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2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3-10-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周熙襄, 刘学才, 钟本善, 江玉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13-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层速度是地震勘探中需要求取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普遍采用的方生是由速度谱先求取叠加速度, 然后再用Dix公式求取层速度;另外, 还有新发展起来的计算层速度的层析技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 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 本文提出了层速度谱方法, 它是将层析技术与速度谱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求取层速度的崭新方法。它吸取了两法的优点, 克暇了它们自的缺点;充分利用了观测波场的旅行时信息和振幅信息, 但不需要拾取旅行时, 全部计算工作自动完成。同时利用特征分析方法, 提高了层速度计算的抗干扰能力和分辨力。
  • 周竹生, 周熙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23-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宽带约束反演(BCI)方法是近几年来在地震勘探反演领域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它将地震资料、测井信息和先验地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获得一个最的宽带声波阻抗模型.供地质家们更好地描述储层特征和进行储层横向预测。本文从反演方法角度, 较详细地叙述了宽带约束反演的原理和方法, 并展示了一个理论和实际资料的初步试算结果。其结果表叫, BCI方法优于目前的反褶积方法和广义线性反演(GLI)方法, 尤其是在井资料比较密集的地区, 它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点。BCI方法是提取高精度、高分辨率波阻抗的一个有力工具。
  • 消息
  • 于锋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36-5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地区第三次石油物探技术交流会于1993年8月20日至25日在陕西省敦煌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的代表、特邀代表共104人, 包括石油物探界的老前辈、专家和西部各油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地质、冶金系统等共17个单位的专家和代表。美国3M公司对本次会议提供了赞助。参加这次学术交流的论文共38篇, 其中采集4篇、处理10篇、解释6篇、方法9篇、计算方法3篇、VSP2篇、重磁电4篇。
  • 论文
  • 王山山, 聂勋碧, 邓玉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37-5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虚谱法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地震偏移方法。这种混啥方法是在计算速度、精度和占用计算机内存等方面对虚谱法和有限元法进行折衷的一种选择, 其目的是构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地震偏移方法。该方法从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出发, 沿反时方向进行波场计算, 使混合法偏移能够适应纵横向速度变化, 并能有效地减弱计算中产生的层间混响。本文采用混合法偏移理论进行了试算, 其结果表明, 该方法用于复杂波场的偏移计算是可行的。
  • 鲁传恒, 顾贤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43-5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视速度和偏振是地震波的两个重要特性, 综合考虑这两个特性, 可以对多分量地震波场有效地实现波场主能量分离。为改善和加强坡场分离的效果, 根据质点运动的直线性.在τ-p域设计一个二维非线性偏振滤波器, 作用于主能量波场, 便可压制和消除其它类型的波和噪声, 使主能量波场更加突出。在频率—空间域实现τ-p变换, 不需要对原始记录进行重采样和插值, 因而此算法快而精确;当参数满足一定要求时, 还能有效地克服假频和端点效应。
  • 涂国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50-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相移插值法偏移有其相对应的正演算法, 但在正演过程中外推用的相移因子与偏移过程中的形式不同, 且不需要重新标定。通过采用一种新的变延拓步长方法, 使得在微机上实现的相移插值法正演模拟有较高的执行效率。它适合于任意复杂地质构造的模拟, 对地层无倾角限制, 算法稳定性好, 且无顿散现象出现。文中给出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此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 适合复杂地质构造, 是一种宴用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算法。
  • 消息
  • 林自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55-5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和广东省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物探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学术报告会于1993年6月1日至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 有12个单位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 论文
  • 顾汉明, 赵树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5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实现了横向变速起伏介质情形下同时估计速度和深度的走时反演。备层介质由不等宽度的网格组成, 在网格节点间的速度由线性函数表示, 反射界面由光滑三次样条函数构成, 理论走时由快速射线追踪方法获取.更演算法采用迭代阻尼最小二乘法, 并采用自适应修改阻尼因子来提高迭代效果, 采用区间约束和点约束提高解的唯一性。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试算结果表明, 本反演算法具有迭代效果好、精度高、稳定性强的特点, 适用于任意起伏构造及横向速度梯度变化的介质。
  • 连绥仁, 张宏乐, 章煜, 杜时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67-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可控震源相位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控制它所激发的地震信号的相位与基准信号一致。根据动力学原理, 激振力代表地下传播的地震信号, 即远场信号。为了保证远场信号的相位与激振力的相位一致, 应当控制激振力的相位。把可控震源液缸产生的力或地面对平板的更作用力怍为激振力, 控制前者的相位称为重锤锁相, 控制后者的相位称为力锁相。用重锤锁相和平板锁相得到的资料质量相当, 但存在时差。用重锤锁相得到的资料要比用平板锁相更能正确反映地质现象。当扫描频率较低时, 平板的运动相位与重锤信号相位的差别较小;当扫描频率加宽时, 时差增大, 最大可达到一个相位。
  • 张树林, 朱介寿, 贺振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77-5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井间地震和逆VSP联合层析成像时, 充分考虑了坡射线在纵、横向非均习介质中的弯曲效应。首先采用打靶法进行两点射线追踪, 用奇异值分解注解病态方程;然后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试验, 并用上述方法对实际井间地震和逆VSP资料进行处理, 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地下介质比较复杂时, 利用射线追踪可能出现盲区。为了克服盲区给反演计算带来的影响, 可对盲区政用直射线代替曲射线追踪。
