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 第1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83-06-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熊识仲, 周虬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197-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我国于一九五二年始,开展了石油电法勘探工作,五十年代末,石油电法队发展到36个。六十年代初,随着石油勘探重点由西北转向东部沿海,以及后来“文革”的影响,电法队大批的压缩和转业。七十年代初重新集结了五个电法队,不仅继续从事石油电法勘探工作,而且还开展了直接找油的试验工作。这一期间还就电法勘探的某些应用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整套数字处理程序。从三十年来的电法勘探实践可以看到,电法勘探在区域普查、查明局部高阻层隆起以及在特殊条件下对电性断面的研究等方面,仍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要积极发展和研究大地电磁测深、建场测深等其他电勘探方法,加强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
  •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07-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论述了由地表各种障碍物(不均匀体)所次生激发的地震干扰波,并指出它是地震勘探中最值得注意的干扰波。次生干扰的复杂性在于:(1)次生干扰可以分布于全记录,无法躲开,也不能切除。(2)它与有效反射波几乎有相同的频带范围,无法用频率滤波滤去。(3)次生低速干扰常常表现为“随机性”,而克服随机干扰一般采用的是统计法,但统计法克服干扰的本领总是很有限的。(4)次生干扰可以从四面八方传到排列,因此在记录上的视速度常常很高,最高可接近无穷大。侧面次生高速干扰可以与反射有效波十分相象,真假难分。有些次生高速干扰甚至在叠加时会得到加强。(5)由于次生高速干扰的视速度普遍高于折射初至波的速度,因此与反射有效波在视速度域及视波长域总是难解难分,不可能在野外组合中把次生干扰去除干净,只能留给室内处理。本文又指出了传统的地震教科书中论述干扰波调查方法的片面性。次生高速干扰往往在干扰波调查记录上不易被发现。相反地在生产记录及水平叠加剖面上却清晰可见。文中指出,克服次生干扰波最有效的方法是面积组合,直线组合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并对面积组合的各种形式作了具体介绍,强调用玫瑰图的分析方法指导组合实践。在处理过程中,克服干扰波不能只在一个地震道上做文章。文中指出目前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通病,并认为混波、二维滤波及相干加强等方法是克服各种次生干扰波有效的方法。目前,进一步从记录中彻底消除干扰波的技术尚待研究完善。本文初步提出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
  • 简讯
  • 江忠信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25-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震剖面上展绘测线交点是一项既繁锁而又不可缺少的工作。在1704计算机上研制成功的展绘测线交点程序,能提供相交测线的文件号、测线号和桩号。测量成果数据可在磁带上永久存储,在磁盘上作短期存储,两者存储格式完全一致。
  • 论文
  • 刘开时, 孙殿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26-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川中地区中三叠统风化壳中,不仅分布着古岩溶、古潜丘等类型的油气圈闭,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小断层。这些小断层及其所在部位的古地貌,有利于上覆香溪群油气的富集。因此,寻找风化壳类型的油气圈闭和小断层,应成为川中地区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 简讯
  • 林自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31-2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海洋石油科技工作长远规划座谈会于一九八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石油部科技司、石油部科技情报所、南海东部和西部分公司、南黄海分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局、物探局资源评价所等单位的4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理秦文彩到会就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科技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 论文
  • 田绍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32-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远参考法可以提高大地电磁测深方法的适应能力,有利于解释精度的改进和工效的提高。本文以实例介绍了此法使用上的特点,并指出利用远参考法进行大地电磁测深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 简讯
  • 李一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35-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数学地质在石油资源预测及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十日至四月十六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来自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中国科学院、煤炭部、冶金部、核工业部、国家地震总局以及有关大专院校和光明日报社等七十六个单位的一百六十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 论文
  • 黄先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36-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滤波参数与幅频特性和相移特性的定量关系。在通频带内,幅频特性曲线的幅值的大小与阻尼系数有关。在阻带区,幅频特性曲线陡度的大小取决于滤波器的级数。滤波器的相移特性曲线均在0°-180°范围内变化,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相移值反而减小。实验表明,阻尼系数和正反馈电容选择合适,理论计算的幅频特性曲线和实测的幅频特性曲线基本一致,可以实现去假频滤波器对传输地震信号的高保真。
  • 简讯
