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 第2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1990-12-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25周年处对外发行10周年纪念
  • 李天相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47-6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编辑部的同志们长期埋头苦干于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地震先行”是康老部长(康世恩—编者注)多年的主张,现在基本实现了,这其中包含你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尽管刊物的名字叫“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但我建议适当增加一些石油地球物理用于开发的内容,例如油藏描述,以及成熟区做三维地震解决开发地质上的问题,也是可行的。
  • 吴德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48-6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自1966年创刊以来,已经渡过了25个春秋。从1980年对外发行以来,也有10个寒暑了。该刊在“发刊词”中曾明确提出,要把刊物办成“及时交流和总结生产经验、推广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石油地球物理工作向前发展的一个有力工具,更好地为油气生产服务”。25年来,编辑部努力实践既定的办刊宗旨,把刊物越办越好,多年来一直居石油期刊的前列,为发展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陆邦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49-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25周年之际,我愿发表两点感想,冀与编辑和读者们有所共识。
  • 潘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50-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委托物探局主办的一份综合性科技刊物,于1966年创办,1980年经石油部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今年是该刊创办25周年暨对外发行10周年,该刊是全石油系统创办历史最长,又是最早向国外公开发行的一家杂志。
  • 消息
  • 张德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51-6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地质效果和经济效益,促进“85”期间三维地震勘探的开展,中国石油天然总公司于1990年10月10日至16日在物探局召开了三维地震勘探效果总结报告会。总公司阎敦实总地质师到会就三维地震勘探使用和作好三维地震勘探效果总结作了重要指示,物探局吴奇之副总地质师就深化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勘探效果作了发言。各油田和物探局的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各单位向会议提交了29篇报告。这些报告充分展示了十年来石油物探系统三维地震勘探取得的显著技术进步和丰硕成果。报告涉及早期三维、滚动勘探和开发,以及油田开发后期的三维地震勘探使用效果;构造、断层、地层岩性、生物礁等不同油藏类型的勘探效果;大面积地面障碍的三维地震特殊采集方法以及利用人机解释系统、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测井信息进行三维资料综合解释的效果和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全国三维地震勘探采集了179块,满覆盖面积达1,6万km2,处理了1.02万km2,占采集量的63x10-2,解释或初步解释的面积为8300km2,占采集量的50x10-2,占处理量的81.4x10-2,在站处理为6600km2。由三维地震勘探提供的钻井井位达1500口,完钻井近1000口(含开发井),获工业油气流井占86.7x10-2。钻井成功率比以往提高30~50个百分点,估计少打干井约360口,可节约费用约7亿元,大致相当8000km2的三维地震勘探的投资。粗略统计,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达几亿t和相当规模的控制储量。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25周年处对外发行10周年纪念
  • 孟尔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52-6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杂志已满25岁。这份刊物在各方面支持下为石油物探的技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该刊发起人之一,欣慰之余,借此机会谈一些想法和希望。
  • 论文
  • 李远钦, 牟永光, 吴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53-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从数学上讲,Radon 变换表示一种映射关系。VSP 观测中的上、下行波通过这种关系可以分别映射到τ-p 平面的正、负半平面上,从而使上、下行波得到分离。利用 Radon 变换,并考虑波的振动特性,还能将上、下行的纵、横波进行分离。为了提高 Radon 变换的分离效果,除对波场的边界处采取平滑处理之外,在沿某一斜率叠加时,应尽量选取与此斜率相近的波参与叠加,对于偏离此斜率较大的波给予适当的压制。
  • 王彦春, 董敏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62-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VSP 资料的直达下行波能量强,信噪比高,为求取吸收参数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现有的一些求取吸收参数的方法均不能有效地压制上行波及短程多次下行波的影响,因此利用下行波求得的吸收参数精度不高。相比而言,“振幅谱比法”应用较广,而且不受震源能量变化的影响。本文对振幅谱比法作了修正,即利用声波、密度测井曲线构成的反射系数序列对直达下行波的非弹性吸收的振幅进行校正,以消除上行波的干涉和短程多次波的影响,然后再用振幅谱比法求品质因数。这种改进方法称“校后谱比法”。在有高质量的声波、密度测井资料时,使用 VSP 资料可比较准确地求取介质内的吸收参数,并可改善吸收参数的空间分辨率。通过在 SVSP 资料上试算表明,改进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 消息
