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第2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1-06-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张应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267-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一种估算储层泊松比参数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利用Zoeppritz关于纵波反射系数的近似方程,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反演来估算泊松比。利用该方法在南海一个已知的气田上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它可以正确地判别储层流体的变化,预测气田的边界。此法的,有效性依赖下列条件:①具有一个保持振幅、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CDP道集;②有较准确的速度资料;③求准入射角和透射角;④采取相邻的多点预测和横向综合的方法,力求选取各点的最佳拟合结果作为估计值。
  • 简讯
  • 李生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281-2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我们使用美国生产的PE3200系列计算机作数据处理,经常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有的磁带由于有疵点,写不上数据,造成作业中止运行,不得不另换新带。但是,对废带测试结果表明,其中多数废带经磁带清洗机清洗后,所剩的疵点仅几个而已。为了充分利用磁带,我们曾试验在脱机方式下让磁带走(FORWARD)一段,跳过疵点后再联机写带。
  • 论文
  • 王卫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282-2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AVO技术在油气储层横向预测中具有独特的优点,但由于受信噪比和薄层效应的影响,给AVO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本文用相关分析法提取AVO信息,较好地克服了信噪比低的影响,弥补了AVO技术的不足之处。其方法为:设F(θi)是井附近的CDP道集经动校正后某一时刻反射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函数,这样便可根据测井资料建立的地质模型计算井处含气砂岩顶面反射的理论CMP道集,对其反射振幅进行分析,求出一条用于AVO分析的R(θi)曲线(也可用反演法求取);用该曲线与F(θi)进行相关,则得到AVO相关系数剖面。通过分析剖面中最大相关值的分布范围可实现储层横向预测的目的。文中以中原油田323测线文17井处含气砂岩为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现步骤及应用效果。
  • 章成广, 王冠贵, 黄文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292-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岩石是由孔隙和骨架颗粒组成的,用孔隙地层的全波测井理论更能揭示井中和地层中声波传播的特征。本文用修改过的Biot波动理论计算全波测井的合成波形,分析了渗透率、孔隙率、泥质含量、地层泊松比对波形的贡献,以及慢波受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影响。并指出在声源中心频率较低时(≤5kHz)用斯通利波求渗透率较合适,在声源中心频率较高时用伪瑞利波爱里相求渗透率较合适(但要消除孔隙率、泥质等因素的影响);用纵波和横波时差可确定孔隙率或泥质含量;用纵波后续波可确定地层泊松比。
  • 简讯
  • 贾树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04-3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解释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是钻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联结的桥梁。为了更准确地进行地震层位的地质标定,必须把合成记录嵌入到相应的地震剖面之中。
  • 论文
  • 汪宏年, 谢靖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05-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用最小平方技术解决二维SH波方程的非线性反演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关于横波速度变化的非线性泛函,把一般的二维SH波方程的反演问题转化为在某物理可实现的模型空间上的最优控制问题,从而使理论模型的地震记录在最小平方意义下最佳拟合于实测地震记录。最优解的求取是采用梯度法,梯度的计算仅需利用实际震源分布产生的波场及剩余地震数据产生的逆时波场,便可得到一个类似于地震偏移的迭代反演格式。对两个不同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反演的结果表明,本方法是有效而可行的。
  • 简讯
  • 孙连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18-3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计算机输入终端,虽然越来越先进,但是在大量生产中,利用终端输入处理参数仍有许多缺点:如输入参数较多,容易引起多种形式的错误;对同一地区、同一种处理作业来说,调用指令基本相同,只是处理参数不同,却要占较多的内存;长时间占用终端要过多地花费机时。
  • 论文
  • 朱衍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19-3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Byun(1990)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旅行时反演方法作了两点改进:其一是根据优化后的V_r值计算一个初始的F值,然后再根据这个初始值进行最小均方误差分析;其二是对初始值进行优化分析时,提出用测量值(或由式(4)和式(10)计算的理论值)作为实际值进行拟合,而Byun的方法是用式(11)的计算来得到一个实际值。理论模型证明:本文所述方法有一个比较宽的适应性,而Byun方法只在弱各向异性时才可以得到较精确的结果。
  • 姚娟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28-3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南翼山构造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是按下述步骤进行的:①首先根据已有钻井分层数据和各种测井曲线进行层位标定;②然后利用Apollo工作站的SEISTAR解释软件包具有垂直剖面和时间切片相关联的功能。进行层位拾取,生成时间构造图;③对工区内已有声测曲线进行各种校正建立三维速度数据体;④然后利用三维速度数据体与等t0图得到解释层位的平均速度图;⑤利用Apollo的MAPSTAR绘图软件包的相应模块,把时间构造图和平均速度图的两个数据文件进行相应的运算,即可得到深度构造图。综合钻井和地震的各种信息分析认为,低频、低速、强能量是南翼山构造高产油气层的主要特征。据此,落实了渐新统顶高产油气层和中部上新统内一油层的分布范围。
