、安全性及准确性。
  • 沈建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用穿透方法测量岩心或固体的声速时,从测量波形中确定纵波(或横波)的到达时刻(或称初始点)比较困难,当声波的频率比较低时,其误差对测量结果影响比较大。本文用相位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初始点的选择问题。首先,用各向同性较强、均匀的汉白玉制作标准件,测量其不同传播距离的波形,再用相位补偿的方法得到其传播速度;其次,利用传播速度,可从不同距离的测量波形中确定初始点及其对应的测量系统的时间延迟常数;最后,确定波形的其他位置为初始点时对应的时间延迟常数。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测量波形的特点选择最佳的初始点,利用其对应的时间延迟常数得到比较精确的声速。模型测量结果表明,初始点位置不同,其对应的测量系统的时间延迟常数也不同,也即测量系统的时间延迟常数是与初始点的选择相对应的。
  • 李正文, 李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储集层裂缝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提出了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裂缝非线性预测技术是由相空间的重建、裂缝的关联维分析及裂缝的突变理论预测技术所组成,与其他裂缝预测技术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它能准确地确定储集层裂缝发育带及其空间展布,为裂缝系统的识别提供全新的认识。
  • 周玉冰, 董桥梁, 张玉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单参数反演引起的反演结果多解性和层位标定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影响复杂断块地区储层预测精度的两大难点,而多参数联合反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多解性问题。本文通过细致而充分地研究多参数反演的关键技术-测井岩性特征技术,总结出一套多信息、多层次精确层位标定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精确的基础分析工作是保证反演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 龙建东, 徐安娜, 李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高分辨率三维保幅地震资料显示,潜山内部存在许多"短轴"杂乱的反射能量团。根据地震反射原理,结合钻井取心、测试和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具有一定反射能量和"短轴"杂乱反射是碳酸盐岩潜山内部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定量刻画潜山内部杂乱反射能量团的方法,主要用于预测缝洞型碳酸盐岩内部储层的平面分布规律,简称为局域振幅横向差异性储层预测法。本文方法具有简便实用、预测精度高等特点,在轮南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潜山油气藏勘探中应用效果显著。
  • 地震地质
  • 贾志斌, 田新琦, 孟祥顺, 禹金营, 王小山, 谷维成, 宋治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62-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渤海湾盆地虽整体上是我国油气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但仍有相当广阔的地区和领域勘探程度还很低,其原因有勘探条件和手段的制约,也有地质认识的局限。深化地质认识可有效地加快该盆地的油气勘探进程。本文根据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地应力场变化,分析、确定了盆地性质,划分出了5个应力区带,并分析了成因机制,结合各区带的油气勘探现状,进行了油气评价。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66-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地震地质
  • 蒲仁海, 杜金虎, 崔永谦, 沈建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67-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退积反射是地层厚度向凹陷中心减薄且其顶部被"削截"的一种反射现象,与一般发生在凹陷边缘地层顶界被削截减薄的情形不同。陆相盆地中退积反射较少见,一般仅出现在湖相沉积中,而且只有当湖平面快速长期上升和单一主物源碎屑供应逐渐减少后退,引起可容空间大幅度增大时才可形成。它的退覆方向一般指示了单一主物源的方向。在湖相层序地层学中,具退积反射地层就是水进体系域,顶界即密集段,上覆为具前积反射或平行反射的高位体系域。具退积反射的水进体系域往往发生在较大级别的湖面升降旋回(4~10Ma)中。
  • 董树政, 卢刚臣, 马军, 李振勇,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72-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中国东部油区,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但人们通常认为: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2正断层下降盘应出露新地层,上升盘应出露老地层。基于以上认识而导致某些牵强或错误的解释结果出现。本文结合实例从不同期次正断层切割作用、断层负反转、走滑运动及异常体侵入、地震波速度与差异压实等几方面,对正断层上升盘地层地震双程旅行时大于下降盘的现象进行解释;同时对两种下降盘出露较老地层的正断层进行了分析。
  • 经验交流
  • 史松群, 赵玉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7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气田,其主要产气层段为上古生界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底部附近盒8段的砂岩储集层,属典型陆相沉积的薄互层储层。基于大井距(10~15km)的评价钻探结果表明,该区是一个大面积含气但同时具有明显非均质性的砂岩复合气藏。在近万平方千米的勘探区域内,钻井揭示的含气层厚度最大达15~20m,而最小却只有1~2m,单井产量(无阻流量)最小为2×104m3/d,最大可达120× 104m3/d。因此,在储层厚度预测的基础上,定性或半定量预测砂岩储层的含气性,对于有效提高探井成功率十分重要。在测井及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正演模拟,研究该区盒8储层在地震资料中的AVO响应,并利用岩石物性测定结果进行烃类检测反演,是该区进行钻前目标含气性预测的主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张交东, 刘德良, 杨晓勇, 谈迎, 曹国滨, 张旭, 耿绍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在合肥盆地测线编码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测线编码系统设计原则;并根据坐标变换的原理,分别讨论了南北或东西向测线编码、斜测线编码、三维地震测线编码和重、磁、化探等测线编码的具体设计方案,并以实例说明了科学、合理的测线编码系统设计的意义及在全盆地建立统一编码坐标系的重要性。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87-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潘祖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88-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四川盆地现行地震采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更有效、合理、经济的方法,以获得高质量、信息丰富的资料,用于构造研究和储层预测。实践证明:以井下检波器接收,消除空间高频随机噪声替代地面检波器的线性和面积组合,可明显提高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对平缓以及不太复杂的构造,采取固定井下面积接收和移动激发的单次覆盖三维观测系统,可提高勘探构造的精度,用于预测裂缝发育带,并用频谱差曲线横向预测裂缝中的含油气性,以提高勘探成功率和效率;二维多次覆盖用于普查,获油气之后,用井下接收三维单次覆盖替代二维多次覆盖详查,可降低采集成本;用井下接收满覆盖次数的三维采集,勘探复杂的高陡构造的重点部位,可提高采集质量;经处理成自激、自收剖面后,可用于油气预测;用高分辨率的 VSP和微地震测井资料,编制频谱差曲线,用来预测目的层的最高频率和分辨率,从而确定是否进行高分辨率采集,达到合理使用装备的目的。采用以上方法可提高勘探成效,降低勘探成本,加快勘探进程。
  • 非地震
  • 王才志, 尚卫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的信噪比很低,能否很好地降低噪声的影响成为核磁共振测井解谱方法有效与否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在解谱中将特征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然后截去小的非零奇异值的方法,以增加特征矩阵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数据在低信噪比时仍然可以得到稳定的弛豫频谱。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郭海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95-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用 GPS相对定位技术建立测量控制网的过程,包括 GPS控制网的设计、野外观测、GPS基线向量网的计算和GPS基线向量网的质量检验等。重点讨论了 GPS网的优化设计、GPS基线向量网的计算和质量检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消息
  • 程金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简称SEG)自1930年在美国成立以来,已经历了72个年头。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07-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经过与各承办单位协商,2003年度研讨会及培训班的初步安排如下。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08-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2002年9月24-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在大连市召开了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交流会。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09-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编者·作者·读者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11-112.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人物介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38(1): 113-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