  • 金福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75-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1990)于10月13~17日在江城武汉召开。参加本届年会的代表近600人,论文700余篇。专题报告分17个会场进行。与历届年会相比,本届年会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会议规模大,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单位,其中有地球物理学界的学者、教授,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可喜的是有一大批地球物理学界的新秀,代表人数之多,史无前例,是中国地球物理学界的一次盛会;二是会议内容丰富,本届年会共收到论文713篇,涉及空间物理、固体地球物理、能源地球物理勘探、综合地球物理勘探等多个领域,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球物理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三是正式创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且与年会同步出版发行,这将有助于加速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普及。
  • 论文
  • 邓小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76-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复杂断块圈闭的封堵分析,目前是根据已知钻井的岩性资料推测所有砂岩储集层在断层上的封堵情况来进行的,但必须要有高精度的构造图和断层两盘的钻井岩性资料。不同岩性组合的反射波波形是不一致的。断层上下盘封堵情况反映了两盘的岩性组合关系,断层两盘的岩性组合差别越大,其反射波波形的差别也越大。本文试图通过对断层上下盘反射波形的相关分析来了解断层上下盘的封堵情况。通过对6个模型的相关分析与数据统计,得到ρ=cos[k(100ω)]近似关系式,其中ρ为相关系数、ω为封堵率、系数 k=1.95(6个模型的数据趋势分析结果)。实例表明,这种分析结果能代表一种最大的可能。
  • 消息
  • 刘晓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84-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石油地质研究院、所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配合,提高地质工程制图人员的素质,发展制图技术,石油工业地质工程制图技术协作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1990年10月17日至22日在华北油田召开。来自石油系统48个基层单位的近百名代表经协商讨论,通过了“协作组章程”和今后五年的“活动计划”,并决定成立“地质制图基金会”和“协作组通讯编委会”。
  • 论文
  • 周竹生, 包吉山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685-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获得层状声学介质的层速度参数,文中依据波场延拓理论和模糊决策理论改进了速度分析。首先以傅氏域内的双方根(DSR,即 Double SquareRoot)延拓方程为工具,以一定的试验速度(v_i)和双程旅行时(τ_i)延拓地表的多炮检距波场,获得延拓后的多炮检距波场;然后,根据相干准则计算延拓后波场值沿炮检距方向的相似度,并把它作为对应的速度—时间点(v_i,τ_i)(称之为备择点)处的相似度;改变 v_i,τ_i值,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可获得 v_i-τ_i平面上的相似度,再按相似度准则、趋势贴近准则、距离最小准则将求得的相似度转换为对应备择点的亮度;最后,根据各备择点的亮度便可自动拾取速度和双程旅行时,从而达到从多炮检距波场中自动求取层速度和同时确定最佳层底双程旅行时的目的。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试算的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求出的层速度具有精度高、误差不累积的优点,该法还具有适应弱反射和抗干扰的能力。
  • 刘秋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00-7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东濮凹陷的地震勘探始于1973年,共作二维地震测线27000km,1982年以来,又在有利地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到1986年,已发现8个油田,现已建成数百万吨产能。东濮凹陷已成为勘探程度较高的探区。实践表明,该区的断层特别发育,直接影响着构造的形成和油气的聚集。该区勘探程度虽然较高,但在未作三维勘探的地区,断层的解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在“东濮凹陷的断层解释”一文的基础上对该凹陷几个构造上的断层解释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各自的模式。应用这种断层解释模式,不仅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多年来有争议的石油地质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找到一些有利的含油区块。
  • 朱惠铭, 王松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12-7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第四系浅湖相沉积最大厚度达3200m,生气面积达15000km~2,是寻找天然气最有利地区。本区第四系地层的速度较低,一般为1700~2500m/s。在这样的低速背景下,地层含气后在地震时间剖面上出现如下特征:低速异常现象更加明显,在隆起部位出现隆中之凹;含气层的反射能量较弱;频率变低。依据这些基本特征,并利用地震模型正演、合成声波测井、AVO、岩性模拟及地震压力预测等技术,对本区的天然气进行了地震检测。经钻探证实,这项研究天然气的方法是成功的。
