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第31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6-1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袁秉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51-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全三维地震解释是指对三维地震资料的三度空间的立体解释,简言之,名为“数据体”解释。换句话说,就是从三维可视化的立体显示出发,以地质体为单元,采用点、线、面结合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可视化解释。目前在工作站上常见的三维解释仍然是三维资料的二维平面解释,即使采用面块切片方法解释也不能称作全三维解释。文中提供了全三维解释流程和应该采用的技术。目前,已具备了全三维地震解释的基本条件。大力推广和发展全三线解释技术,对寻找大油气田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学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54-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徐基祥, 吴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55-7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的二维叠前双τ-p偏移方法是先对不同的CMP道集进行τ-p正变换,得到共中心点的τ-p数据体;然后抽成共p值剖面,并作τ-p偏移、叠加,得到最终仍移剖面。该法不受速度横向变化的限制。经模型和实际资料检验,表明该法能同时突出强、弱同相轴,提高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对向斜、断层均能准确成像,无边界反射干扰。为了消除端点和假频影响,文中采用了双曲线速度滤波法和相似系数法。
  • 曹聿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71-7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光线投射到图象上,图象上的凹凸变化产生的光影可以刻画出图象的细节。图象上的凹凸变化可视为图象函数f(x,y)的非光滑性,即奇性。地震剖面作为一种图象,其上面的奇性集包含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如薄层、断裂及各种复杂地质体的轮廓等。所以,照度变换可以作为这种奇性的检测手段。本文应用小波理论的多分辨逼近方法[2]、[3],并参照文献4、5的作法设计出多分辨的照度变换。文中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该变换既可用于奇性检测,又可用于地震剖面的层序分析以及地震剖面的高分辨率处理。
  • 程增庆, 廖萌, 邱洁, 王志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78-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单层煤层的工业可采厚度一般为1.5m左右。当断层的断距超过1/2煤层厚度时,综合采煤应用技术就会受到影响。为此,就要进一步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本文给出的时间域稳健迭代反演方法,可将常规地震时间剖面的视主频50Hz提高到460Hz,使4m厚的煤层项底反射波完全分离。文中简述了此方法的原理,应用条件要求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大于7,信噪比越高,此方法反演结果的可靠性越大。此法迭代收敛速度快,能够保持实际数据所具有的宽带高频特性。
  • 刘法启, 张关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82-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陆地地震勘探资料通常含有不同类型的噪声。有效地消除这些噪声,提高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时频分解方法,小波变换是一种有效的时变滤波工具。本文简述了小波交换的有关理论,阐述了它的滤波原理,并借助于F-K德波方法,将小坡变换成功地应用于地震信号的滤波之中。具体方法是:将一维信号变换到二维F-T平面上,通过改变不同的尺度因子,把信号的不同频率分量刻画出来,再通过改变位移参数来描述信号的时间特性。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单炮记录以及叠加剖面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将F-K滤波算子与小波变换串联应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滤波方法。
  • 徐果明, 李跃, 倪四道, 王汉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792-8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当由各向同性介质组成的薄互层各层的层厚均远小于地震波的波长时,薄互层会表现出等效横向各向同性。本文发展了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波传播的矩阵方法,并利用传播矩阵分别计算了波通过各向同性和等效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反射、透射理论地震图。通过比较两者计算的结果,认为对于会直或接近于垂直入射的情况下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矩阵方法对薄互层仍然适用,同时也证实了薄互层的等效横向各向同性。对斜入射时,两者不完全相符。
  • 谢桂生, 包吉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06-8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某些结晶或含有裂隙的介质表现出与弹性波传播有关的各向异性。这一性质可以用弹性波动理论建立的质点运动方程和应力应变本构方程(即广义虎克定律)来描述。本文利用傅里叶数值方法(即伪谱法)求解该方程来模拟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议的传播。文中建立了一套模拟算法,研究了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场的特征。发现在某种条件下各向异性介质中qS波波前会产生分叉的所谓三倍效应,并讨论了产生这一效应的约束条件。在裂隙引起的介质各向异性的模拟中,发现qS型波指示裂隙充液与否可能比qP型波更有效。
  • 王大兴, 赵玉华, 陶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15-8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陕甘宁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民化亮地层沉积的多旋回性和上古生界石盒子组和山西组地层沉积的韵律性,本文运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研究了该区的实际测井的声阻抗曲线。研究表明,声用抗增量的功率诺与频率的平方成反比,与反射系数的功率港成正比;在双对数坐标系下,只在一定的标度区间,拟会功率谱与频率的关系才能表示成S(f)∞f,亦即将会分形几何学定义。β是刻画地层结构的分形标应参数。本区的声阻抗测井曲线在一定标度区间具有统计定义上的自相似性,即具有分形特征。文中给出工区内20口井的分形标度参数β值,并绘制了相应的平面图,发现该回的β低值区与已知的含气区位置比较一致,并指出有利区的延伸部位。用此法研究合成声阻抗剖面上的地层结构和含油气性,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 乐友喜, 王才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26-8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假设反射系数具有分形特性,并对预测误差滤波器进行修改,即可推导出任意相位的地震子波的反滤波方程,建立未知地震子波情况下求解反滤波因子和地震子波的迭代算法。