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 第1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80-08-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马恩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平行射线法的原理及资料处理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可能运用,其中包括层速度的求取和微屈多次波的分析。同时还给出了微屈多次波在平行射线扫描记录中的特点和识别标志。
  • 傅才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8-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利用钻井声测曲线和井旁地震记录求取合成声波测井剖面的方法,文中比较了用层序反褶积、子波反褶积和脉冲反褶积计算合成声波测井的效果,分析了影响效果的主要参数。最后,给出合成声波测井剖面的实例。
  • 消息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2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年七月三日在苏州隆重召开。到会代表241人,来宾15人,共256名。参加大会的有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梁百先等我国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也有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五局王遵级同志及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邢芮同志等也参加了大会。
  • 论文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27-36,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代表团一行十一人,代表美国七家石油公司和四家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于1979年9月5日至27日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互访安排,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球物理学家组成同等人数的代表团于1979年11月1日至20日访问美国。美国代表团在华期间,访问了设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质部的地质勘探仪器厂,在北京以南60公里处的涿县访问了电子计算机中心和地球物理研究院,访问了黄河入海处的胜利油田,在上海访问了地质勘探公司的海洋分公司,在成都访问了中国石油公司的西南分公司,在广州访问了中国石油公司的广州办事处。代表团访问上述单位(除北京的仪器厂外)时,均宣读了事先拟就的技术论文。在计算中心和胜利油田参观了数字处理计算机系统(系中国、法国和美国制造),参观了胜利油田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在距重庆不远的地方,访问了一个地震队,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情况下,每当代表团团员宣读完技术论文之后,都分组进行讨论。通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介绍探区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由代表团团员尽力给以解答,对现存的疑难问题探讨性地提出解决方案。讨论的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方面。大家最感兴趣的课题包括:(1)岩性的确定;(2)礁块勘探;(3)地表条件复杂地区的勘探作业;(4)反褶积;(5)模型与偏移;(6)静校正。代表团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球物理学家熟悉最新的资料采集技术和处理技术,但是由于缺乏最新的野外设备和资料处理系统,尚不能有效地加以运用。
  • 李明, 王宜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3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指出在我国几个主要沉积盆地内岩石的密度和埋藏深度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将密度作为深度的函数来模拟密度剖面引起的重力值并和实际观测值拟合,进而求出密度界面的构造形态。文章列出密度界面的计算公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步骤,最后通过实例的分析指出方法的优缺点。
  • 刘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5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已知油区进行激发极化法试验,得到了大量的“激电”参数资料。激电参数的异常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高激电异常特征对新区的油气进行了预测,目前,在正的高异常区已有三口钻井证实了新区的含油性;在低异常区已有四口井证明无油气显示。这充分说明激电异常在直接寻找油气方面的作用。文章还对产生激电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碳氢化合物富集的地区,产生高激电异常是完全可信的。
  • 吴顺和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5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利用磁法资料直接计算基底起伏的原理,主要从数学上导出了基本公式,其次对计算方法作了扼要说明,并指出其应用条件和应用该方法的原因及意义。
  • 赵振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62-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了几种常用的迭加资料偏移方程的可行性解算条件,并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详细地分析了频率-波数空间法得到精确解的条件。文中还分析了实现全波方程偏移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克服的途径。
  • 张崇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71-76,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讨论一种基于二进制运算的快速哈达马德变换(FHT)。文中从哈达马德矩阵的定义出发,并根据此种矩阵的性质,着重进行了快速哈达马德变换的理论推导。最后,给出了便于应用的一般计算公式。
  • 潘生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7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地震勘探工作中使用散装硝铵炸药的现状,并且指出研制地震专用成型炸药乃是地震勘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已经研制成功的WT-95型炸药的结构、优点、野外考核情况作了简要地介绍。文章最后还对进一步改进地震专用炸药提出了具体建议。
  • 刘大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80, 15(4): 82-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聚能效应的成型炸药,列举了在不同情况下所得的地震记录,进一步证明用这种方法代替现有炸药方式作地震勘探的激发震源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