  • 张小平, 向鼎璞, 吴大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26-7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川中—川南过渡带非背斜油气藏地震勘探中,用模糊数学方法识别含油气地震反射异常见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系统地叙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利用地震特殊处理资料(拟测井层速度(PIVT)和瞬时振幅包络及瞬时相位剖面)及地震反射时间剖面(经过相对振幅保持和高分辨率处理)选取指标参数的方法。文中提供的应用实例表明,在二叠系阳新统茅口组(裂缝型油气储集层)的14口探井中,用模糊聚类分析预报的产气量与探井产气情况完全吻合的有10口井,占71.4×10-2,基本吻合的有4口井,占28.6×10.(-2)。另外,对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雷一(孔隙型油气储层)油气藏的油气预测也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经验交流
  • 刘怀山, 王玉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34-7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震源激发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和勘探目的,采用有效的震源及激发方式,才能产生频带宽、高频能量强,且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的子波。研究表明,采用炸药震源、小药量、浅井、小井距激发的组合爆炸法,不仅能提高有效波的高频成分,使优势信噪比的频带展宽,而且可兼顾中深层的反射能量。采用这种激发方式在多个地区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王秀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44-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与地面地震记录接近的 VSP 资料提取子波 b(t),经快速傅氏变换求得 B(f),将|B(f)|平滑滤波成|(f)|后作为滤波因子对 B(f)进行滤波,再经反傅氏变换,即可得到与地面地震记录子波最为接近的子波 d(t)。然后求取零相位整形因子,再对地震记录作整形反褶积及一些保持高信噪比的处理,便可输出高分辨率的零相位地震剖面。
  • 消息
  • 谭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50-7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探方法、资料处理、仪器、工艺、地质应用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国煤田物探技术水平。会议采用代表推荐,评委记分的方法评出优秀论文25篇。会议期间,代表们按专业分组,就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煤田特色的勘探地球物理技术和,“85”主攻方向等专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会议认为,用地震、测井、电法、重磁等物探方法和钻探、地质密切配合进行综合勘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后还应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会议希望尽快将已掌握的新技术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例如,地震高分辨率勘探技术;地震研究煤层厚度变化趋势和宏观结构;矿区地震勘探技术;电磁频率测深技术;电测深数据处理技术;航磁电算在火成岩下找煤系技术,浅层横波勘探技术;磁法勘探煤层火烧边界技术;数字测井技术,井中及井下物探技术;VSP及孔间地震技术等。只有将这些新技术有针对性地用于煤田勘探,才能适应,“85”期间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
  • 经验交流
  • 田召才, 雷虹, 单连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51-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 VSP 观测中采用三分量检波器接收,每个分量所记录的信息都是空间波场振动在该分量上作矢量投影的合振动,因此,VSP 资料处理的关键,就是进行波场分离。为了获得好的波场分离效果,必须确定两水平分量的定向和求取偏振角。两水平分量的定向可以借助于直达 P 波的偏振方向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加以确定。偏振角可通过矢端曲线和瞬时相位法求取。两水平分量定向后,上、下行 SH 波的水平分量被分离到 H_T(t)分量中,上、下行 P 波和转换 SV波的水平分量被分离到 H_S(t)中。将 Z(t)分量和 H_S(t)分量按在垂直平面内估算的下行 P 波偏振角进行坐标转换,即可实现下行波场的初步分离。然后,再联合使用波场分离和反转投影方法对上行波场进行分离。但是,反转投影只能实现上行 P 波和 SV 波的主能量分离,不能完成全波场的分离。文中展示了在PDP-11/24计算机上使用人机交互三分量处理软件的处理效果。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62-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消息
  • 钱荣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72-7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于1990年9月23日至9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0届年会。会上共发表了441篇论文,另有张贴论文57篇。
  • 论文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0, 25(6): 773-7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钱绍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石油地球物理学家,生于1927年,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一直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为发展我国的石油物探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