  • 消息
  • 文碧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83-5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学会和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学家协会委托中国石油学会物探专业委员会筹备的’93北京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术会及展览会于7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国贸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美、法、英、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南朝鲜、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900多名代表汇聚一堂, 交流了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技术、新成果, 展示了各自的新装备、新产品。
  • 论文
  • 贾志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84-5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区域应力场的分析, 对华北盆地南部多序次的张扭性边界大断层的形成机制、断裂系统及其扭动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根据张扭性边界大断层往往以弧形断裂形式出现的特点, 将区域扭动和应力方向与边界大断层的不同走向段进行了相关分析, 提出此类断层存在三个主要应力分布区:即反扭强张区、顺扭减张区和平行强扭区。依据上述相关分析结果, 建立了张扭性边界大断层上盘的构造分布模式:即张性负向构造一般分布在反扭强张区;扭性负向构造一般分布在平行强扭区;正向构造一般分布在顺扭减张区。利用这种构造分布模式, 在张扭性边界大断层上盘可准确预测和发现各类地质构造, 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 金爱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591-6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综合应用DH油田的地震、钻井、测井和物性分析化验资料, 描述了DH1号背斜石炭系油藏形态和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应用合成声波测井技术, 从井资料出发, 利用地震层速度信息, 预测D砂岩含油段主砂体的分布, 预测油层段孔隙率、含油饱和度等物性参数的横向变化, 计算该油藏的石油地质储量。
  • 张建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03-6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应用边界单元法对实际地质体边界及密度界面进行模拟, 把确定地下密度体形状和单层、多层密度界面起伏形态的非线性问题归结为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并利用奇异值分解法(SVD)和代数重建算法(ART)求解, 从而开辟了一种解重力反问题的新途径。
  • 经验交流
  • 徐常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14-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预求倾角法进行三参量速度分析时, 首先要确定地下界面的倾向和倾角。若没有准确速度, 就求不准倾向和倾角, 因此无法一次求得准确的结果。若采用迭代算法, 则可以使三参量逐渐向精确值逼近。在地层倾角小于45°的情况下, 迭代是收敛的。在有噪音的情况下, 噪音会使叠加道集上同相轴的时间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倾向的确定, 因此在迭代的每一步, 都必须估算倾向。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 采用迭代方法求取地下界面参数是切实可行的, 它使三参量速度分析的结果明显优干常规速度分析。
  • 消息
  • 甬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22-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大港石油物探公司主办的天津石油学会物探专业1993年学术交流会于8月15~18日召开。会议期间宣读技术论文10篇, 涉及定位导航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低信噪比地区的资料处理问题, 尤其是高分辨率目标处理、储层横向预测、油气藏描述以及辽东湾地区断裂晚期活动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 经验交流
  • 尧德中, 周熙襄, 钟本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23-6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VSP地震记录的纵、横渡分离方法可分为运动学和动力学两类。本文所述方法属于动力学方法。它基于纵、横波偏振特性的差异, 将频率波数域中用体变系数表示的纵波(或用协变系数表示的横波), 在排斥横波(或纵波)的情况下, 用已知的位移场表示出来, 从而得到分离的纵波与横波。模拟和实际资料的试算表明, 该方法的处理效果良好,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王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29-6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Liner精确对数DMO算法是一种优于其它对数拉伸DMO的算法, 其脉冲响应具有保持DMO椭圆的良好特性。怛是, 模型试验表明, 用精确对数DMO算法处理陡倾角数据时, 存在着严重的频散现象。本文在Liner给出的精确DMO计算公式中引入(Ω, k)域的倾角滤波因子[1+(h2/k2)/Ω2]1/2后, 这种频散可以得到很好的压制。理论模型与实际数据的处理均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的。
  • 蔡煜东, 宫家文, 甘骏人, 姚林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34-6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四川观音场构造的碳酸盐岩储层(P134地层)样本作为对象, 研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中反向传播模型预测油气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性能良好, 预测成功率高, 可望成为利用地震信息预测油气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 述评
  • 熊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39-6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当前三维数据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全三维处理技术的概念, 并把它归纳成十四个方面, 或者称为十四项技术。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 其中有些技术是必备的, 有些技术属于储备性质的。本文对这些技术分别从当前现状、技术关键和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简短的评论。笔者认为, 广泛推广这些技术, 对提高三维数据处理的质量, 定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45-6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人物介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3, 28(5): 646-6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周熙襄教授, 1936年生, 1958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物探专业。多年来从事物探专业教学工作, 培养研究生 20多名, 撰写教材9部, 领导和创建实验室两个。现在成都地质学院物探系主要从事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