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 第2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5-10-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刘光鼎, 肖一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45-4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天然气勘探问题,实质上可归结为对含油气沉积盆地的研究。而油气沉积盆地是一种构造形式,因此,地球物理的任务就是阐明盆地的构造形态和物质的分布状况,进而研究盆地演化的时空过程,并揭示其含油气性。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需依赖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只有研究盆地的演化过程,才能正确认识盆地的成因,而要研究这种过程,则不仅要有沉积的内幕信息,而且还要有基底内幕的信息。但是,不同的地球物理方法探测这些信息的能力均有其局限性。所以,只有发挥各种方法之长,综合运用,才能获得良好结果。方法的综合运用宜置于一个系统中进行,解释的最终结果应力求转换成地质信息。
  • 王才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55-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波动方程偏移的技术中,通过引入广义差分延迟算子的概念可得到时空域中完全非均匀介质的单行波方程。由该方程出发,利用z变换与傅里叶变换关系可导出Gazdag在频率波数域中提出的90°单行波方程。将根据广义差分延迟算子的运算性质得到的差分公式运用于傅里叶变换后的变速度的二维声波方程,再采用适当的逼近公式来近似方程中的平方根,便可得到目前用于模拟和偏移的Stolt的45°单行波方程。本文在该方程中进一步引入了Crank-Nicolson一阶有限差分算子来代替中心差分算子,从而得出了45°无条件稳定差分格式的单行波方程。通过实际处理人工合成剖面证明,用这种差分格式作偏移要比常规算法准确和省时。
  • 何玉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65-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自激自收时,一个地下地质模型可以作出一个确定的正演结果,但这个正演结果却可由无穷多个地下地质模型所获得。本文在简单的二维模型情况下,对这种多解性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可以看到,模型与地下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取决于人们事先对地下参数掌握得是否全面,而不能单纯以正演结果与地震资料相符来断定地下结构。
  • 何潮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74-489,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将地震记录在二元正交基中表示为则其二维谱为然后将不需要的圆频率ω和圆波数Kx所对应的谱值充零,再用上述第一个公式作反傅氏变换,便完成了二维滤波。在程序设计中,根据公式Ap(K·2p+j)=Ap-1(k·2p-1+j)+Ap-1(K·2p-1+j+2m-1) Ap(K·2p+j+2p-1)=[Ap-1(K·2p-1+j)-Ap-1(K·2p-1+j+2m-1)]WNK·2p-1排列成快速傅氏变换子程序FFT,调用FFT对地震道分别进行纵向和横向快速傅氏变换,便得二维谱。程序具有时变和空变的功能。为了加强二维滤波的功能,还设计了F-K陷波器。陷波器的主要参数是斜率和频率,斜率参数既可保留正或负视速度波组,也可同时保留在正、负视速度域范围内的波组。频率取值应该比一维滤波的取值范围稍大一些。当要保留高速波组时,高频数值应取大一些;当要保留低速波组时,低频数值应取小一些。为了提高分辨率,频率采样间隔应小于7.8赫兹,波数采样间隔应小于0.0003125/米。
  • 唐庆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90-4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一般说来,构成一个有利的油气圈闭要有几个特征(本文只取四个),而每一个具体的局部圈闭对于这几个特征有几个隶属度:μ123,…,μn。由于这些特征在油气圈闭中起的作用不同,即具有不同的权数:α123,…,αn。若事先规定一定阈值(即限度)M,当隶属度与对应项的权数相乘再相加满足时,则认为此圈闭为有利圈闭。根据阈值M的取值大小,可对局部圈闭进行分类,并作出评价。本文以东濮凹陷为例,叙述了方法的具体应用。
  • 辛连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496-501,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马尼特拗陷的东部和西部各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东部的阿尔善凹陷沉积了大套的暗色湖相泥岩,厚达近千米。在地震反射剖面上,可以见到三组振幅较强、连续性较好的反射,把这一套地层分成三个亚层序,每个亚层序内部,由不太连续和比较连续的平整弱振幅组成。经钻井证实,弱振幅反映的泥岩地层,其内部夹有三组砂岩,并在阿尔善构造上的阿2井见到了工业油流,说明东部地区是含油远景较好的地区。西部地区,从总的来看不如东部地区,例如宝格达凹陷的地震剖面,反映的是上部为水平反射层序,中部为倾斜反射层,其下为杂乱反射,属于复杂的三角洲沉积,没有湖相沉积。准沟凹陷的沉积特征与宝格达凹陷类似。但是,由层序对比来看,在西部也有相对较好的地区,如沙郡凹陷和塔北凹陷,这两个凹陷的地震剖面在一定程度上有与阿尔善类似的反射特征。凹陷中T5—T7为生油层,可以划分成三个相带,中间是密集反射带,表明砂、泥岩比较发育,从钻井资料证实,也有暗色泥岩存在,它们也具有生油条件。