  • 钱瘦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49-3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国内外利用激发极化法在油气藏上实测试验和实验室研究表明,深部储油构造引起浅层激电异常的主要地质因素是与油气藏上方浅部地层中的次生黄铁矿侵染带有关。黄铁矿化是由于碳氢化合物渗透到浅层孔隙围岩中,被细菌氧化产生还原型的硫化物,与围岩中的铁作用后形成的。文中论述了我国目前采用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藏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油气藏激电异常受地质条件的约束及富含淡水岩层的激电效应的干扰;进而讨论了提高激发极化法探测油气藏效果的途径,并指出在油气藏开发区进行试验时应注意钻孔套管及地表管道的影响。
  • 阎世信, 程树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61-3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三维地震勘探中,我们采用两台SDZ-120型数字地震仪联机进行数据采集,由于使用前置放大器的低截止滤波器组件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滤波结果,从而使两台仪器采集同样的资料出现了相位差。使用两台DFS-V型仪器并联同步采集,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比较容易识别。而在同一地区不同地震队采用这两种型号仪器采集出现这一现象,就不易识别了。因此在地震采集时,要力求采用相同的低截止滤波组件。若实际情况不允许,如果使用不同的低截止滤波组件,在数据处理时一定要对不同的滤波结果采用各自的整形子波进行处理,才能获得统一的结果,提供正确的解释,否则会导致错误的地质结论。
  • 经验交流
  • 房康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72-3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DMO方法能够使来自不同倾斜界面的反射波同时得到有效叠加。根据DMO处理后的CMP道集,可以得到准确的叠加速度。本文在分析Dave Hale和Houston大学DMO算法的基础上,采用FFT算法实现了一种精确、快速的DMO算法。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实用而准确的DMO算法。
  • 唐建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79-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二维地震勘探相交测线的交点闭合差,对二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以往人们对低、降速带引起的闭合差很重视,但忽略了多次覆盖地震资料处理中叠加速度不闭合引起的闭合差问题。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叠加速度不闭合不仅引起较大的闭合差,影响地震构造图的精度,而且还会引起波形、频率及振幅的变化,影响岩性解释工作。因而,对此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 简讯
  • 李学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84-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河北煤炭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浅层地震仪已于1989年通过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技术发展局组织的技术鉴定,之后又相继荣获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专利号为89106799x)和第二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铜牌奖。这种新型浅层地震仪具有瞬时浮点放大、高速采样、小型轻便(15kg)及控制、处理微机化等特点,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八十年代同类仪器的水平。
  • 经验交流
  • 邓小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85-3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人们在利用多种地震信息预测油气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试图从定量的角度去评价油气,提高油气预测的精度。下面主要介绍多元统计判别法,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多种地震信息进行油气预测的方法。
  • 王根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395-4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弱反射是地震剖面上常见的一种反射特征,在岩性预测中,一般都解释成单一岩性。根据辽东湾的勘探实例证明,弱反射不只是反映单一名性,也可以在非单一岩性地层中出现,即在薄互层和反射系数很小的厚层砂泥岩地层中产生。笔者利用地质模型论证了它们的形成条件和判别方法,并指出在陆相沉积盆地地层中利用弱反射结构判别岩性,不能简单地运用一两种模式,必须结合本地区的沉积、构造特点,采用多种地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 讨论
  • 李德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404-4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引言关于含油气砂层的频率特征,文献[1]曾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但该文没有解释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即文昌19构造(图1)地震剖面上1.25~1.5s处的顶部有连续5个相位呈亮点显示、波形发胖、频率变低,而紧靠其下方1.39s附近的两个弱相位则又变瘦——瞬时频率恢复为高频。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406-4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人物介绍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812-8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黄绪德先生是我国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他于1929年生于江苏溧阳县,1952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物理系,1955年出任地质部华北石油普查大队副大队长,在国内率先领导和组织了大面积地球物理油气普查工作,首次就华北、华东和渤海湾等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这些区域的石油普查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典型解释剖面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1, 26(3): 813-8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重力异常是地面至深部所有密度界面的综合反应。不同深度、规模、幅度、密度的界面,引起不同的异常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