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 第8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73-10-15
  

  • 全选
    |
    目录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0-0.
    摘要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 论文
  • T.阿斯富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南得克萨斯瑞岗油田是与富瑞奥——维克斯布格单斜挠褶有关的许多重要的生产油田之一,该单斜挠褶与沙姆夫达斯——万德比特断裂带相平行,且位于它的下降盘。瑞岗1935年开始勘探,结果在1938年发现了富瑞奥油层,1950年发现了维克斯布格油层。对富瑞奥和维克斯布格浅层储量的开发一直持续到今天,在六十年代后期,近代勘探工具的应用表明,瑞岗油田将来的发展和储量的增加是有潜力的。包括振动地震源和数字处理在内的改进了的地震技术,它所提供的深层资料,首次使得全部瑞岗构造得以解释。在这个已开发的老油田里,这些资料促使油田走向又一次钻探以寻找最终储量的阶段。
  • 小川克郎·津宏治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16-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日本地质调查所最近购买电子计算机的趋势,日益高涨起来。以往,不少人把地质学看作是和电子计算机不相关的科学。挎水壶、背背包、拿鎯头、翻山越岑找石头就是地质工作的形象。为此,本文将介绍地质领域里使用电子计算机的现状,略论其发展趋势。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质学领域中引进了数学方法,其发展是惊人的。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其一:是有关地质学中数据的统计处理方面。这一发展阶段的目的,是使地质学中的主要工作,诸如记录、分类等工作客观化,高效化。其二: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地质现象。在地质学中引入数学方法,创造新的研究领域。这是积极利用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研究领域称为数学地质学(1969年出版了以此为名的杂志)。其历史虽短、未来的发展是可以期待的。用地球物理(即物理数学)方法研究地球表面部分(从地表到数千米深处),也就是处理地质学现象的学科,叫做“地球物理勘探”。是广义地质学的一个分科,其目的是解释地质现象。地球物理勘探中使用电子计算机正在常规化。本文还将用“数据流程”概要的叙述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并举出一些实例。最后,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介绍近代地质调查的例子,如地质调查船和航空磁力勘探。
  • J.H.卡米恰尔, 诺尔伯特E.韦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23-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为进行合适的同相迭加,在应用动校正所必需的最佳“拉直”的自动确定中,有明显的干涉时,平均处理(由于单个同相轴的随机特性)的统计“涂抹”(Smear)导致令人讨厌的结果。为取得较好结果而精心计算,需要长的计算时间,对小计算机来说,这是吃不消的。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接受质量较低的结果,否则就只能作半自动操作。然而,如果对通过多道处理识别同相轴,也就是对用动校正、扇形带通滤波、包络母线和拾取等识别同相轴给与特别的注意,可以得到好得多的结果。从最终迭加剖面中提高信噪比来看,改善是显著地。而且,在确定速度函数时,使用者的参与可大为减少。
  • 六四六厂研究所方法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3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从对地震记录进行频谱分析开始,经过进行时间域滤波,直到目前作频率域运算,富氏变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地震资料的数字滤波方面:利用富氏变换,将以往的电滤波特性转换到时间域,用褶积运算进行滤波;而后因快速富氏变换的出现,又回到频率域运算。完成了一次螺旋式的上升。富氏变换的数学式子,已经是熟知的了。
  • 欧·罗意, 杨学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39-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地面上,任何地方的一条反射地震曲线,都包括一个能唯一代表该处沉积剖面的讯号。所需要的讯号迭加在一个瞬态响应系统之上。为了得到可靠的信息,必须消除瞬态系统的影响。目前的二进制增益系统及浮点系统,提供了近似求反射波真实幅度的方法,所说的反射波是用反射地震法,在任意一个地点中获得的。反射波的幅度直接与岩性的变化有关,速度及密度的变化反映岩性的变化。可绘出正确恢复的振幅数据,并可示出与理论推断相一致的最终的振幅图。不幸的是,用这种记录方法取得的信息,在数据处理的最初几个阶段中,经常被丢失。本文讨论正确和不正确的恢复方法以及使用恢复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56-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用来研究地震反射过程的模型,由下列基本部分组成:代表炸药或其它震源的单位脉冲输入;代表地球、检波器与仪器对该脉冲影响的模拟系统;代表地震记录的输出。整个系统由一个传输函数进行模拟,该函数将输入脉冲变换成一个野外仪器接受到的讯号响应的合理复制品。使用数字计算机作这种基本过程的模拟,包括传输函数(因子)与脉冲(输入讯号)褶积,产生输出(单位脉冲响应)。星号为公认的褶积数学符号。
  • 六四六厂研究所数字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在共深度点技术出现之前,用于动校正的微小速度错误可以在单次复盖记录上很容易地察觉到,并且可以用某些适当的剩余速度校正来改正,或者在解释中是允许的,因为误差是明显的。既可定期作速度段得到速度剖面,也可用测井方法来验证速度函数。连续声波测井提供了获得连续速度讯息的一个便利的多的方法,但是其结果常需要用直接速度测量来校验。
  • 六四六厂研究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83-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地球物理工业上数字计算机的引进,使资料获得与解释之间的正常工序发生了中断,主要是现场地球物理人员不能及时控制与获取资料有关的日常问题。就地的小型计算机恢复了将解决问题的工具放到发生问题的现场的想法,而这一简单的想法直到最近仍为若干经济上的技术上的问题所困惑。
  • 六四六厂研究所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85-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美国AMOCO开采公司搞出了一种新型地震振源,取名叫拉普斯(Rapos),是一种快速丙烷氧气系统。当其它各种振源在环境条件上不合适时,可釆用这种轻便的低能量的振源。该系统可装在拖拉机之类的车辆上甚至手推车上离开道路行驶,一般由一人操作。一个6时直径的螺旋钻,旋入地下而不返出土壤。当旋到所需深度后(一般10叹),上提几时,在钻头与井底之间形成一段空隙。将氧和丙烷通过钻杆泵入这段空隙,由电火花起爆,站在近旁的人只感到不大的咚的一声。取得地震记录之后,将螺旋钻反转上提,使土壤留在地下,地面几乎不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轻便经济,在通行困难地区工作起来快一些,对周围破坏性小,费用比一般振源低20%以上。
  • 六四六厂研究所情报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73, 8(5): 86-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引用本文   可视化   收藏
    可能,对地震工作者来说,声记录最有价值的部分莫过于合成地震记录道了。它与层速度测井有着近似正确的、适当的时间关系。速度测井本身,是对井中记录的声学资料的一个简单有用的显示。它图解地表示出时间与深度的关系以及一条地层的速度曲线。