  • 余钦范, 王家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02-5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我们以广为应用的三度体为理论模型,讨论了三度磁性体磁异常的振幅谱和相位谱的平面特征。影响其平面波谱的主要因素有磁化倾角θ和磁化偏角D以及三度体的水平尺寸b和c。振幅谱:在相位因子φ1=0的情况下,三度体的长轴与x方向一致,这时:1)当D=0或D=(π/2)时,θ角的变化不影响振幅谱的对称性,只影响振幅值,θ越小振幅值越小;2)当θ=(π/2)时,振幅值达到极大;3)当Dm0或Dm(π/2)时,θ的变化同时影响对称性和振幅值。θ越小对称性越差,振幅值也越小;4)当b=c时,D由0变到(π/2),振幅谱内等值线圈向一个方向伸长。当b=c时,振幅谱内等值线圈的伸长方向与b=c时相同。在相位因子φ1m0的情况下,三度体的长轴与x方向不一致,这时,只要作一坐标变换,在新的坐标系中,振幅谱的图形与φ1=0时的图形相同。相位谱:在相位因子φ1=0,位移因子x0=y0=0时,三度体中心位置位于坐标原点正下方,相位谱等值线为一系列交于原点的放射状直线;当x0m0,y0m0时,相位谱图形出现周期性变化,但只要作适当的换算,仍可得到与x0=y0=0时相同的图形。在φ1m0的情况下,仍按振幅谱的作法,进行坐标变换,便可得到与φ1=0时相同的图形。根据上述振幅谱和相位谱的特征,可以确定磁化倾角θ和磁化偏角D。
  • 王本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12-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有符号位的二次比较型瞬时浮点放大器,它是将通常用的七阶放大改为四阶放大。第一阶为48dB放大级,第二、三、四阶为12dB放大级。其基本原理是:第二、三、四阶入口处电位是否达到2V的判别要同时进行,判别之后开关状态才发生改变;加上第一阶48dB放大级输出是否大于8V的判别,共进行了两次比较。从而使放大一个子样的时间仅为三次增益调整型时间的一半。
  • 简讯
  • 王同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19-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胡钦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19-5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林宝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20-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我们把地震检波器的横向共振频率定义为检波器假频。检波器的线圈及弹簧片系绕的横向共振为具有软特性弹簧的非线性振动。由于弹簧片悬丝的失稳而耦合为轴向振动,从而使地震记录信号产生畸变。本文根据实验结果,对检波器假频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假频的定义和测试方法。在检波器假频的实验研究中,研制了一种新颖的钢球支承式水平振动台。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在比较宽的频率范围和速度范围内具有很低的波形失真度和铅垂振动幅度。
  • 简讯
  • 张应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28-5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王秀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34-5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地震测井子波,经过换算作为地震子波,在频率域计算出去相位滤波因子;利用该滤波因子对地震记录进行零相位滤波,从而得到零相位剖面,零相位剖面与常规剖面相比,分辨率高,强相位与反射系数在时间上能较好地对应。
  • 蔡大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40-5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管治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44-5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王文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45-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聂开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52-5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经验交流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53-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胡钦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5, 20(5): 55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