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反褶积方法中假设反射系数为白噪声所带来的问题,能够明显提高剖面目的层段的分辨率,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 胡远来, 李志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35-843,9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储层横向预测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多参数油气预测的灰色评估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灰色多参数特征提取、灰色模式识别和图形显示四大部分。文中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油气预测的步骤,并结合对D油区高分辨率水平叠加资料进行了评估预测,证实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 谭明友, 邴进营, 金学新, 张日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44-8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山东北部滨海地区构造的发育及演化自始至终受控于北东—南西区域应力场的制约,同时也受北北东向郯庐大断裂的影响。负反转断层与古生界负反转结构的普遍存在,表明该区在双重应力场作用下,至少曾经发生过早期挤压、晚期拉张的应力场转换交替过程,因此形成了东部北北西向的局部构造带和西部北西向的“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现有资料证实,具有此种构造特征的领域既有利于油气的生成,亦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是油气勘探的理想目标。
  • 经验交流
  • 吴爱弟, 牟永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51-8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二维连续小波变换把一个二元的地震信号变换为有关时间、频率、空间和波数的四元函数,可以充分地利用信号与噪声在时间、频率、空间和波数方面的差异来压制诸如面波、规则噪声等各种干扰,能有效地提高信噪比。在小波变换域(w-x)上,信号在空间方向上是可以预测的,而噪声是不能预测的,这样,通过预测便能有效地消除随机干扰。此方法优于常规的f-x预测方法。对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高军, 凌云, 周兴元, 牟永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56-866.9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地震波振幅衰减随不同的频率成分有不同的吸收衰减特点,本文基于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的处理方法。首先分析了振幅衰减的物理机制,将吸收因子分解为地表一致性吸收项和大地吸收项。然后利用小波分解的特性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尺度),拟合出各个频道随时间和炮检距变化的低频吸收能量曲线,对相应的频道进行补偿,再将各个频道重构为经过补偿后的地震记录,以消除大地吸收项对振幅的影响。而地表一致性吸收项留待后续处理去解决,如地表一致性及褶积。经过理论试算和实际处理表明,本方法能较好地消除球面发散和大地吸收对振幅的影响。
  • 沈飚, 于东海, 孙忠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67-8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描述了探地雷达系统的设计、研制、物理模拟及其实测结果。该系统采用大功率、可变发射脉宽的发送电路,高灵敏度、宽带的接收电路,能实现快速、动态、高分辨率的采集和成像。通过对常见探测对象的物理模拟和实地现场测试,验证了仪器的探测性能,说明了整机具有功率大、探测能力强、分辨率高、系统一致性好和高速成像处理等特点。
  • 段玉, 符力耘, 刘德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74-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正交多项式拟会规则干扰同相轴的视频角和振幅的变化规律,与滤波因子随时空变化的窄阻带二维德波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有效剔除任意复杂规则干扰波的方法(FKSUB)。FKSUB只对地震记录上的局部区域进行处理,即在用户给定的任意形状时窗内,根据规则干扰与有数信号在视速度、频率和振幅分布三个方面的差异来剔除局部规则干扰波。FKSUB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应用,效果明显,可剔除叠前、叠后创面上任意形状的各种局部规则干扰,既有利于创面的高保真和后续的特殊处理,又对最终剖面进行了修饰。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84-8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于1996年9月24日~26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
  • 王彦春, 段云卿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85-8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应用地球物理领域中,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和油气预测方面得到了较好地应用。前向网络的重要特性是能够总结、归纳已知样本隐含的函数关系。然而其推广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本文强调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改善网络推广性能的技术:就是在网络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使总误差下降,还尽可能使建立的“隐函数”平滑,并扭曲率表征隐函数的平滑程度。计算实例表明。本文的其法可以明显地改善网络的推广性能。最后给出了用该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的应用实例。
  • 查朝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92-8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鉴于三维地震和高密度二维地震的数据量很大,仍然采用人工方法拾取速度谱,不仅效率低,而且精度低。为此,人们提出许多新的方法。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输入数据用模糊教学方法作边界搜索和模糊聚类预处理,然后通过人工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递算法(BP算法),学习结定的样本值,训练网络模型,输入经过预处理的待识别数据,完成识别工作,自动提取叠加速度。该方法肯有抗噪能力强、拾取速度精度高的特点,而且能够实现自动解释速度谱。
  • 综述
  • 王宏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898-9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油气勘探计算机应用技术,同其它科技计算领域一样,也经历了三次浪潮的洗礼──或称三代。正在到来的第三代计算是网络中心计算时代。当今和未来的重大问题,已开始以系统集成和互连能力为中心来解决。计算机集成油气勘探将引发一场深刻的油气勘探技术革命。本文最后简要讨论了计算机集成油气勘探系统特点、逻辑结构及软件集成平台问题。
  • 人物介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31(6): 923-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王成礼先生于1963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理论数学专业,1992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