  • 黄兴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44-2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滇、黔、桂石油会战指挥部于一九八三年四月六日至九日在昆明举办了山地弯线地震数字处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代表之外,还特邀了SSB处理中心及四川和江汉石油地调处计算站的代表。
  • 论文
  • 宋庆海, 柴振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45-2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层状介质中,采用“隔离层”的办法,可以分离出一次反射波和多次反射波。通过研究层状介质系统中多次反射波的特点可以看到,多次反射有加强低频成分能量的作用,随着界面反射系数的增大,反射次数和层数的增多,这种加强低频作用就越加明显。
  • 岳彩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49-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JX地区,由莫氏界面的起伏只能引起21—42毫伽的重力异常值。然而,在此区却出现了5—70毫伽的重力异常值,从中去除莫氏界面的影响,其剩余异常值还有30—50毫伽。出现这样的重力低异常,应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化学成因上去分析,结果说明该区有两个大的重力低异常是由两个火成岩体引起的。
  • 简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53-2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张在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54-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出发,具体地比较了硬线(Hardwire)逻辑控制和微程序控制(MPC)的异同和优缺点,详细地讨论了微程序设计的方法步骤,最后给出了一个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的设计实例。
  • 讨论
  • 钱荣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65-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指出用物理光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地震波时所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目前偏移的理论和方法。指出仅仅根据孤立的二次点震源的讨论,认为波动逆过程的惠更斯原理是正确的,并把其作为偏移的唯一基本原理是错误的。在此基础上用“广义绕射变换”来归纳和解释各种偏移方法也是不妥的。承认界面上的二次点源,与否定在实际记录中可以分解出二次点震源的绕射波是不矛盾的。
  • 经验交流
  • 傅同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71-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DP凹陷利用层速度推断砂泥岩的百分含量、寻找含油气的有利地带过程中,遇到如何延长指数量板曲线、确定各条含砂量曲线、消除特殊岩性的影响、利用声波测井资料等问题,本文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应用实例。
  • 简讯
  • 禾刈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77-2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河北省涿县物探局召开了石油物探系统计算机协调委员会第四次(扩大)会议。海洋、南海、新疆、四川、大港、辽河、江汉、长庆、胜利、江苏、大庆、青海、河南、吉林、浙江、安徽以及物探局、石油部勘探开发。
  • 经验交流
  • 赵世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78-2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振幅谱比法是利用同一地震道上相同起点,不同长度的两段记录,分别求其振幅谱,然后对应点相除,得到此道的振幅谱比曲线。当地层含有油气时,在振幅谱比曲线的低频部分就出现异常值反之,不含油气时,就不出现振幅谱曲线异常。在DP油田用此法验证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 徐盛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85-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机上进行时-深转换,可利用下面公式直接计算各CDP点叠加道深度值 z=v(t0)·t0 式中v(t0)为工区内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可由速度谱、地震测井等资料求得,在此作为已知条件。如果在一条测线或一个工区内速度的横向变化极小或者没有变化,那么直接用上式计算各道不同时刻的深度值,就存在大量的重复运算。假如一张叠加后的记录有24个叠加道,若采样间隔为2ms,对于从0.5-5秒的记录段来说,一个记录道需计算2500个t。时间值所对应的深度值,对于一道就需要进行2500次乘法,而对于一张记录就需要做60000次乘法。
  • 动态
  • 应兆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88-291,2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震勘探钻井中,为对付坚硬岩层,国外采用了冲击式钻头。本文结合美制“Ram—Blast”钻头,就冲击式钻头的发展现状、结构、材料选择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风动冲击器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 吴光蕃, 梁永成, 姚振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92-2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利用可控震源在内蒙古的二连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的酒西和花海盆地、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陕甘宁盆地及华北盆地的东部等各种地表条件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做了大量的地震勘探工作,其效果是显著的。现将“可控震源地震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有关技术报告中的地震可控震源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及勘探效果等内容摘录如下。
  • 外刊题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3, 18(3): 294-2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