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 第1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82-10-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许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惠更斯原理的物理解释,指出它是以二次点源概念为基础的物理等效原理。文中根据体积胀缩变化率与胀缩力变化率的物理性质及规律,在一定的点源条件下导出作为惠更斯原理唯一数学表现形式的Kirchhoff积分;论证了波场是单极与偶极二次球面波的物理等效合成结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否定二次点源物理内容而肯定Kirchhoff积分数学形式,二者是不相容的。
  • Dale. G. Stone, 范维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14-26,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测井曲线有很好的垂向分辨率,但横向相关性较差;地震资料在横向上分辨率较高,可是在垂向上却受到一定限制。综合使用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是解释工作的基础。当前,把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相互结合是人们常用的一项技术。
  • P. Kennett, R. L. Ireson, 肖玲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27-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垂直地震剖面法已经普遍地用于一次反射和多次反射的准确识别、井附近地层倾角的计算、地震反褶积因子的推算以及在钻井前对声阻抗变化深度的预测。目前,新的处理程序使得垂直地震剖面有着较高的垂直和水平分辨率,它揭示出在地震剖面上以往所不清楚的构造和地层特征。在海上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阶段,对直井和斜井都要加以利用,因为垂直地震剖面可以为有意义的主要层段提供高分辨率的地震响应。同相轴的不连续以及绕射波的出现表示有断层和陡坡存在;并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层的不整合现象以及其它的细微的特征。垂直地震剖面将把地面观测和井中观测的构造和地层特征联系起来,以适应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和石油工程师作综合解释的需要。
  • 简讯
  • 沈顺松, 刘占楷, 宋振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42-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南阳油田地调处计算站已于一九八一年底实现了静电绘图仪(西安石油仪器厂生产的JDH79-1型)与TQ-16机的联机,使用效果良好。此联机方案有两个特点: 1.原设备是以命令码控制的(四位二进制码),现改为不编码的特征位控制,特征由主机产生。这对于没有外围机、控制器、交换器的中小型计算机来说是很适用的,也未损失原绘图仪的功能以及主机运用这些功能的灵活性。
  • 论文
  • 李希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43-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时差扫描分离法能够从干涉波中区别波的类型和特征,它输出的△t谱可以记录道集中心道的地震波到达时间,以及相对应同相轴的时差和平均振幅。这些参数可以作为提供正确的野外施工参数和处理参数的依据,也可以作为鉴定资料质量的标准。
  • 简讯
  • 《石油学报》编辑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5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石油学报》是我国石油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内容包括:石油地质、油田开发、石油工程和石油炼制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学术活动、书刊报导、学术讨论等。自1980年创刊以来,受到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师生的欢迎。为了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要求,本刊从1983年元月(第一期)开始,将由每期104页增至120页。本报为季刊,于每季首月25日出版,国内版每期定价0.80元,全年3.20元,刊号:2-114。国内读者请向当地邮局订阅。国外读者请向中国国际书店(北京2820信箱)订阅,国外代号为Q193编辑部尚有少量以前各期学报,如有需要者可与北京六铺炕石油学编辑部直接联系。
  • 论文
  • 刘开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52-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四川中部S区是川中香溪群地层主要含气区之一,气藏属于薄层状碎屑岩裂缝性类型。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对比指出,在S区采用层速度、振幅、频率等检测油气技术,常会落入陷阱。针对S区气藏的裂缝性和薄层性特点,应以提高记录的分辨力、寻找小断层为主。S区已钻的气井都和小断层及裂缝发育有关。
  • 消息
  • 何玉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58-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石油工业部横波地震勘探方法技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5个单位的69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代表们首先听取了四川代表蔡泽蒙同志所作的“遂南地区横波地震勘探方法试验情况”报告。与会代表结合此项试验,就横波的理论和实际生产、应用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代表们肯定了这次横波地震试验的意义,不少代表还对今后进一步加强横波勘探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 论文
  • MT协作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5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常规处理、解释流程和几种提高资料处理信噪比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程序的数学模型及框图。最后以实际观测记录的处理解释结果为例说明这些程序的有效性。
  • 经验交流
  • 王永丽, 钱汉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71-79,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流行的自动剩余校正方法常以一标准反射层的剩余时差为基础,因而对此标准层以外的、具有不同产状的反射层的校正效果就不满意。分层自动剩余校正方法则是根据地震记录不同的反射时间和产状,选取若干不同的时窗,分别求出剩余校正量,对记录进行分层剩余校正。
  • 钱新, 李荣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8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诺瓦(NOVA)机自动绘制地震平面图的应用程序SDPL系统,是根据地图投影的原理设计的,可为用户绘制不同比例尺的各种地震平面图。对于信息损失和减少噪音等问题,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技术,保证了图件的精度。
  • 讨论
  • 尤桃如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84-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野外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地震勘探的质量,能使地震勘探在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成果解释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地震勘探的水平。本文叙述了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地震勘探质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其实现的初步设想。
  • 赵亚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88-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讨论现有各种曲射线量板法所存在的缺点入手,提出一种模拟求取Z0、R量板的方法——求心量板法。文中对现有曲射线量板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使用方法以及V0、β值的物理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 张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2, 17(5):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在以往的作图过程中,对使用的速度常存在几种不合理的情况,一是用同一条综合速度曲线作整个地区的时深转换;二是采用局部地区的速度作图,在全区的构造图上出现繁多的拼图线;三是采用了固定不变的v0、β值。为了克服上述弊病,有人提出用多层的以t0为参变量的速度平面图迭合和同层位的t0、v平面迭合的方法绘制构造图。这两种方法虽然考虑到速度的横向变化,但作法复杂,成本过高,使用不方便。下面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作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